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以來,以農產品為代表的消費品價格不斷上漲,從“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軍”,再從“糖高宗”到“油你漲”、“蘋什么”,食品接力漲價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10月份CPI同比上漲4.4%,比9月份擴大了0.8個百分點,在百姓為應對物價高企不斷出現“菜奴”、“海豚(囤)族”等各類生活方式之時,中央近期接連出招穩定消費品價格,打出政策“組合拳”,各地采取切實措施,力度為歷年所罕見。目前農副產品價格過快上漲勢頭已得到初步遏制,部分品種價格已經有所回落。
國十六條出臺
1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當前價格形勢,研究部署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會議指出,必要時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料實行價格臨時干預措施。其中價格臨時干預措施上次啟動,還是2007年。
19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9天內第二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貨幣政策直接指向“物價上漲”的源頭,流動性泛濫。
20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再次出手穩定物價,被認為是研究部署穩定物價政策之后的具體化措施。措施共16項,被稱為“國16條”。而在以前,“國X條”是飛漲的房價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26日,國務院辦公廳部署成立6個國務院督查組,從11月29日至12月20日,赴18個省、區、市,督促、檢查當地落實國務院通知情況。國家發改委連續五天發九文管控物價。人民日報連發五文,貫徹落實國16條精神。
2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作出修改。修改后的規定草案將相互串通、惡意囤積、捏造散布漲價信息以哄抬價格、牟取暴利的行為作為懲處重點,加大了處罰力度。
七部委聯合整治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等國家多個部門日前也分別啟動措施,著手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
——國家發改委:有能力有條件保持物價穩定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確保市場供應,促進價格穩定;增強調控針對性,改善價格環境;健全價格監管法律法規,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對此,發改委主要負責人召開會議,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加強主要農產品和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需銜接。國家發改委日前派出督查組,分赴價格漲幅較大地區。商請有關部門加快完善價格監管方面的法規;并將派出督查組分赴價格漲幅較大的地區,進行檢查督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
——財政部:保障城鄉困難群眾生活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完善補貼制度,安排好困難群眾生活。國家財政部日前已會同民政部對今冬明春受災群眾生活救助工作進行了部署;并將會同民政部指導各地采取適當調整城鄉低保標準或補助水平、發放臨時生活補助、一次性補貼等措施,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因物價上漲而受到影響。
此外,財政部還將會同民政部、發展改革委和國家統計局研究建立健全基本生活費用上漲與城鄉低保家庭生活補貼聯動機制,指導各地及時跟蹤分析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變動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城鄉低保標準,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鐵道部:保證重點物資運輸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大新疆棉外運力度,繼續實行化肥鐵路運輸價格優惠政策,優先保證發電用煤運輸。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表示,今年以來,鐵路部門克服運力緊張等困難,全力保障煤炭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物資運輸。
——農業部: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進一步落實扶持農業生產的各項措施,保持農業穩定發展;抓好冬季蔬菜生產,增加越冬蔬菜供應。農業部部長韓長賦19日主持召開了部常務會議,專門研究部署抓好冬季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工作。會議決定,努力擴大冬種面積,特別是蔬菜面積。大力開發南方冬季農業,引導農民利用冬閑田發展冬油菜、鮮食玉米、冬馬鈴薯、蔬菜等高效作物;擴大南菜北運蔬菜種植面積,增加速生蔬菜生產;增加北方設施蔬菜生產,統籌抓好菜籃子產品供應。
——商務部:保障蔬菜市場供應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確保市場供應,促進價格穩定。目前,商務部已制定了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方案,出臺了做好蔬菜流通工作指導意見,采取了加強產銷銜接和區域調節、對蔬菜價格實行每日監測、完善強化儲備體系并及時進行儲備投放等多項舉措,以保障蔬菜市場供應。
——工商總局:加強市場監管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強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對此,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日前表示將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全面開展糧食收購資格核查、嚴厲打擊農產品市場中的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炒作行為,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整治假冒偽劣,強化消費維權。
