由于病原物與寄主長期的相互選擇與適應,使得植物的抗病性具有多種表現形式。研究表明,復合位點的抗病基因與單位點的抗病基因進化機理的重要區別在于基因的DNA結構,成簇的抗病基因可能比單位點的抗病基因進化更快。通過比較測序,發現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的內含子區域顯示了序列的高度多樣性;而Pi9則在它的5,調控區域和內含子區域品種間存在明顯的多樣性差異。由于稻瘟病菌小種的遺傳復雜性及易變性,以及抗性基因結構的保守性,進一步研究稻瘟病抗性基因的進化機理對于了解抗性基因結構域的功能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湖北農業科學2010年8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