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旱區(qū)將人工增雨
本刊訊 3月22日,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表示,從23日—24日,以及28日—29日前后,整個西南地區(qū)會出現(xiàn)小范圍的降水,主要是以小雨為主,可以提供開展人工增雨的作業(yè)條件。一旦具備這種條件,氣象部門將開展人工增雨作業(yè),有效增加降水量。
矯梅燕分析,西南地區(qū)干旱形成的條件,一個是降水持續(xù)偏少,從去年9月到現(xiàn)在為止,云南只有173毫米,貴州是175毫米,比常年降水量偏少一半以上。西南地區(qū)降水量是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少的;二是溫度偏高,目前云南冬季以來的平均溫度是1950年到現(xiàn)在為止最高的。降水少,溫度高,必然造成蒸發(fā)量大,土壤失墑很嚴重,出現(xiàn)嚴重的干旱。
云南、貴州一帶從2000年初到現(xiàn)在,一直處在降水偏少、溫度偏高的大氣候背景下,最近這幾年也不同程度出現(xiàn)一定的旱情。在干旱少雨的大氣候背景下,近期持續(xù)性少雨就容易出現(xiàn)旱情。
她說,從目前的氣象條件來看,西南地區(qū)還處在雨水比較偏少的情況下,旱情還會持續(xù)一段時間。目前還看不到明顯的少雨轉多雨的跡象,各項抗旱工作還要進一步強化。
四川稻種價格“漲得兇”
本刊訊“種子價格漲得兇……”3月14日,四川農業(yè)高新技術產品市場里不斷有人前來詢價。一名經營種子的店主望著兩名中年婦女從店里離去,搖著頭說:“她們還是嫌貴,還想再看看。今年玉米種跟去年還算持平,稻種漲得太兇了,每公斤普遍漲了10多塊。”他指著柜臺上一包“岡優(yōu)364雜交種”說:“去年還賣19元一公斤,今年要賣32元了。”
筆者走訪了幾家種子店,店主們對稻種漲價的原因說法相同:制種減產。長穗種業(yè)公司的門市負責人說,他們公司的種子都來自自家的制種基地,生產基地的面積比去年少了30%,加上氣候原因,稻種產量銳減,今年才會漲這么多。
和攀高的種子價格相比,前來購肥的農民發(fā)現(xiàn),今年的化肥價格“降了點”。據(jù)四川省供銷社化肥監(jiān)測點報告,今年省內主要化肥零售價均低于去年同期,截至3月10日,省內尿素零售均價為2098元每噸,較去年同期的2317元每噸下降了9.4%;碳銨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6.3%;普鈣較去年同期下降12.6%;復合肥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1%。
內蒙古農資價格總體上漲
本刊訊 近日,國家統(tǒng)計局內蒙古調查總隊對全區(qū)26個國家點調查旗縣進行了春耕備耕農用生產資料準備情況的抽樣調查。調查顯示:化肥的平均價格為2095元/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2.9%。其中,氮肥的平均價格為1639元/噸,上漲3%;磷肥的平均價格為2789元/噸,上漲1.6%;鉀肥的平均價格為2308元/噸,上漲1%;復合肥的平均價格為2632元/噸,上漲2%。農藥的平均價格為32.8元/公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6.8%。農用薄膜的平均價格為12112元/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7.6%;地膜的平均價格為11819元/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8.3%。柴油的平均價格為6730元/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18.1%。糧食種子的平均價格為6526元/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13.6%;油料種子的平均價格為37490元/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18.2%。
今年農資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是農資調用費用加大,二是農用生產資料的價格上漲,三是農資的生產成本及費用增加,四是糧食、油料種子的需求量和使用量比上年有較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