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古稀,回憶往事,回首人生路,女性人生的這三個角色,做好,不留遺憾?,F在回想起來,這三個角色,也是一個女性應該做到的,應該做好的。
今年的3月8日,是國際勞動婦女節100周年,國際、國內紛紛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我作為解放后參加工作的新一代女性,感到非常的幸運,老一輩開創了婦女解放的道路,使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由于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一樣,機遇不一樣,經歷不一樣,自身的素質也不一樣,因此,每一個人就是一個故事、一本書。特別是我們女性,要走好人生的路就得在人生大舞臺上,扮演好屬于女性的三個角色: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我的女性人生角色,就是先從做個好女兒開始的。我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加之幼年喪父,不但失去了父愛,更失去了家庭中的“頂梁柱”。孤兒寡母,苦度光陰,生活無固定來源,僅靠母親勤勞的雙手,做點縫縫補補的針線活,勉強維持生活。“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從上小學起,每天早上到校前,我都主動幫助母親掃地、抹桌子,做好家務事后,才背起書包去上學。中學時,因成績優秀,不但免交學費,每學期還獲得獎學金,補貼家用。母親視我為掌上明珠,十分疼愛我,在母親的心中,我是個聽話的乖孩子。對于母親的艱辛,我深深銘記在心中,我暗暗發誓,長大后有了工作,定要好好地孝敬她、報答她。1951年,我參加了工作,領到了第一個月的工資(記得那時每月工資只有四十元),當天就寄給母親20元,從此以后,我的工資與母親分享,一半給母親,一半留給自己,這“制度”一直堅持到母親最后的日子。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迎來了青春年華,走過了戀愛季節,終于在談婚論嫁的人生里程碑前,建立起屬于自己的溫馨小家庭,成為我在女性角色中的一次大轉換———為人妻的全新角色。初為人妻的我,用心找準“妻子”的方位,扮演好妻子的角色,始終保持著戀愛時的那種純真、那顆永恒的愛心。結婚后,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分居兩地,家庭的重擔,基本上落在我的身上。白天工作很忙,機關里的內勤工作,總是那樣的忙碌,且又是責任重大,晚上還得檢查輔導孩子的學業,此時的我,真正感受到了一個妻子的艱辛,但是,我無怨無悔,義無反顧。記得在1970年那年,我愛人當時在農村工作,那時農業學大寨運動在農村轟轟烈烈地開展,為了改變落后面貌,在“戰天斗地”、“人定勝天”的口號激勵下,他積極帶頭參加農業生產勞動,搶耕搶種時,牛力不足,他又帶頭參加人拉犁,由于用力過猛,他扭傷了腰不能動彈。常言道“腰是人體的大梁”,只得臥床休息。面對平時多在外,病時才回家的他,我細心照料他,心中更是暗自著急,因心疼他,曾經不止一次地暗自流淚,我真的想代替他疼痛,不過,當時的我,更擔心的是,年紀輕輕萬一半身癱瘓,如何是好。在他臥床期間,我忍受著病在他身上,痛在我心里的那份煎熬。我們的感情,至真至誠。為人妻的我,為人夫的他,共同托起了相依為命、相敬如賓的那片艷陽天。我呵護他,他也同樣地用心呵護我。我患上了高血壓病,經常忘記吃藥,可是細心的他,每到服藥時,總是一手拿著藥片,一手端著水杯遞到我的面前。
再說做母親。當媽媽的這個角色,是個既充滿幸福,又充滿艱辛的角色。結婚后,有了溫馨的小家庭,由兩人世界過渡到三口之家。面對女性人生角色的又一次轉變,我這個年輕的媽媽,無疑是增添了許多從來沒有想到過,更沒有遇到過的艱辛。記得孩子出生的那年,正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市場物資緊缺,奶水不足,我心急如焚,就怕虧了孩子,半夜起來到單位大食堂買碗米湯,用作對孩子的喂養,補充奶水的不足。
“文革”期間,正是孩子上小學的時候,社會上刮起了一陣“讀書無用論”的歪風,學校經常停課“鬧革命”。我覺得人在世上,需要有知識,“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個至理名言,永遠不會過時。在那特殊的年代,我幾乎沒有星期天和節假日,白天工作,晚間輔導孩子的學習,還到處請老師抽時間幫助輔導孩子的功課。每到寒暑假,總是把孩子安排到比較熟悉的老師家里上門求教。我把母愛化作了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將母愛播撒在孩子的心田里,喚起了孩子的勤奮和上進心。
如今,孩子長大了,成家了,我也見到第三代了。年過古稀,回憶往事,回首人生路,女性人生的這三個角色我都認真、用心地做好了,沒有留下遺憾?,F在回想起來,這三個角色,也是一個女性應該做到的,應該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