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每年都有將近20萬青年人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歐亞各國開始留學生活。學校各式各樣,從世界名校到不入排名的High school;學科豐富多彩,不論多么流行或拗口的專業,也總能見到中國留學生的身影。始終不變的有兩點:費用不菲、夢想高飛。
更好還是更糟?
與中國不同,在歐美及其他相對較早發展商業經濟的國家,教育的定位并非如中國被上升到政治高度的“百年大計”或“靈魂工程”,而是一項堂而皇之的生意。任何學校都秉承與其他商業實體一般無二的經營理念:付出成本,獲得贏利。公司的所有者構成校董事會,總經理是校長,部門經理是各科系主任,而招生處,尤其是國際學生辦公室則是該家公司的市場部+銷售部。學校的客戶是學生,對大部分中國留學生來說,即是他們的家長。既然是公司與客戶的關系,必定存在將二者聯系在一起的需求,那對于中國的家長們來說,付出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留學費用,究竟想要得到什么呢?幾乎所有家長和留學生都會給出相同的答案:更好的工作、更高的待遇和更美的未來。那么留學就必然等于這“三更”嗎? “海待”問題已然將這個等號換成了問號。
到國門外去見識異國文化,學習新鮮知識,為將來職業發展尋求更高的起點,這無疑是好的出發點。但現在的問題是:如果僅出于對進入職場的回避、對國外教育的盲從,就會發現這項高額投資的收益率與去趟澳門指望發家的概率幾乎接近。
對留學計劃的盲目可以去廣州為例,不論坐火車、汽車還是飛機,一般都只能先到達車站或機場。之后需再坐車去往真正的目的地:酒店或朋友親戚家。一般來說,沒有人會以車站或機場為旅行目的地。但現在的留學生,絕大部分留學生活的計劃卻好像只到機場便停止了,而關于此次留學旅行真正的目的地——工作,卻絲毫沒有計劃和準備。從家長到學生本人,普遍想當然地認為只要留學歸來,就業能力及其他資本必然增長。但筆者認為除了年齡,所有其他的增長都是有可能但絕非必然。那到底怎樣才能讓這筆投資從一開始就能為將來收回成本、實現“三更”的目標奠定基礎呢?
要早認清自我,世上并無捷徑
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職場都是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學業結束后,開始工作,貢獻體力、腦力賺取報酬,是大多數人必經的道路。如何才能讓職業發展更快更好更順呢?筆者有條自己摸爬滾打得來的經驗:自我要早認清,世上并無捷徑。
什么是“好工作”?一萬個人恐怕會有一萬個答案。其實“好工作”的定義也簡單:“適合”就是最好。俗語說“再破的鍋也有個蓋”,工作也是一樣,一個蘿卜總會有一個適合的坑。如何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蘿卜坑呢?這是個系統工程。首先要認知自我,從硬件條件到職業特質,從過去經歷到現今狀態。其次要了解適合自己職位的類型及其氣質。還要通過以上調研結果規劃未來,提前實踐,為將來真正進入職場做準備,例如參加實習,了解職場晉級規則等。在學習的同時進行有方向、有目的、有計劃、有行動的職業準備工作,那么你的留學投資一定可以將“三更”從理論上的等號轉化為現實。
那么,究竟該如何著手規劃呢?筆者認為可以從留學前、中、后三個階段分別著手,進行側重點不同的準備和規劃。據相關調查顯示,開始準備申請留學的學生大致分為兩類:高中畢業生,大三學生。前者出國讀本科,后者讀碩士。就職業申請準備而言,后者顯然更加接近,這里即以此為例談談該類留學生的職業規劃應注意的地方。
首先,留學之前的準備材料階段,除卻GPA、IELTS等硬性要求之外,學校對于申請者的軟實力越來越看重,尤其是體現專業興趣、能力等的實習經歷。因此,優質實習經歷是申請材料中的點睛之筆。對申請同專業的同學來說,這不難理解;對于跨專業申請的同學來說,與申請專業相對應的實習、項目經歷則尤為重要。除此之外,根據筆者多年海外學習、生活、工作的經驗,國外教育機構、企業和政府機構都非常看重申請人的社會責任感,落到實處可為NGO組織的志愿者工作、大型公益活動的參與經歷等,都是申請時非常有效的個人專業、專長體現方式。因此,優質實習、實踐經歷將會從申請階段便為你的職業未來添磚加瓦。
其次,在留學期間,筆者建議在學業伊始便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即學業結束之后繼續科研還是開始工作。如果是后者,那職業準備便應即刻開始,愈早愈好。平時學習中,要盡可能多積累所學專業相關職業信息,參加多種職業實踐活動,盡可能多地接觸企業,了解職場所需技能及特質,時刻注意積累。假期中更要積極尋求實習、實踐機會,利用在國外求學的便利條件申請相對較長時間的當地實習機會,不僅可以為將來的實際工作探路,更重要的是來自實踐的經驗將會令你對所學理論知識有全新解讀、體驗,從而讓你在學習中能有質的提升。當然,在留學國家當地尋找適合的實習機會并不容易,如果實在有困難,也可以將目光轉移到國內行業領軍企業上來,變休假為實習,在優秀企業中度過相對較長的實習期,所學所聞必將大有裨益。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是臨近畢業時的職業規劃。如果此刻你已如筆者建議順利完成了學業,也已參加了1~2次優質實習,并且在學習過程中積累了自己對未來從事行業、職位甚至雇主的清晰認識,那么恭喜你,你只需為自己準備一份精準描述自我的中英文職業簡歷和真誠、得體的職位申請信就可以了。收到面試通知后,即使有很多網上流傳甚廣的所謂“面霸”的“面經”,它們看起來再完美,也不屬于你。你只需準備一套合身悅目的職業裝,整理思緒,準時赴約,在面試中給出屬于你自己的誠懇回答即可。
或許你還想申請幾家其他公司的其他職位,如果希望得到企業的尊重,請一定認真對待每次申請。如果允許,務必撰寫有針對性的簡歷和申請信,收到面試邀請后,不要依據企業資本性質、品牌或其民間知名度就妄下結論,以尊重、平等的心態參加面試,相信會有滿意的結果。收到offer之后,要學會理性判斷每份offer實際、長遠的發展前景。如前所述,“好工作”并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最適合并且越來越適合才是選擇的根本理由。
總而言之,對于不愿將夢想的大廈建立在沙灘上的留學生們來說,整個留學過程就是最好的職業準備時期。
留學前:積累專業相關名企、NGO組織實習經驗;
留學中:學業中積極積累相關專業、職業知識,假期中參與深度專業實習;
留學后:自我職業信息的科學整理、有效使用,爭取面試機會,然后合理表現、理性甄選,獲得真正能夠讓夢想成為現實的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