——國家糧食局:加大政策性糧食市場投放力度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把握好儲備糧油糖投放力度,整頓主要農產品收購秩序。國家糧食局18日召開會議,派出秋糧收購工作檢查組分赴黑龍江、吉林、江西、山東、河南、湖南等秋糧主產區,檢查指導秋糧收購工作,重點做好糧食收購資格、糧食經營者最高庫存限量等方面的檢查,規范秋糧收購市場秩序,并加大政策性糧食市場投放力度,增加市場供給,滿足消費需求。
各地采取切實措施
記者從國家發改委獲悉,近日各地積極行動,從發展生產保障供應、保障低收入群體生活、減負清費、加強價格調控監管等四方面采取切實措施穩物價保民生。
——發展生產保障供應
各地均對完善和落實“米袋子”、“菜籃子”行政首長負責制提出了要求和部署,并制訂了相應的市場保供措施。其中,河北進一步抓好蔬菜生產,將蔬菜示范縣由15個增加到24個,面積由486萬畝增加到562萬畝,每個示范縣補貼1500萬元。山東落實蔬菜種植面積、品種和產量,力爭今年冬季大棚蔬菜種植面積擴大50萬畝、增加供給500萬噸。廣東加強價格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逐步在全省各縣建立“農產品價格直通車”,為農戶提供價格信息指導。
——保障低收入群體生活
各地陸續出臺了對優撫對象、城鎮低保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大中專院校在校學生等發放臨時生活補貼措施,標準在每人每月10元—30元不等。各地還積極探索建立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江蘇、浙江等已建立機制的省份也已適時提高了相應的保障標準。各地均采取措施穩定大中專院校食堂飯菜價格,其中陜西對高校食堂給予6000萬元的價格補貼,要求高校食堂的高中低檔菜品比例掌握在3:5:2的水平,1元錢以下的菜不少于10%,并免費提供菜湯。
——減負清費
各省均按照國務院通知要求,完善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自2010年12月1日起,將免收鮮活農產品通行費范圍擴大到所有收費公路,并新增了馬鈴薯、甘薯、鮮玉米、鮮花生等四個品種。其中,吉林、天津分別從11月22日和11月25日提前啟動該項措施。各地也陸續出臺減免集貿市場攤位費、超市進場費等措施。其中,重慶明確提出國有流通企業所屬各大超市、農貿市場對攤位費、進場費等相關收費降低30%,北京、安徽等地實行攤位費明碼標價和公示制度。廣東部署降低集貿市場攤位費和超市進場費標準并實行備案管理。各地相繼取消或降低涉企和涉及民生的收費項目與標準。遼寧近期將降低114項涉企和涉及民生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取消25項行政事業收費;湖南取消、降低和規范各種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項目50余項,預計全年可為企業減輕負擔2億元;天津從2011年1月1日起,取消固定電話本地網營業區間通話費,統一全市固定電話資費標準,預計減輕社會負擔4100萬元。
——加強價格調控監管
各地均提出要把握好政府管理價格的調整時機和力度,審慎出臺政府調價項目。設立價格調節基金的省份,積極運用價格調節基金扶持蔬菜等農業生產、補貼低收入群體生活。其中,河北財政撥付1億元建立價格風險調節基金,必要時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產品市場價格進行干預,防止價格異常波動;廣東決定安排5000萬元省級價格調節基金,重點扶持規?;卟朔N植基地大棚建設和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冷庫等儲備設施建設;湖南今年已投入8000多萬元價格調節基金用于扶持重要農產品生產,擬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遼寧已投放6000萬元價格調節基金用于菜籃子工程建設、農產品運輸補貼等,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投放力度;黑龍江要求在元旦、春節前,省內各地至少要動用一半以上的價格調節基金,開展“發補貼、惠民生”活動,實行定點、定量、定品種價格補貼;陜西動用省級煤炭價格調節基金4.2億元,用于補貼城鄉低保戶冬季取暖等,西安、咸陽等設區市合計動用價格調節基金5.1億元,用于扶持大棚蔬菜生產、建設蔬菜便民市場和農貿市場、補貼困難群體生活等;山西動用價格調節基金5.13億,對城鄉低保對象、優撫對象、大中專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臨時價格補貼。
農產品期現貨價格雙回落
國16條突出強調了嚴厲打擊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抑制過度投機,市場預期對此作出了迅速反應。在經過了前期數月的單邊上漲走勢后,國內農產品期貨各品種均于11月12日開始急速下跌,在經過兩個多交易周之后,于26日紛紛向下碰觸60日均線。本輪棉花、豆油、白糖等期貨價格跌幅均超過10%,小麥、玉米、秈稻價格跌幅平均為6%左右。
中期研究院首席宏觀分析師付鵬向媒體透露,此前涌入大宗商品的資金正在集體撤離:從11月15日-19日,上海期貨交易所有29.4%的資金撤出,大連商品交易所整體減少25.2%,而鄭州商品交易所整體減少23.1%。
與期貨市場同步下跌的是現貨市場。11月中旬,隨著調控物價力度逐步加大,部分農產品價格開始大幅下降,尤其是前期游資介入炒作部分品種,價格回落幅度相當明顯——大蒜、姜、白糖等之前被爆炒的產品價格都是處于連續下跌的狀態。
在大蒜網,金鄉大蒜價格較前期的高點回調幅度高達40%~50%,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數據則顯示,11月9日以來,全國生姜價格降勢明顯,截至11月22日,部分省區的累計降幅超過15%?!疤歉咦凇币驳皖^了,隨著國儲的拋售,加上廣西迎來糖廠壓榨高峰期,市場形勢急轉直下。22日,第二批儲備糖拋售,總量22萬噸,平均價每噸6086.45元。而一個月前,第一批國產白砂糖競賣平均成交價格約每噸6680.56元,短短一個月內,每噸拍賣價格回落了近700元。
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蔬菜價格也持續回落。據監測,11月22日-28日,36個大中城市18種主要蔬菜批發價格平均為3.50元/公斤,較前一周回落5.9%,較11月初回落9.1%。與11月初比,18種主要蔬菜中15種價格回落,9種回落幅度超過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