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賽車和澳大利亞葡萄酒之間有聯系嗎?除了紅牛車隊的韋伯是澳大利亞人外,兩者似乎沒什么交集。其實不然,對于二者而言,都是因為有了IT系統的推動,才有了它們的精彩故事。
人們稱贊艾柯卡,甚至是崇拜和迷戀他,是因為他通過自己的管理藝術,讓克萊斯勒起死回生,成為美國第三大汽車生產商。而現在,不管是從傳統的葡萄酒釀造到疾馳的F1,各行各業對于IT的崇拜,不亞于克萊斯勒人對于艾克卡的崇拜。IT已經成為促進、改革甚至是拯救傳統行業發展的“大英雄”。
F1賽場上的特殊賽手
有一群人,每年里有九個月要每隔兩個星期從一個城市遷往另一個城市,一年下來就要環游世界19個城市,而這些城市中不乏蒙特卡洛、迪拜、上海、新加坡這樣的大都會,他們是誰,超級富翁還是電影明星?都不是,他們就是F1車隊的IT經理。
Peter Furrer曾經就是這群人中的一員,寶馬索伯車隊退出F1比賽前,他是車隊的IT主管,“以前在賽道上很少見到IT人員的身影,我們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工作區域,沒幾臺筆記本電腦,網絡基礎設施甚至可以說是零,而現在IT系統已經是各個車隊的核心系統之一?!?/p>
Peter Furrer和他的團隊,在每一站F1比賽前,都要搭好車隊的龐大IT系統——其規模不亞于中型企業的系統,一星期后再把它們全部打包,運到下一個目的地,從頭開始搭建。
“對于在賽車跑道上以300公里時速奔馳的賽車,以及駕馭它們的賽車手來說,這些系統太至關重要了。連續四天的比賽日中,它們和賽車、賽手、車隊經理一樣,是這頂級賽車運動中的重要一員。要是IT系統出了故障,賽車手們的性命不但會命懸一線,車隊的巨額投入也會‘打水漂’?!盤eter Furrer說。
按照國際汽車聯合會(FIA)的規定,每輛F1賽車在關鍵的數據采集位置裝有大約100個傳感器,比賽期間需要把多達20GB的數據發回到維修區。按規定,賽車手在賽場上飛馳時,后勤維修人員和車隊管理層不可以將數據直接發送給賽車手,但可以通過方向盤上的控制面板,建議賽車手作出哪些改變,而這些改變可能就事關最后的冠軍歸屬。
Peter Furrer說: “我們每圈要收集4 MB到6 MB的數據。具體多少取決于賽道布局和電視報道質量,我們還要把約70%的數據實時傳輸到車庫或維修區?!?/p>
當年寶馬索伯車隊的IT系統的重量接近3200公斤,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于32臺服務器,Peter Furrer曾經考慮采用虛擬化技術,讓服務器數量盡可能減少,他的目標是最后把服務器數量減少到個位數?!爸砸挠锰摂M化技術,是因為我希望所有設備重量能夠減輕一半,這樣運輸起來也更省力,運營費用也能節省下一大筆開支?!?/p>
雷諾車隊的信息系統主管Graeme Hackland也表示,由于各個車隊把越來越多的設備塞入到車隊后勤保障區域,因此大家都加大了虛擬化技術和遠程服務的運用。
“雷諾車隊還在考慮使用固態硬盤,不但是為了提高可靠性和性能,而且一旦服務器也安裝了固態硬盤,能夠更好地應對賽道周圍惡劣的環境條件。”Hackland說。
一旦數據收集上來了,每個車隊還需要在極短時間內對大量數據進行參考及對照,同時還要分析工程數據、FIA規定以及包括對手分析在內的策略數據,以便為自己的車手提供最準確的參考信息。
