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工作勤力,不違反職場規矩,你就可以穩穩當當地捧牢那個飯碗。跳槽也不是什么難事,甚至單位還會鼓勵你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上,向更高職位、更高薪水奮斗。
最近,有網友在我的博文下面留言,說:“程老師,難道美國的學校不為老師提供宿舍嗎?你為什么老是要租房子呢?”
在中國生活久了。難免會用中國的社會情形、生活習慣、慣常做法來推想美國的情景。很多年以前,我原供職報社的一位領導來舊金山。他問我:“美國有沒有街道辦事處和居民委員會?”
我就先從單位是否提供住房談起吧。
在美國,“單位”(雇主也,因為英語中沒有和中國“單位”意義完全一樣的詞)是不管你任何私事的。你申請工作,獲得面試,得到工作,只是一封信而已,上面寫明你的工作性質(全職、半職等)、職責、報到時間和地點。如此而已。至于你如何到達那里,在哪里居住,如何上班。午飯如何解決,一概與雇主(單位無關)。單位是絕不會給你分房子的。
就以我工作的學校為例吧,開始我租了一個兩居室,后來換成一居室,每月節省了400美元房租,等于漲了工資。而工資的一半,差不多就被房租耗去了。
吃飯都是自帶飯盒,中午用微波爐熱一下。好在我們工作的性質,可以在網上看電視。我總是利用午餐的半小時,一邊吃飯。一邊看中央電視臺12頻道的法治節目,看那些破案的故事。想起以前在報社,食堂午餐有10多種菜可以選擇,還可以隨時上街去吃,更不要說多得數不清的飯局了,心中是有悵然的。從口腹之欲的角度來說,到美國,這虧吃大了。
有人或許會問:在美國的單位里,需要給領導送禮嗎?
答案是:不需要。非但不需要,而且,要避免。
就我所知,在美國聯邦政府系統,上司可以接受下級禮物的金額是10美元。有一次,我送一本英漢對照的詩集《紙的鋒刃》給一位上司。他專門問:這本書售價多少?我說:7美元。他這才收下了。美國總統可以接受的禮物金額,為100美元。超過100美元,就必須交公。
有時候,上級領導來學校檢查工作。本校領導只需要將附近餐館的地點告訴他們就可以了。到了中午時分,兩個來視察考察檢查工作的領導,自己開車去餐館,本校的領導一般是不會去作陪的,因為沒有人會傻到掏自己的腰包去款待前來公干的領導。
那么。單位就沒有接待費嗎?
沒有。一分錢的接待預算都沒有。
有同事辭職另謀高就了。學校舉行了一個短暫的儀式,送了夏威夷特有的花環,一張卡片,寫滿了同事們的祝福。桌子上幾盤吃的東西和一盒蛋糕,是同事們湊錢買的。我一向不喜歡俗套,臨別前,特意給領導說,一切禮節全免。
我臨走前,一位領導,在另兩位同事陪同下,請我到學校附近的一家高爾夫球場餐廳午餐。領導為我買了一份5 5美元的午餐,另兩位同事自己買自己的,大家聚在一起,吃飯,聊天。權當話別。一種清清如水的工作關系,領導自掏腰包的一份午餐,我很喜歡,也很感動。要理解并贊賞美國的這種工作關系。需要時間,更需要你親自到美國來居住和工作。
有一次,領導又到學校來視察工作。并提出。和同事們一起去餐館吃飯。請別誤解,既不是領導請大家吃飯,更不是大家請領導吃飯,而是自掏腰包,共進午餐。每個人花了大約10美元,和領導吃了一頓飯。領導坐一席。同事坐另一席,談笑晏晏,每個人都只吃自己點的那一份。唯一的好處是,中午的午餐時間,從半小時延長到了一個多小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國是一個寡趣的國家。在這里,混一頓像樣的飯吃,都不是很容易,雖然,這里物價便宜,物產豐饒。你可以說這里人情淡薄(在美國,我們不需要“隨份子”,朋友結婚、生孩子、上大學,都無須送禮),但生活在這里,心不累。我完全用不著巴結領導。領導可以評估我,我同樣可以評估領導(在美國稱為“反向評估”,即下級對上級作出評價)。如果我覺得某個上司、主管不好,不公,不力,我完全可以不具名,給他或她以極低的評價,讓他或她的上司看到。
在美國,工作勤力,不違反職場規矩,你就可以穩穩當當地捧牢那個飯碗。跳槽也不是什么難事。甚至單位還會鼓勵你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上,向更高職位、更高薪水奮斗。美國就有一個專門的網站,是用來幫助聯邦雇員在政府機構之間跳槽的。美國雖然沒有“樹挪死,人挪活”這樣的諺語,但美國的價值觀,確實是鼓勵人才流動的。所謂“流水不腐”。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在美國,出門辦事,一般來說,不會看臉色,生悶氣。如果遇到麻煩,比如忘了關燈,汽車的蓄電池沒電了,無法發動汽車,總會在陌生人中得到幫助。
美國是世界上美好的國家。美國人民是世界上善良和熱情的人民。
我小時候所獲得的關于美國的印象,不是錯的,就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