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人類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可持續發展成了人類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選擇。分析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及原則,不難發現代際公平理論是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核心內容,代際公平的實現是可持續發展實現的基礎。代際公平的實現需要全人類的努力,我們應當重視這一問題,分別從制度、觀念、代內公平等角度采取有力措施。
關鍵詞:代際公平;可持續發展;實現途徑
中圖分類號:D9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7-0163-02
一、代際公平的提出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人類在滿足自身需求的過程中,一系列困擾人類的世界性問題層出不窮,諸如全球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銳減、土地荒漠化、水域污染嚴重等等。可以說,人類正在面臨生存與發展的危機。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給我們當代人敲響一個警鐘——“我們對環境的破壞不僅影響了當代人的發展,同時也正在犧牲后代人的利益?!彼?,可持續發展道路成了全球生存和發展的唯一道路??沙掷m發展的概念最早由挪威前首相布倫特蘭夫人在1987年《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提出,該報告直接指出“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睆倪@一概念就可以看出,當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同等重要,代際公平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代際公平的概念由塔爾博特·R.佩奇于1988年最先提出,他認為,代際公平問題就是當前決策的后果如何在后代人之間進行公平分配的問題。代際公平的實質是要求人類保持一種連續的發展,強調每一代人在利用資源方面權利平等。
二、實現代際公平的必要性
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資源短缺和能源危機問題日益嚴重,可持續發展理論便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它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人類發展過程中選擇的必由之路。
我們通過分析可持續發展觀的定義——“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便可知可持續發展理論實質上強調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以人為本是可持續發展思想的靈魂和基本特征。當然,這里的“人”包括當代人,也包括后代人,也就是說,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既要處理好代內關系,也要保證代際公平,只有滿足各代人的需求,才可謂是真正的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從倫理角度強調了三個原則。第一,可持續發展的公平性原則。其中包括三層意思,即本代間的公平;代際間的公平;人與自然間的公平。第二,可持續發展的持續性原則。主要是指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不能超越資源與環境的承載能力。第三,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性原則。可持續性發展是整個人類繼工業革命以后共同選擇的發展道路,是整個人類的共同目標,需要我們整個人類的共同努力??梢?,可持續發展的上述思想無不體現了代際公平理念。首先,從公平性原則分析,代際公平是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核心內容??沙掷m發展不僅要保證當代人之間公平,也要更好地實現代與代之間的公平。其次,可持續發展的持續性要求當代人在開發、利用資源的同時,保證不損害后代人利用資源的權利。最后,可持續發展體現了人類世代的和諧、持續發展,當代人只有充分考慮后代人的利益,實現代際公平,才能保證全人類共同實現可持續發展。
無論是可持續發展的定義還是可持續發展所確定的原則,都強調了代際公平的重要性。當代人類的發展應當充分考慮后代人利用自然資源和生存環境的權利,不能僅僅為自己的發展而損害后代人賴以生存的環境。
三、代際公平的實現
代際公平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當代人能否將后代人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放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美國學者約瑟夫·薩克斯教授在他的公共信托理論中指出:“大氣、流水、海洋等環境要素與個人的經濟地位無關,所有市民可以自由地利用。這些環境資源是全體公民的共有財產,全體公民對地球資源擁有平等的使用權。當代人受托為后代人掌管地球?!本拖袼_克斯指出的,當代人作為受托人對地球資源有保管的責任,不能隨意地使用和破壞地球資源。我們在面臨整個生態危機的今天,應該反思我們留給后代的是什么,解決環境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更好地確保代際公平的實現。筆者認為,我們可以試著從下面幾個方面做起,更好地實現代際公平。
1.政府應當加強制度建設。羅爾斯在他的代際分配正義理論中指出,代際之間的倫理關系是一種非互惠性的不可逆轉的關系,當代人可以為后代做事,后代人卻不能為當代人做事。同樣,當代人可以不顧后代人利益任意消耗資源,后代人也沒有辦法決定自己對資源的使用,這樣就存在著不公平。羅爾斯指出,這樣的不公平導致正義問題的產生,而這個正義問題需要通過一種正義的制度來實現。根據羅爾斯的代際分配正義論,代際正義的實質是通過社會制度的保障來實現有關利益在當代人和后代人之間的分配, 這種制度既不造成對當代人利益的限制, 也不對后代人的發展造成限制。制定和執行制度的是我們的政府,所以,政府必須將可持續發展理論和代際公平理念貫徹到整個管理過程,加強制度建設,保證資源在代際間公平分配,更好地實現整個人類和自然資源的持續生存和發展。
