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相親節目的熱播,女嘉賓毒辣的發言,中國大陸掀起了一場關于拜金的爭論。尤其是如“寧愿坐在寶馬里哭,也不愿坐在單車后笑”等言論,在媒體的瘋狂炒作之下,已經上升到了一個社會層面的問題。直到最近有令整頓所謂“低俗”內容,其勢頭才慢慢放緩。但是,話題雖然稍涼,問題依然存在。
拜金的愛情是偽命題
關于拜金的話題,其實說得已經夠多,就如絕大多數話題一樣,最終也可能會不了了之。為什么會這樣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人很容易犯一個錯誤,那就是在爭吵的時候,因為理念及思路的不同,漸漸地,根本就不是在爭吵同一件事情了。那么最終不了了之的情況就很容易出現。
那么說說拜金,在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之下,這個話題已經慢慢地變成了兩個陣營的對抗,而不是關于一個問題的討論。大多數人在“猝不及防”之下,并沒有做出什么獨立的思考,第一時間只是選擇了站在了其中的一個陣營之中。或許他們在乎的不是真理,而是勝利。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是在討論同一件事情。正方支持拜金,是說愛情不能沒有面包。以至于還承認拜金是一種正常選擇。反方反對拜金,是因為其違背了道德,使金錢凌駕于人倫道德。說得人人都應該清心寡欲。這兩種看似對立的觀點,其實根本就不是同一回事,可以說他們根本就不應該同時站在擂臺之上。
拜金其實與愛情無關
正方的觀點,是愛情與面包的關系。我們經常能聽到“愛情不能沒有面包”這類的話,可以說這已經是很多人的口頭禪。這句話本身的意思是,沒有一定的經濟能力,連生活也難以維持,更何況愛情。但是,用這句話做幌子,概念偷換一下,面包的意義便成了有車有房。這樣的偷換概念實在是有點像變魔術,按照這個邏輯,沒車沒房的人,就應該是連生活也難以維持的人。然后“魔術師”們就大張旗鼓地說,沒車沒房,別談愛情。說白了,這不過是給自己的私欲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凡事都有一個度,面包的度止于溫飽,而欲望的度才是越多越好。
而至于反方的觀點,也是容易走向極端。還是那句,愛情不能沒有面包。這句話是真的,如果連溫飽都不能保持,何來的愛情。倉廩實而知禮節,如果連溫飽都不能解決,那么別說愛情,連一般的禮節都是舉步維艱。我們可以歌頌純潔美麗的感情,但是不能苛求每個人都要去追尋那苦行僧般的生活。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追求幸福的權利,這是不能剝奪的。而幸福如果在一個人眼中就是富貴,那么我們也只能祝他好運。而不是站在道德的高度去肆意批判,仿佛自己就是上帝。
如果我們分開來說,那么事情就簡單得多了。拜金是個人的信念,之所以把它跟愛情聯系上,是因為人總是喜歡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來“遷就”自己的欲望。在整個事件里面,愛情是無辜的。
拜金是正常選擇?
就如男人會傾向于選擇更美的女人一樣,女人當然也可以傾向于選擇更有經濟基礎的男人。如果把這個上升到拜金的層面,那未免太有點不公平。而至于把這種擇偶觀歸入“小人”之道,則更是無從談起。每個時代都有其局限性,如今的中國社會里,追逐功利仍然是主流。在這個社會里面,金錢與能力已經成為一種被崇拜的對象。近日,唐駿“學歷門”吵得沸沸揚揚,為此有網站近日做了一個一個在線調查。調查表明,4760名網友中約76%都認為個人能力遠比學歷重要,只有不到1%的人持相反意見。
這個調查其實是很具有誤導性的,但是其中不乏亮點。其誤導性在于,唐駿假使真的學歷作假,那么這并不是一場“能力VS學歷”的戰斗,而是“能力VS道德”的斗爭。如果在線調查的問題是,能力跟道德孰重孰輕,那么其結果不用調查也能知道。當然唐駿學歷事件跟拜金扯不上什么關系。而之所以說這個調查有亮點,是因為在其中我們能看到現世中國人對于能力和成功的崇拜。
網上偶有笑談,說克林頓出軌,國會竟然彈劾。克林頓多么有能力有魅力的一個總統,竟然因為這種事件而下臺。這要是擺在中國,只要克林頓的老婆原諒了他,那么其他人也是不以為然的,甚至于還會編一段帝王風流的佳話。然而在美國,這個事件是極其嚴肅的,因為這是道德方面的問題,對家庭不忠,怎么能對國家忠誠?這么符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觀點,足以讓中國人汗顏。
而反觀“學歷門”,我們從中可以看到人們無意中流露的對能力和成功的盲目崇拜。而這種崇拜,正是當今中國社會的一把雙刃劍。當所有人都崇拜功名利祿的時候,在擇偶上選擇更有經濟基礎的對象也就不奇怪了。而當所有人都崇拜功名利祿的時候,去斥責幾位小女子的拜金言論,卻又是否五十步笑一百步呢?而當拜金成為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么這到底是誰的錯?