紅牛車隊的賽道基礎架構工程師Graeme Hackland解釋: “比賽期間,管理人員、賽車工程師和賽事策略師都在維修區指揮臺,做出停站策略方面的重要決定。維修區控制墻直接連接到了車庫局域網,以接收源源不斷的遙測、策略和計時方面的數據,并與車庫、賽車控制、甚至遠在英國的作戰指揮室取得聯系。作戰指揮室實際上就是賽場的延伸,在那里也有一群賽車專家,他們不斷與賽道上的工程師聯系,接收所有數據,分析實時賽況,并做出相應的決斷?!?/p>
F1賽車在賽道上飛奔,同時大量的數據在賽車和車隊間傳遞,網絡通信就顯得至關重要。大多數車隊在賽道上有車庫局域網,在總部有工廠局域網,賽道車庫與工廠之間有廣域網,賽道到車站還有主辦方提供的MPLS網絡。賽車在賽道上行駛時,只傳輸關鍵數據,賽車回到維修區后,通過以太網連接進行數據的完全下載,所有數據還必須在極短時間內發送給工程師(常常遠在車隊總部)來分析和處理,網絡的壓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威廉姆斯車隊的IT主管Chris Taylor解釋: “車庫網絡通過局域網,把賽車、工程師、機修工和支持人員與服務器、存儲系統和必要的應用軟件連接起來。這個局域網使用了增強型虛擬專用網(eVPN),連接至工廠局域網; 而eVPN是直接的專用連接,而不是互聯網VPN。2010年該連接的速度已經達到了12Mbps。正是有了廣域網加速功能,讓廣域網連接的速度幾乎能達到局域網速度。這樣在每次比賽期間,就可以發送必要的架構數據、部件維修數據和遙測文件給總部的工程師,以便他們做出最快速和準確的賽車診斷?!?/p>
雖然F1車隊的IT經理們也許無法與賽車手、賽車和車隊經理一起拋頭露面,但他們面臨的壓力卻一樣不小。在舉行比賽的九個月間,每個比賽日都要確保IT系統一切運行正常,他們無疑為精彩的F1賽事提供了牢靠的保障。
IT讓釀酒業歷久彌香
澳大利亞被認為是釀酒領域的“新生代”,其釀酒工藝技術居于全球領先地位。澳大利亞已迅速成為全球第四大葡萄酒出口國,2009年產值達到23億美元,出口量達到了7.64億公升。
在釀酒商們的收獲季節,一些較小的澳大利亞葡萄園采用手工采摘葡萄,這不是為了秉承傳統工藝,而是為了滿足特別的釀制需要。比較大的釀酒商會結合采用軟件和機器,確認最好、最成熟的穗軸(帶葡萄的莖干),會使用集成化地圖,確定葡萄園深處某個葡萄品種的方位。現在,技術對釀酒商來說不可或缺,特別是要是沒有了IT技術,就不會有產自邊遠地區的許多佳釀了。
在南澳大利亞州,由于地勢平坦,精密葡萄栽培術派上了用場。Wynns葡萄園母公司福斯特集團(Foster`s)現在能夠識別出所有旗下葡萄園在地理環境條件方面的細微差異。不要小看這些細微差別,它事關未來這些葡萄釀成的是100美元一瓶的葡萄酒,還是20美元一瓶的葡萄酒。
福斯特聯合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為所有葡萄園(面積總計9000公頃)開發了一套系統,可識別光照、濕度和土壤類型方面的差異,確定釀造某個葡萄品種所需的最佳位置。系統的空中監測部分還能夠記錄下某個葡萄園上空光譜的細微變化,結合先進的自動化遙測灌水系統,就能營造出某個葡萄酒品種所需的最佳生長條件。
福斯特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葡萄酒生產主管Stuart McNab說: “IT技術發揮了巨大作用。我們把人眼察覺不到的光譜和土壤條件與產量結合起來,這意味著通過技術,我們能夠管理及改善葡萄樹的生長。”
