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發組織科研模式是相對于立項項目科研模式而言的,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創新性。目前中國自發組織科研模式實力相對較弱,亟待加強,以期為高校的科研工作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加強自發組織科研模式有利于高校更好的申請和完成立項項目。自發組織科研模式屬于自下而上的研究模式,由一線的科研工作人員根據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自發產生。因此更加結合實際,靈活性強,目前主要問題是科研資金較為缺乏、科研團隊建設能力有待提高以及對熱點問題的盲目跟風。
關鍵詞:自發組織;科研模式;創新性;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0-0300-02
所謂“自發組織科研模式”是相對“立項項目科研模式”而言的,就是由數個研究人員或課題組自發進行的一些科研活動。自發組織的科研活動圍繞國家尤其是地方經濟建設,在專業學科領域,對共同關心的科學問題進行研究,或根據興趣、愛好與市場前景自行選擇研究的方向。立項項目科研模式則是由課題組成員從事政府或一些大型的企業組織支持的一些科研項目的研究。在中國目前的研究現狀中,立項項目科研模式相對較強而自發組織科研模式相對較弱,自發組織科研模式在國民經濟和科學研究中并沒有起到應盡的作用。而事實上自發組織科研模式有其內在的優勢,其創新性、靈活性較立項項目科研模式而言有時候反而更強,在一些基礎研究中尤其如此。充分發揮高校自發組織科研模式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高校科研的快速發展。
一、自發組織科研模式對高校科研發展的重要性
1.自發組織科研模式對申請各級各類科研項目打下良好的基礎。自發組織科研行為對將來申報立項項目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v觀科學發展的歷史,幾乎每一個立項項目里都包含了許多原來的自發組織科研模式因素。課題組在申請各級各類項目時,該項目的課題組成員已經進行了大量的自發科研行為,如進行大量的文獻資料查閱、科學實驗或調研工作,了解國內外該研究領域的技術現狀、動態趨勢及存在的問題,并認真加以分析,審時度勢地找到適合自己研究方向的突破口。并且根據自己的優勢確定研究的方向和目標。在長期的自發組織科研活動中,課題組成員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科研水平,從而富有創造性地提出研究課題和主攻方向。在自發組織科研模式中,科研團隊在反復摸索中不斷地積累知識與理論,或以其他領域的知識、經驗為契機,從而有所新發現,提出新的理論。這些自發科研行為產生的成果都可以作為科研基礎來申報各級各類項目,以便于更好地完成相關科學研究。
2.自發組織科研模式提高團隊科研建設能力。自發組織科研模式中的科研行為需要有一個科研團隊,通過自發組織科研行為可以使科研團隊成員具備完成目標所必需的科研能力,尤其對一些新加入的成員比如新入校的教師或研究生,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科學研究及團隊交流后具備必需的科研技能。對于自發組織科研模式而講,一個團隊通常就是一個課題組,團隊成員各具特色,各有所長,不同專業知識優勢互補,這樣的課題組可以做出更綜合的工作,課題組成員之間也可以在工作中取長補短。如果大家都是一個專業,強項大家都一樣,弱項也一樣,那么就失去了團隊本身應有的意義。自發組織科研行為中,科研團隊有明確的研究目標和穩定的研究方向,通過創新性研究、討論交流,團隊內部互相建議和互相幫助,團隊有了良好的溝通,同時科研團隊定期召開團隊內部的討論會,為大家的交流提供一個理想的平臺,調動了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和激發了科研工作者的創造性,從而大大提高了團隊科研建設能力。
二、如何增強自發組織科研模式的創新性成分
1.充分發揮自發組織科研項目的靈活性。中國目前的科研總體水平有待提高,而且大多大型科研項目是政府機構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組織進行的,由基層科研人員自發的原創性科研項目較少。而往往在自發的科學研究也會誕生一些有思想、有創意的成果或關鍵技術。很多人認為,科研應該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任何科研一定要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線索。并且通過科學研究后一定要有成果的產出。筆者認為,對于有些項目來說的確是這樣,比如政府或是大型企業資助的項目。一是耗資巨大,花費大量納稅人的錢,因此責任重大。二是立項時目標就已經很明確。然而對于自發組織科研模式來說,比如一個學術問題的提出,一個新的實驗現象的發現,這些都更多的需要創新性的想法,如果思想包袱沉重,想贏怕輸,這樣恐怕是很難有什么新奇的想法。要想有新奇的想法,思想就一定要沒有包袱,以一種輕松的心態來進行科研。這樣才能做到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與腳踏實地的工作相結合。因為所謂創新,就是指的前人沒有做過的東西。那么成敗應該是一個未知數,因為在實驗的進行中或理論的推演中會遇到很多原來預想不到的結果,從而導致既定路線的改變。而如果項目規定的太嚴格的話,反而抑制了科研的創新行為,自發組織科研模式本身的靈活性正好彌補了這一點。