用絕情換真心
之所以能激起這么多人的不滿,是因為拜金的言論刺激到了太多人。人們能夠忍受有人拜金,但是不能忍受把拜金當成一種值得追崇的精神。或許有人說這樣才能引起競爭,社會才能進步。但是卻忽視了一點,社會的每一個進步,都是在向人性的缺陷妥協。
必須承認經濟能力可以給人帶來更舒適的生活。當一個女生選擇更好的生活的時候,怎么能說她們是錯的。也不能歧視有錢人,有錢人也是人,他們自有其魅力。但如果非得用愛情來衡量一個人的人品,那么只能說這是一場悲劇。人有選擇幸福的權利,而且別人無從干擾。但是要把金錢跟婚姻幸福掛上鉤,那么自然會受到社會的抵觸。事實上,無論是窮人或者富人都不喜歡這樣的觀念。
或許選擇一個有經濟基礎的,然后再真的愛上,這樣的確無可厚非。但選擇是雙向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是互相的。用真心換絕情是一場悲劇,那么用絕情換真心呢?童話?這是一場亙古以來的求偶游戲,時至今日,其本質仍然未變。
馬諾:有情飲水飽只是童話
馬諾是一名來自北京的平面模特,因其在江蘇衛視《非誠勿擾》中大膽、犀利的言論而迅速在網絡上躥紅,被網友們稱作“拜金女”。對于外界的非議她顯得很鎮定,或許就如她自己說的那樣,她不過是在自己的路上繼續前行。
熊捷:想必在參加《非誠勿擾》之前,你也沒想到能夠如此的火爆。這也讓你突然走紅,對你來說這意味著什么?
馬諾:生活還得繼續唄!
熊捷:你在節目上的言論引起了很大爭議,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你如何看待別人的眼光?
馬諾: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熊捷:你覺得設立擇偶的物質條件是否意味著拜金?如果不是,那么你怎么看待拜金的?
馬諾:我覺得拜金,從積極的意義理解,可以理解成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類不向往美味會開始吃熟食嗎?不向往美麗會穿衣服嗎?不向往飛翔會發明飛機嗎?我相信每個人都對美好的生活有憧憬并且奮斗著。所以我覺得我跟其他女孩的區別不是拜金敢不敢承認,而是因為拜金而迷失的愛情,其實不能算真正的愛情。
熊捷:早在你出現之前,拜金這個現象就已經出現。社會對于拜金的駁斥也已經是“水深火熱”,你覺得你這一次在這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有何感想?
馬諾:其實我覺得完全拜金的“愛情”,不能稱之為愛情。愛情不是建立在物質的基礎上,但是沒有物質的愛情是沒有安全感的愛情。有情飲水飽只是童話。
熊捷:你也曾承認自己說話“有點損”,但正是這樣,很多人感覺被你激怒了,你當時有想過會造成轟動么?
馬諾:我從來沒有刻意的去做我自己或者不做我自己,如果因此給大家帶來傷害我以后會在話出口前多斟酌。
熊捷:經歷了這么多之后,你的擇偶觀有沒有改變?能否在這里透露一下你的擇偶觀?
馬諾:有個笑話:一位女子,開出征婚條件有兩點:1.要帥2.要有車。電腦去幫她搜尋結果是象棋。這位女子不服,又輸入:1.要有漂亮的房子、2.要有很多錢。電腦去幫她再次搜尋的結果是銀行。此女子仍然不失望,繼續輸入條件:1.要長得酷、2.要有安全感。結果搜出的結果是奧特曼。此女子仍然不失望,繼續輸入條件:1.要帥、2.要有車、3.要有漂亮的房子、4.要有很多錢、5.要長得酷、6.又要有安全感。電腦去幫她再次搜尋的結果是奧特曼在銀行里下象棋。所以我想,擇偶這種事情,是不可能按照既定標準去尋找的,一切要看緣分和感覺。
熊捷:對于人生,你的夢想是什么?你對自己的將來有什么規劃?
