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嫩的生日蛋糕端上餐桌,香甜的味道總讓人忍不住大啖一番。然而,有關專家提醒說,蛋糕中的植物奶油,卻是有害的,應該謹慎食用。
據一家蛋糕屋人員介紹,制作蛋糕用的“奶油”其實不是純奶油,真正的奶油成型難,即便是放在冰箱里,兩個小時也會融化,沒法保存,而大多數蛋糕店做的奶油蛋糕質地松軟,口感細膩,間隙小,有“賣相”,一般都可以放兩三天,因為幾乎所有的蛋糕店都使用的是氫化油。
有關專家解釋說,植物油,長久以來一直被人們視為“安全脂肪”,越來越多的百姓也已知道食用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可減低膽固醇水平,但氫化植物油作用恰恰相反。食品制造商為增加產品的保質期和穩定食品的風味,往往通過加氫方式讓植物油固態化,這種氫化植物油其實就是反式脂肪酸。
營養學和醫學研究發現,反式脂肪酸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幾率是飽和脂肪酸的3至5倍。同時其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和凝聚力,促進血栓形成;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促進動脈硬化;增加II型糖尿病和乳腺癌的發病率;影響嬰幼兒和青少年正常的生長發育,并可能對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有關專家解釋說,由于我國目前食品標簽法規尚不完善,使得很多企業在用油問題上“打了擦邊球”。“麥淇淋”、“起酥油”、“植物奶油”、“人造黃油”等,這些聽起來跟反式脂肪酸完全不沾邊的添加物,實際上都是“氫化植物油”的美麗化身。
一位食品業內人士指出,鑒于反式脂肪酸對人體的危害,目前,歐美國家已紛紛對人造脂肪進行了立法限制。而我國還沒有對此作出任何限制。市消協人士提醒說,反式脂肪酸不是毒藥,偶爾食用含有它的產品,并不會引起嚴重危害。中國傳統日常飲食中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較低,還不至于對健康構成重大威脅。但為了長期的健康考慮,市民在選擇食品的時候可以盡量避免攝入過多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在相關法規問世之前,消費者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不過分依賴各種加工食品,不過分追求酥軟酥脆的口感。對于牛肉、羊肉、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食品等天然食品中含有的少量反式脂肪酸,則無需刻意回避。(陳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