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霉素由J.M.McGuire等人于1952年發現,產生菌為Strep-tomyces Erythreus。國內于1958年開始生產。紅霉素制劑以腸溶劑為主要劑型,以克服紅霉素對酸的不穩定及降解物對胃腸道刺激較大等缺點。對紅霉素的含量測定,USP24、BP98及EP97版采用HPLC法,文獻報道的方法還有旋光測定法、對二甲氨基苯甲醛比色法和氣相色譜法。目前《中國藥典》2005年版二部采用管碟法測定其效價。管碟法能形象地反映藥品在體外的抗菌活性,但操作步驟多、耗時長(14~16h)、影響因素多、重現性很差。比濁法具有快速、易操作、精密度好等優點,作者采用比濁儀在線自動測定紅霉素腸溶片效價,并與管碟法進行比較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