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米水洗肉易去臟物
在制作菜肴以前,將買回來的豬肉、羊肉或牛肉先用淘米的涼水清洗,再用清水沖洗,這樣容易去掉粘在肉上的臟物。
怎樣防止米生蟲
在米袋的中間或兩頭各放幾瓣大蒜,或者用布或紙包些花椒放在盛米的容器內。一旦發現米生蟲,可將米放在陰涼處晾干,讓蟲子飛走或爬出,生蟲的米除蟲后還可以食用。切忌將米放在陽光下暴曬。
溫度知多少?
桶裝啤酒和瓶裝啤酒宜在0℃~5℃保存,而瓶裝熟啤酒則應在10℃~25℃保存。
鮮牛奶冷藏的最佳溫度為2℃~4℃。
貯存茶葉應在零下20℃~零下10℃溫度下,能長期防止品質變劣,保持維生素不受破壞。
貯存酒類的最佳溫度為5℃~20℃。
儲糧的最佳溫度為8℃~15℃,可防止糧食生蟲子。
凍魚的最佳溫度是在零下3℃以下,在此溫度下魚不易變質,可保其鮮味。
儲存雞蛋的最佳溫度在15℃以下,雞蛋不易腐敗變質。
存放馬鈴薯的最佳溫度是2℃~4℃,溫度過高就會發芽,影響食用。
蔬菜中毒需小心
一是被農藥污染的蔬菜。菜農為了蔬菜長得快、長得好,使用高濃度農藥噴灑蔬菜,而且提早上市。
二是沒有煮熟、外表呈青色的菜豆和四季豆,含有皂甙和胰蛋白酶抑制物, 可使人體中毒。
三是發芽的馬鈴薯和青色番茄,均含有龍葵堿毒性物質,食后會發生頭暈、嘔吐、流涎等中毒癥狀。
四是用化肥催生的豆芽,因化肥都是含氨類化合物,在細菌作用下,可轉變為致癌物,長期食入可使人患胃癌、食道癌、肝癌等疾病。
五是鮮黃花菜(也叫金針菜),含有秋水仙堿(一種生物堿), 當進食多量未經煮泡去水或急炒加熱不徹底的鮮黃花菜后,會出現急性胃腸炎。
六是蠶豆,有的人吃蠶豆后會得溶血性黃疸、貧血,稱為蠶豆病(又稱胡豆黃)。
七是鮮木耳,含一種啉類光感物質,它對光線敏感,食后經太陽照射可引起日光性皮炎。
謹防家用器皿“中毒”
如今,家庭使用金屬器皿越來越多,但是,經常使用,這些器皿的金屬元素就會給身體帶來危害。
鐵制器皿最常見的是鐵鍋。如果熬煮酸性水果,果酸溶解鐵生成低鐵化合物,長期食用可使舌、齒齦呈現紫黑色,并出現惡心、嘔吐癥狀。但如果患有缺鐵性貧血,正常使用鐵鍋則有利健康。
銅制器皿常見的有火鍋。不常使用,易生綠色銅銹,銅銹有毒,可嚴重損害血管、神經、肝、腎,引起胃腸道、食道、口腔黏膜糜爛。
鋁制器皿多雜質,炒菜時會產生微量鋁元素。長期使用熟鋁制品會導致人體對鋁攝入的過量,影響幼兒、少年智力發育。
不少人喜歡用鉛錫合金做的壺泡茶、熱酒,這種壺鉛含量在90%以上,加熱后鉛即溶于酒、茶中,飲用這種酒、茶會慢性中毒。
蔬菜怎樣存放更鮮嫩
買回蔬菜后不能平放,更不能倒放,正確的方法是將其捆好,垂直豎放。其原因是:
從外觀上看,只要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垂直豎放的蔬菜顯得蔥綠鮮嫩而挺拔,而平放、倒放的蔬菜則萎黃打蔫,時間越長,差異越明顯。
從營養價值看,垂直放的葉綠素含水量比水平放的多,且經過時間越長,差異越大,葉綠素中造血的成分對人體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垂直放的蔬菜生命力強,維持蔬菜生命力可使維生素損失小,對人體有益。因此,買回蔬菜后應垂直豎放,不要隨便一扔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