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可明顯降低患者的再梗死率,改善缺血心肌的再灌注,降低死亡率。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在使用過程中有增加出血的風險,臨床上也觀察到出血與死亡風險增加有一定的相關性,但其確切原因尚不清楚。臟器出血本身可直接引起死亡風險增加,另一方面,AMI出血患者由于懼怕出血再發風險,可能會減少抗血小板藥物的使用,從而不利于AMI的二級預防。本文在基層醫院門診調查AMI出血患者出院后抗血小板藥物的使用情況,為評估停用抗血小板藥物的風險提供初步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