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招投標前期與招投標、項目施工和項目竣工及保修三個階段分析了施工企業如何加強全過程項目管理,招投標前期與招投標階段,我們需要合理應用投標策略,提高自身利潤;施工階段需要做好投標資料的移交工作與施工組織、計劃進度安排,并重點把握質量、成本與進度之間的關系;做好竣工與保修階段項目管理,為后續項目承建打好基礎,提高自身競爭力,保障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施工企業;全過程;項目管理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7-0186-02
目前,建筑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如何獲取效益是每個施工企業必將面臨的重要問題。因此,每一個施工企業需要優化自身內部生產要素,科學合理配置企業內部人、材料、機械、技術和資金等,充分發揮企業自身優勢,從技術、經濟等方面做好全過程項目管理,確保經濟效益最大化,提高企業自身競爭力,保障企業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
項目管理是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為達到目標對項目所實施的計劃、組織和控制的過程。管理對象是施工項目壽命周期各階段的工作,施工項目全過程管理一般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招投標前期與招投標階段;二是項目施工階段;三是項目竣工及保修階段。招投標前期及招投標階段是企業決定能否獲得項目和能否獲利的基礎階段;項目實施階段是項目預期利潤目標能否得到實現的階段;項目竣工及保修階段是施工企業按照合同約定及承諾,完善自己對項目的承諾,提升企業良好的信譽,為本企業在本地區獲得更多后續發展機會。
一、招投標前期及招投標階段的項目管理
1.經過前期的項目跟蹤、了解和策劃,對所投項目有一個比較詳細的了解后,要做好標前評審,決定是否參與本次投標或在多標段投標時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標段參與投標。這樣一方面能更好地提高中標率和利潤點,另一方面又能避免盲目投標,減少企業投標費用。
2.進入投標階段,通過招標文件及設計圖紙,施工企業要做好現場的踏勘工作,進一步了解現場施工條件,交通狀況、調查當地材料、人力資源供給情況等客觀條件,為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和投標報價提供相關信息。
3.要考慮企業自身在人力、資金和機械設備能力等方面的資源情況,并根據現場條件、招標文件、施工圖紙及指導性施工組織設計等資料對本工程施工方案作出安排,結合本工程初始報價和以往類似項目的施工經驗,分析本工程得標后的利潤空間和對企業今后的影響,再結合競爭對手的情況,確定報價策略。一般來講,投標報價是能否中標的關鍵,也是企業中標后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能否獲得利潤的前提。
4.在投標報價時可合理應用投標策略。合理地利用投標策略,不僅能使我們得標,而且還可能提高我們的利潤。在投標報價時,既要考慮自身的優勢和劣勢,也要分析招標項目的特點。若遇到如下情況時,報價可報高價:施工條件差的工程;專業要求高的技術密集型工程,而投標人在這方面又有專長,聲望也較高; 總價低的小工程,以及自己不愿做、又不方便不投標的工程;特殊的工程,如港口碼頭、地下開挖工程等;工期要求急的工程;投標對手少的工程;支付條件不理想的工程。遇到如下情況,可報低價(但不能低于成本):施工條件好的工程;工作簡單、工程量大而其他投標人都可以做的工程;招標人目前急于打入的市場、或在該地區有在建工程即將結束無須調遣設備;招標人在附近有工程,而本項目又可利用該工程的設備、勞務,或有條件短期內突擊完成的工程;投標對手多,競爭激烈的工程;非急需工程;支付條件好的工程。在工程總價確定后,也可以考慮采用不平衡報價,使得在不影響中標的情況下,又能在結算時得到更理想的經濟效益。
二、 項目實施階段的項目管理
1.在項目中標后,要做好投標資料的移交工作。在許多施工企業中,投標工作和項目管理實施是由不同的班子完成,投標人員一般不參與項目實施,項目班子成員一般也不參與投標,這樣在中標后,項目實施人員對中標項目并不了解,還存在中標后需立即進場的現象,這樣給項目實施人員的準備時間非常短,做好投標資料的移交顯得非常重要,在移交資料時,投標人員要盡可能給予項目實施人員完整的資料和更多的溝通與交流,必要時給予現場幫助,使項目實施得以順利展開。
2.熟悉圖紙、做好實施性施工組織編制和進度計劃的安排。施工人員在拿到施工圖紙和施工組織設計后,要進一步對現場進行踏勘,按照施工圖紙和施工組織設計及現場踏勘的詳細資料編制詳細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計劃人員按照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做好進度計劃安排,并做好費用測算工作。
3.全面抓好質量管理。質量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施工項目能否順利交付并正常使用。施工企業應嚴格控制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等五方面的因素,這是保證項目質量目標實現的關鍵。在施工過程中,應全面控制施工過程,重點控制工序質量,以確保工序交接有檢查;質量預控有對策;施工項目有方案;技術措施有交底,圖紙會審有記錄;隱蔽工程有驗收;設計變更有手續;質量處理有復查;成品保護有措施;質量文件有檔案等。
4.做好施工項目成本控制工作。工程成本是施工企業從事工程建設所花費的全部費用,既包括了施工現場支出的施工費用和管理費用,也包括施工企業管理機構發生的間接費。為做好施工成本全過程控制,需通過有效的管理活動,對所發生的各種成本信息,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和分析,對形成成本的要素,即施工生產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各種費用開支進行監督檢查,及時預防、發現和糾正偏差,確保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各種要素按照一定的目標運行,使工程項目施工的實際成本能夠控制在預定的計劃范圍內。
5.重視施工項目進度控制。在施工過程中,要在既定的方案的基礎上,根據施工項目有關技術資料、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工期要求、施工條件和資源情況,按照施工過程的合理施工順序及組織施工的原則,用橫道圖或網絡圖,對施工項目從開始到全部竣工,確定其全部施工過程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安排與相互配合的關系,編制出最優的施工進度計劃。實施施工項目進度計劃時還需要編制月(旬)作業計劃和施工任務書;做好記錄掌握現場實際情況;做好調度工作。將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進行對比,發現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計劃調整,修改原計劃,不斷如此循環,直至工程竣工驗收。施工項目進度控制的過程如下:
三、 竣工驗收和保修階段的項目管理
竣工階段要配合企業做好竣工驗收、 竣工資料的整理和移交工作,對項目的各項目費用計取進行最后的核實,移留的計價合同款、履約保函等做好及時的清理,盡量做到提前結清合同款。在建設工程的保修期,要做到定期的質量回訪,了解項目的使用情況,與業主建立良好的關系,如遇到質量問題,要及時進行維修,做好履約承諾,提高企業的信譽,給業主一個良好印象,擴大企業在本地的影響,增強區域效應,為后續項目的承建打好基礎。

四、結束語
企業要想獲得發展,得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就要從投標前期的項目跟蹤、投標、 項目實施及竣工驗收和保修等各階段入手,加強自身管理,利用科學務實的態度,正視客觀事實,做好項目管理,不斷地研究市場和企業的發展方向,提高競爭能力,使企業走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白思俊.現代項目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劉廷彥,等.工程建設進度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3]毛鶴琴,等.工程建設質量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責任編輯 王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