馬諾:我夢想是可以做喜歡的事情,至于發展,經紀人已經幫我規劃了許多的事情,我希望可以把這些都做好,讓更多的人了解真實的我。
后記
馬諾的回答十分率性,這些答案都是脫口而出,可以看得出并沒有經過多少背后的加工。或許馬諾并沒有被宣揚的那樣拜金,但故事從來都不止是作者在演繹。馬諾很天真,或許說這個被大眾視作拜金的女生天真很讓人費解,但是沒錯,這就是天真。
名人觀點
竇文濤:
女人很奇怪 可以先選后愛
其實我覺得對于女人也不用多開導。我覺得這個女人天生的她有務實的本能,她可能會浪漫那么一下,但是就我所見到的女人來說,最終是很務實的,比男人務實多了。但是你到最后就會看出一個什么情況,女的都在問男的,你有這個嗎?你有那個嗎?我就說咱在中國看到這個現象,我發現這里面往往這個女的就是說我嫁給你,你能給我什么生活。比如說這個男的想你跟我好吧,女的說你能給我什么生活。
我心里想這個意思潛伏著什么呢?還是一個等、靠、要嘛。說白了我的生活是你能給我什么,你要是不能給我什么生活,那么咱們可以愛,但愛情是沒用的。其實老在講什么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我的經驗就證明,愛情是最沒有用的。我跟你說它是最不重要的,往往碰到愛戀糾纏跟誰結婚,成不成家的時候,最先放棄的常常就是愛情。
我說的還不是這種很極端的問題,什么嫌貧愛富。比方說有的時候,像我的紅顏知己,她心里芳心亂顫,她不知道該嫁誰。你就聽她這個選擇。比如說這個男人我是很愛他,我們在一起很開心、我喜歡跟他一塊吃飯,喜歡跟他,干什么都喜歡跟他一塊干。但是另一個男人呢,但是這個男人不安全,這個男人沒有那么愛他,傻傻的,但是很安全,我知道我到老了,他也會愛我的,他會對我很忠實。我慢慢的跟他培養培養,我就愛他了。或者說似是而非的一種愛。
梁文道:
有錢人確實更具魅力
雖然現實生活中,大家都覺得現在女孩子好像應該都會選一個有錢的男人,每次看那些什么采訪,什么調查,如果不是匿名的調查,比如說訪問一些剛剛出道的模特、美女,問她說你希望中的理想對象是怎么樣的時候,她們會說有幽默感、有責任心、愛護小動物,全部都是這些,不會提有錢。
而且這里面還牽涉到一個問題,有錢人的魅力不知道是雞還是雞蛋的關系。有錢人為什么受到喜歡?我們通常很注意到的,就是因為他有財富。但是我們是不是也注意到,事實上也許某些富豪的確會有某些特殊的能力,不一定跟錢有關,但是某層面又或者來自他的財富,或者他獲得財富的原因。
舉個例子,比如說很多有錢人,會比起一般人要有自信心嗎?這很難講,他去到任何場面他可能都很鎮定,因為他見慣大場面。其次,也許他比較能夠迅速地、決斷地,下決定去處理很多事情,因為他管大生意。像這些能力,也是吸引一個女人的要素。
馬家輝:
女人把錢放第一位 革命才能成功
我就感覺是革命尚未成功,女同志,女同胞還需努力。因為應該到了9成,或者說百分之百都把錢看在最前面,我覺得革命才成功。我是認真的,因為這么多年以來,到了現在才開始撥亂反正,以前有錢的男人一直是受到歧視的。一直以來我們從小都覺得總是說選男人要選有才華的,所謂的潛力股,有未來、有志向目標的,理想遠大的。
以前那個年代,很多年輕的女生一聽到說有錢人,馬上就反應就說我不要,好像要表明我不貪錢,我不把錢看在前面。坦白講那完全就歧視了有錢人,有錢的男人其實很有他的魅力,很有他的其他才能。你根本先把他排除在后面,就等于沒有給他平等的機會。
女人還是要有被照顧的感覺,我剛才一直強調有錢的男人被歧視。是因為我有時候跟一些朋友交往,每次一些女性的朋友,她身邊的丈夫是有錢,很多人在背后說一定是愛財才嫁給那個男人。我覺得對他們夫妻都不公平,因為我兩個都是朋友,我完全知道有錢人會有魅力,就是文道說的種種,自信心還有辦事的能力,那種就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