監測控制與數據采集(SCADA)探頭可檢測出土壤濕度和化學成分的變化,進而控制滴灌系統啟動,并提示葡萄栽培師要為特定的葡萄樹施加哪些具體的覆蓋料和肥料。McNab說: “這意味著我們能輕松釀出100美元一瓶和50美元一瓶的酒,巧妙使用技術意味著可產出更好的酒并且保證一貫的口味,也就能賺更多的錢。”
德寶利酒莊(De Bortoli)在新南威爾士州的里弗賴納和亨特谷以及維多利亞州亞拉谷地區的三個葡萄園也廣泛部署了SCADA網絡。該系統可以監測土壤條件,了解濕度和化學成分。獲得的信息會傳送給首席葡萄栽培師和釀酒師,然后他們根據這些信息作出相應的決定,比如結合天氣形勢和疾病防治情況,決定是否要啟動灌水系統。
德寶利酒莊的IT經理Bill Robertson說: “釀酒師的經驗是很難自動化的,也就是說,他們需要根據IT系統提供的數據,作出明智而合理的決定。”
德寶利酒莊還使用自動化采樣器,它可以穿梭于葡萄園,評估葡萄的酸度和波美度(含糖量)。數據通過一個新模塊傳送到酒莊自己的ERP系統中,這些數據會用于在實驗室培育新品種。
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統(GIS)也被廣泛地應用到各大葡萄園。德寶利酒莊就在使用集成化地圖系統和GPS坐標,確定葡萄園的邊界、特定葡萄品種的位置以及具體的環境條件?!霸S多行業在采用技術方面似乎顯得很保守,而新生代釀酒廠一向非常開放,對我們而言,擁有開放的IT架構會帶來更多的幫助。”Robertson說
GIS技術也在為福斯特集團的葡萄采摘工提供各種有用的信息,例如它可以告訴采摘車司機在某個時段該進入哪個葡萄品種的區域進行采摘。“我們制定了采摘計劃,每個區域按質量分成多批葡萄,坐在車上的采摘工可以準確找到優質葡萄品種的位置。”McNab說,采摘工還與采摘籃之間通過無線通信連接,確保用于釀造上等好酒的葡萄沒有與其他相對劣質葡萄混在一起。公司的GIS系統可以將各種最新信息下載到員工手中的黑莓智能手機上,確保葡萄栽培師和釀酒師獲得最新的數據。
有了好原料還不能保證釀出最好的酒,釀酒廠還需要精確控制溫度、酸度和酵母生長等數據,以保證產出好酒。
Harmans Ridge Estate釀酒廠出產Howling Wolves和Mootown品牌的葡萄酒,酒廠的首席釀酒師Allan Waters針對釀酒過程的每個階段都采用了定制的控制手段,他記錄了每種葡萄的整個生產過程(包括釀酒廠地窖記錄),并上傳到酒廠數據庫。
Allan Waters使用SCADA系統來監測及控制發酵條件和酵母的生長及停止,專門針對每種佳釀設定相應溫度,從而釀造出口味更豐富的紅葡萄酒和更清爽的白葡萄酒。
在巴羅莎谷的Wolf Blass釀酒廠,高級釀酒師Matt O’Leary表示,酒廠年產的2300桶酒中,有許多用SCADA系統來監測。O’Leary表示,“從葡萄到酒杯”的每個記錄都記入在酒廠數據庫管理系統中,Wolf Blass不久前剛把該系統換成一個專門定制的模塊。45噸葡萄送入到釀酒廠之前,通過檢查瑕疵、波美度和酸度情況后,各項數據傳入數據中心,并與葡萄栽培師和實驗室技術員提供的記錄進行比對?!癐T技術在葡萄變成葡萄酒的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釀酒廠是世界上垂直一體化程度最高的企業之一,現代供應鏈管理系統根本滿足不了它們的要求。釀酒廠的整個過程包括從種植葡萄、采摘、搬運、壓榨、加工、裝瓶、倉儲到運輸,大多數大型釀酒廠甚至控制直接來釀酒廠買酒的客戶數量。
Robertson說: “這對釀酒廠來說是根本問題,因為釀酒廠的供應商實際上就是自己,年產值數十億美元的石油公司使用的供應鏈系統不如一些釀酒廠使用的系統來得復雜?!?/p>