2.轉變發展觀念,正確認識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解決代際公平問題首先要正確看待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兩者的關系。經濟增長是一個“量”的概念,經濟發展是一個復雜的“質”的概念。從廣義上講,經濟發展不僅包括經濟增長,還包括國民的生活質量,及整個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總體進步。工業革命后,人類錯誤地認為經濟增長必然會帶來經濟的騰飛,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過度消耗資源,導致生態資源遭受嚴重破壞。然而,這種只注重經濟數量的發展不僅損害當代人的利益,而且嚴重地破壞了后代人的生活條件。因此,為了使后代擁有與我們同等甚至更好的發展機會,我們必須轉變發展觀念,改變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產出,以消耗大量自然資源和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模式,走低耗能、少污染的循環經濟道路。
3.控制人口數量,改變消費方式和生產方式,提高公眾環保意識。過度的人口增長給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隨著人口增長,資源消耗增加,同時,各類垃圾和排放物也呈遞增趨勢,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當人口的增長超過環境承載能力時,人類的生活質量就會下降,人口與環境的矛盾也會日益凸現。所以,我們必須制定相應的人口政策,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長速度和數量。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來越注重生活態度和消費方式的攀比。然而,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的泛濫必將造成資源的浪費,影響后代人對這些資源的使用。因此,解決環境問題、確保代際公平的關鍵是我們應當改變不合理的消費方式和消費訴求。
公眾是實現代際公平的群眾基礎,只有公眾認識到代際公平的重要性,可持續發展才有保障,代際公平才能有望實現。因此,政府及各大媒體應舉辦大量的宣傳教育活動,切實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同時,我們應加強國民教育,提倡公眾從自身做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使當代人有歷史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認識到自然資源也是后代人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
4.從社會發展的角度 努力實現代內公平??沙掷m發展的重要內容是代際公平,但我們不能忽略代內不公的現象。代內公平和代際公平是公平矛盾統一體的兩個方面,兩者相互聯系、辯證統一。代內公平是代際公平的前提、基礎和條件,代內公平問題的解決能夠促進代際公平問題的解決。要實現代際公平,首先確保代內公平的實現。試想,如果連當代人之間的公平都無法實現,何談代際公平的實現。而且,代內不公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危害。首先,體現在發展的意義上,如果整個社會的發展只體現在少部分人身上,那就不能成其為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其次,代內不公平會加劇社會各階層的利益矛盾,是社會不穩定的導火索。再次,由于貧富差距太大,一些貧困人群為了生存,不得不破壞資源,這樣不利于自然資源的保護。
所以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為了更好地實現代際公平,我們應當給予代內公平足夠的重視。制度上,政府應通過健全的制度來確保代內公平的實現。經濟上,通過相應的經濟杠桿調整利益的分配,努力消除貧富差距,扶貧助弱,以人為本,實現共同富裕。文化方面,我們應當通過宣傳,使整個社會形成一種共同富裕的良好氛圍。
四、結語
總之,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選擇。可持續發展的實現是以代際公平的實現為基礎,當代人應當確保資源在代際間公平的分配,這樣才能不損害后代人的生存權和利益。但是,代際公平的實現需要全人類的努力,我們要勇敢地面對挑戰,努力探索新的道路,爭取給我們的子孫留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何蒲明,王雅鵬.資源代際公平的研究[J].生態經濟,2000,(5):30-32.
[2]周海林.可持續發展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3]朗雪云.論羅爾斯代際分配的正義設置[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65-68.
[4]黃展濤.論環境保護與代際公平[J].前沿論壇,2007,(2):10-11.
[5]黃乾.論代內公平與代際公平[J].南方人口,2001,(2):16-20.
[6]廖小平.論代際公平何以可能[J].天津社會科學,2006,(6):41-44.
[7]廖小平,成海鷹.論代際公平[J].倫理學研究,2004,(7):25-31.
[8]顏俊.可持續發展中的代際關系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7,(3):24-27.
[9]方瑋.可持續發展中的代際關系問題[J].求實,2001,(3):26-28.
[10]段顯明,林永蘭,黃福平.可持續發展理論中代際公平研究的評述[J].林業經濟問題,2001,(1):58-61.
[11]楊勤業,張軍濤,李春暉.可持續發展代際公平的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2000,(2):128-133.
[12]樊勇.可持續發展:資源開發與代際公平理念的升華[J].唐都學刊,2004,(1):112-113.
[13]雷彬.“代際公平”模式初探[J].科技創業月刊,2006,(2):33-34.
[14]朱小靜.代際公平的理論依據及其法律化[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9.
[15]彭分文.不可忽略的代內公平[J].廣西社會科學,2003,(3):24-26.
[16]林婭.代際公平與可持續發展[J].江西社會科學,2006,(11):12-14.
[17]張勇,阮平南.“代際公平”問題的測定和對策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05,(4):25-28.
[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