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消費者教育對于農業產業來說一直都是一場硬仗,即便是最聰明的農場主對一些代表當今農業的驚人發展的關鍵術語也難以下定義。農業一直在持續不斷地發展,伴隨這些演變,產生了一些新名詞,或叫“流行詞”,認識并理解這些名詞對于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水栽培農業
由于傳統農業所需資源變得越來越稀缺昂貴,許多人都對水栽培農業的發展前景看好。簡單地說,水栽培農業就是通過兩類不同介質來種植農產品的方法——一類介質是碎石、沙子或石棉,另一類介質是營養液。
水栽培作業不僅可以在環境可控的條件下,例如溫室中進行,也可以在容易受自然條件影響的室外進行。排除成長環境因素,水栽培作物比傳統土壤作物平均節省90%的用水,因為水和營養液被直接施用于所有單個的作物中,而不是針對大片土地進行灌溉和施肥。
精準農業
以前,只限用于豪華汽車和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全球定位系統(GPS),現在突然進入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借助GPS的優勢和精密農業的設計思想,農夫現在只需要坐在拖拉機駕駛室內按動按鈕,就可靠在靠背上等待機器自動完成任務,(借助事先裝入的電子地圖)——只用一小部分時間就可以完成近乎完美的工作。人們甚至于在監測系統中也運用了GPS,重點監測農田作業中涉及環境因素的領域,例如灌溉、化學程序以及害蟲問題。這同樣大大節約了時間和金錢。
地理空間分析
經常有農夫會開玩笑說,他了解自己的地勝于了解自己的兩只手。想像一下當農夫看到他從未見過的自己土地的透視圖時,他又能看懂多少呢?通過應用計算機軟件和函數分析,科學家們已能夠繪制出給定區域的詳細的立體地圖。農民可以從上面看到土地的實體樣貌,包括丘陵和凹地、地勢以及其它一些項目,這些將徹底改變農民的耕作方法。
生物能源
如今,大多數人會把生物能源與酒精聯系在一起,酒精是從谷物中提取的一種燃料。但生物能源目前已經拓展成為一個非常廣闊的生物領域,能源來源從甘蔗到植物油,從木屑到動物油,新的生物能源來源每天都在不斷擴展和更新。農業之所以能夠在這次變革中獲益是因為許多農作物和農作物的副產品在為農業生產創造附加收入的同時也成為新的生物能源。
可持續農業
“綠化”,在當今社會已成為一個熱門話題。而這一話題是由氣候變化和其它人類面臨的地球環境問題而引發的。綠化運動中有一個可持續農業的名詞,很難把它的定義縮小到一個特定的農田作業或是農業生產的方法上來,人們正在研究各種高效農業生產方法,節約資源,保證農業生產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些方法包括:農作業長期輪作、少耕或免耕栽植法、改良傳統淹灌、用天然肥料取代人工合成肥料,旨在保留更多耕地的適宜人口密集城市規劃。
農業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作為一個產業在過去的二十年中迅猛發展,從根本上說,生物工程就是依照人的需要來改變活生物體的某些性質的一門科學。在農業領域,生物技術有一個新的名詞“轉基因”,這門學科在農業中的運用開辟了農產品改良和高效種植的先河,為農業創造了更高效益。盡管有爭議,在生物工程充滿褒貶的歷史中,它為人類所做的貢獻比它所受到的指責更為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