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不少商品,你是需要付錢去買的,但這筆錢并不全都是“沉沒成本”,因為這些商品不僅具有消費屬性,而且還兼有投資功能,消費以后,還可能得到升值,獲得收益,讓你越花錢越多。比如高檔葡萄酒、珠寶玉器、白銀、頂級奢侈品牌消費品等,都是能夠“邊享受”,一邊“保值增值”的。
“只有東西值錢,錢不值錢”
“現在只有東西值錢,錢不值錢”建行理財師沈晨友分析說,高居不下的通貨膨脹率,讓錢越來越不值錢,而如果購買一些能夠保值、增值的產品,尤其是個人喜好的收藏品,不僅可以享受生活,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財富縮水。
最近,我們看到很多收藏品價格暴漲: 金銀價漲勢如虹,貴金屬投資升溫,與年初相比,白銀價格已上漲近22%,國內銀價也創出新高,漲幅超過黃金的16%。
一年前售價900元的黃龍玉手鐲,現在已經暴漲到4000元。一塊黃龍玉原封石標價為100多萬,這塊石頭3年前也就30多萬。
今年年初以來,翡翠的價格已經普遍上漲了30%~50%,頂級品質的翡翠更是暴漲了100%~200%,高端翡翠一件難求。而質地一般的三四千元的翡翠手鐲,價格也比春節前漲了三成。
與上世紀90年代中期相比,現在的端硯普遍升值10多倍,靚硯、名家硯甚至升值數十倍,近百倍。
紅木家具連漲8個月漲幅超40%,黃花梨木100萬/噸。
如今,最大的投資市場股票不景氣,雖然大多數中國富翁的最大投資項目仍然是以房地產為主的“不動產”,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敏銳地意識到,與搬不走而且受政策影響很大的房地產相比,這些“便攜式”藏品也是投資的不錯選擇,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講,它們更安全。所以,購買高級洋酒、藝術品等便攜式資產的中國買家越來越多,他們不是在追求時髦,而是在投資。而這些市場資金的承接能力又遠遠不如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所以火爆就是必然的反映,這也是國家應努力去引導的。但收藏市場只能是個小眾市場,如果人人參與就危險了。
如何借來一雙慧眼?
玉石、白銀、葡萄酒、家具、文物字畫,哪一類是你的“心頭好”,其實這些并不適合所有人去“掘寶”,因為有些需要較高的資金量門檻,有些需要花費比較多的精力去鉆研,更多的時候要面臨真假難辨的風險。
“在理財中,收藏是最有內涵的部分,也是我們理財師比較難以提出專業意見的一個領域,因為這和愛好及個人的經歷、沉淀有關,如果有這方面的偏好,可以用一部分資金去做收藏投資,相信會取得很好的收益?!鄙虺坑呀ㄗh說。
農行萊西支行理財師葉春生逐分析說,白銀作為投資標的,資金門檻低,紙白銀及銀條都比較不錯。但銀價上漲并非毫無風險,炒銀客當下需要提防的有兩點一是注意全球三大央行,即美聯儲、歐盟央行和中國央行何時加息,因為加息會抑制通脹預期,打擊金價、銀價:二是價格的走勢,如果漲的過快,呈見頂走勢,對金價、銀價也未必是好事。
而收藏葡萄酒跟收藏古董一樣,都需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從滔的國家、產區、成色、年份、釀制工藝到歷史文化內涵都要樣樣精通。而要獲得這些基礎知識,只有多看,多聽,多品這一條路,沒有捷徑可走。目前還不太富裕的人, 定要謹慎投資葡萄酒。因為雖然有人說葡萄酒投資就算最后賺不到錢,大不了自己喝掉,對于有錢人來說,這也的確是又可以投資又可以自己消費的“雙保險”項目,但讓月薪5000元的白領自己喝掉上萬元一瓶的葡萄酒,恐怕這酒的味道也不是那么好喝吧。
俗話說, ”神仙難斷寸玉”, 玉石玉器種類繁多,真假難辨。除了人們常見的翡翠、和田玉、黃龍玉外,還有獨山玉、岫玉、河磨玉、藍田玉、晶白玉等許多含有“玉”名的玉石品種,以及瑪瑙、綠松石等廣義范圍內的玉石。通常,人們較易接受自己較熟悉的東西,目前市面上玉石玉器交易比較多的也就是翡翠與和田玉。個人投資收藏就更不宜太過紛繁雜亂,因為玉石玉器屬于流動性較差的投資品。
如今,投資原石的人明顯增多且大多獲利比投資玉器還要豐厚。這是因為原石容易收藏、運輸,有較大的想象、設計和創作空間,可以滿足個性化需求,并且還能夠享受從選料到雕刻到成件的整個過程。
其中,和田玉的原石投資相對簡單點,只要能辨別真假、判斷產地及是否做皮、染色等就可以了。而翡翠的原石投資(賭石)則需要較強的專業知識,運氣成分不可缺失,否則就不會有“一刀窮,一刀富,一刀穿麻布”之說了。
收藏玉器除對玉質進行判斷外,還需要了解雕工,如果是古玉,還得掌握斷代知識。古玉的斷代到目前為止尚無科學的定量指標,仍以經驗為主,因此初學者還是從原石或新玉器入手較好。從成品玉器角度看,名家名品升值潛力明顯大過普品,是有實力的投資者選擇的重點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