所以,對于一些自發組織科研模式項目,從績效的方面來考慮,對于需要腦力很多的勞動,績效是隨著壓力成反比的,從事自發組織科研模式的工作人員本身壓力相對立項項目壓力較小,更容易在從事科學研究的過程中進行創新,同時由于科研人員出于自身奮斗目標實現的需要,自己就會奮進,同樣可以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2.積極鼓勵自發組織科研團隊的學科交叉和學術交流。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新趨勢是向著多學科、多領域聯合的方向發展的,科技創新往往出現在多學科交叉領域。目前國內的不同學科間的合作開展的還比較少,這不符合當今科研發展的潮流。鼓勵自發組織的科研團隊突破已有的學科壁壘,通過“強強聯合”形成團隊群,將不同的學科理論、方法或思維有機地融為一體,實現知識體系的滲透和融合,在學科交叉的前沿領域不斷涌現出新思想,產生高水平的創新成果,達到在科學研究方面的創新。同時鼓勵團隊成員開展經常性的學術交流,營造自由探索、開拓創新、團結合作的良好學術氛圍。單個科技人員的知識、時間、精力是有限的,學術是誕生在自由的學術交流基礎上的。學術交流是學者們互相交流探討,產生新思想新思路的最好方式之一。通過各種學術交流活動,特別是參加學術性、專業性強的學術會議,盡可能的接觸到國際主流的學術圈,使科技人員能夠與各國的專家教授溝通交流,了解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科技信息,同時增加科技人員與其他兄弟院校的科技人員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機會,把握最新的學術動態。學術交流有利于各學科之間的互動與促進,有利于科技人員拓展視野、活躍思想,激發科研熱情,推動團隊科學研究水平的提升和發展。
3.正確把握自發組織科研模式中的研究熱點及前沿問題。自發組織科研模式經常會出現一些熱點研究問題,如何對待這些熱點問題,是應該立刻跟風還是應該獨樹一幟。筆者的觀點是如果自己對新出現的熱點問題非常地感興趣又在相關領域有一定的研究基礎,當然可以進行熱點的跟蹤。如果只是為了出成果,丟掉已有的研究基礎去跟蹤一些熱點課題,并不可取。每個學科都有它的前沿,進入一個學科,并開展自己的研究,一定要站在這個學科的前沿,做別人沒有做過,或者沒有做好的事情,國內很多學者經常有時候作了很久才發現這個問題別人很早就已經研究過了,這樣既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精力。如果一味地重復別人的工作,是做不好科研的。一個好的科學團隊要通過經常性的學術交流,經常查看最新的高水平文獻,經常性的思考來實現始終站在國際最前沿進行科學研究。在選擇研究方向時,應充分發揮已有研究的優勢,全面了解研究領域國內外發展動態及國家經濟、科技發展的重點,瞄準學科前沿,增強創新意識,使團隊的科研工作始終處于本學科領域的領先地位。
三、自發組織科研模式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發展前景
目前在國內,自發組織科研模式的總體實力較弱,現有的一些自發組織科研模式項目創新性的成分也比較少,大多數是在國外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改進,或者在相關的領域內拓展,真正獨立的原創性自發組織科研行為較少。而且從事自發組織科研行為的團隊建設也不夠成熟,團隊之間仍然缺乏交流和合作,要想真正的利用自發組織科研模式的優勢為國民經濟服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自發組織科研模式的知識產權保護也是個很重要的問題。一些科研人員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還不夠完善,許多本該享有的權利在無意中失去了。許多自發組織科研行為產生的成果可以申請專利,保護科研人員的勞動成果。自發組織科研行為的團隊也可以多和一些公司和企業單位交流,結合生產中的一些常見的問題,提出一些既有應用背景,同時又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研究題目。自發組織科研模式還面臨著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即資金短缺的問題,高校在這一方面應當對有發展前景的一些自發科研行為給予一定的資金、設備、人員方面的支持,來幫助完成并取得一定的效益。同時,自發組織科研的團隊也可在有一定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申報一些有資金資助的項目來繼續完成選定的科研項目,以達到預期的科研目標。
搞自發組織科研模式一定要有自己課題組的特色,在選定科研課題之前可以多嘗試一些新的方法、新的材料、新的工藝。但是不能更換課題過于頻繁,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也是做不好科研的,要做到創意與連續性、系統性并存,一旦選定一個課題,一定要堅持做下去,堅持走自己的特色道路,最終會走出一條成功的科研之路。
參考文獻:
[1]劉岸杰,葉小勇.論加強高??蒲泄芾碓鰪娍蒲许椖康母偁幜J].硅谷,2009,(8):123-124.
[2]許宏,胡桂周.加強學術交流促進科研發展[J].韶關學院學報,2009,(3);131-133.
[3]蔣受寶,蔣紹堅.建立交叉學術環境,優化學科交叉理論[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08,(5):11-13.
[4]彭云,王倫安.從團隊管理基本特征看高??蒲袌F隊的優化和激勵[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06,(5):309-312.
[責任編輯 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