那么,釀酒廠如何建立處理種植到銷售整個環節的IT系統呢?在一定程度上,澳大利亞的這些釀酒廠采用的是自行構建。
Robertson專門定制了ERP需求模塊,其優點是完全根據釀酒廠的要求來定制。由于該系統與來自遙測系統、SCADA系統和Vine Access葡萄栽培系統的數據高度集成起來,因而能準確預測需求。每季采摘后貯藏起來的1.5億公升葡萄酒也有助于緩解供應的壓力。
Robertson說: “由于建立葡萄園與種植所需葡萄需要一段漫長的籌備時間,釀酒廠在規劃向市場投放新品種和新口味的葡萄酒時,常常需要提前幾年做出決定。葡萄酒行業的性質鼓勵著眼于長遠的戰略性目標,這非常適用于IT,因為實施大型IT項目也需要大量資源和時間?!?/p>
Wolf Blass的裝瓶和倉儲基地設在南澳大利亞州的巴羅莎谷,這個造價上億美元的基地里面的設備會自動接收、運送、分揀、包裝及貯藏裝葡萄酒的托盤。工人負責卡車卸貨,偶爾檢查有無差錯。該基地每年可出產1500萬箱酒,其中約85%用于出口,44000平方米的場地上堆放著約23000個托盤。
一旦客戶向Wolf Blass酒廠的ERP系統下了訂單,系統會發送所需的貨。到了晚上,自動化存貯和檢索系統照常運行,但會自我“整理”,讓托盤進行分揀,以便堆放次序更合理。管理Lindemans Karadoc倉庫的是自動叉車,它們使用激光制導系統來確定及搬運存貨,不需要人來幫助。電量不足時,這些自動化機器甚至還會自己更換電池。無線網絡指示機器檢索及分揀托盤,而緊密集成的供應鏈管理系統負責為所有存貨核算從種植、釀酒到銷售各個環節的成本。
釀酒藝術不會很快就會擯棄傳統工藝,愛酒人士應該感謝釀酒師的豐富經驗和兢業態度造就了享譽世界的好酒。IT技術彌補了這個行業人員較少的不足,讓釀酒大師們得以釀造出品質更好的酒。
7-Eleven的IT財神爺
很多時候,靈活性往往被IT經理人所強調,因為這樣便于充分利用IT系統,讓其能夠提供“讓生意保持不斷”的能力,同時還具有至關重要的競爭優勢。
每年7-Eleven澳大利亞公司(下稱7-Eleven)在澳大利亞要賣掉660萬瓶思樂冰飲料(Slurpee),當然三300多家加盟店絕不會單單賣思樂冰飲料。7-Eleven的商店系統經理Tam McQuinlan表示,對于7-Eleven而言,如何利用包括IT在內的先進技術,讓7-Eleven保持便捷性的同時更具競爭力才是關鍵。
從2009年開始,7-Eleven開始運用電子服務來提高其經營水平。他們與Touch Networks公司共同實施了“條形碼庫”,這樣所有7-Eleven的商店都可以提供印有統一條形碼的代金券。McQuinlan說: “我們會對產品做許多分析報告,搞清楚顧客買東西時到底買了哪些產品,以及贈送代金券對銷售會有怎樣的影響。所以,商業智能軟件現在被廣泛用來評估促銷活動的成效?!?/p>
7-Eleven在2009年推出的另一項重要服務是,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自家商店內銷售彩票,7-Eleven現在正在考慮在其他州開展類似的銷售。有了這樣的服務,這就要求McQuinlan及團隊更新銷售點電子轉賬平臺,為這個平臺增添額外功能,以滿足彩票銷售的要求。“我們從幾個方面改進了電子轉賬系統,其中一點就是將觸摸屏和非接觸讀取器集成起來。” McQuinlan說。
有了非接觸支付,顧客就不需要往支付讀取器里面插入各種銀行卡了。它使用EMV智能卡標準以及Visa Wave或Mastercard PayPass等服務——顧客只要在讀取器前面揮一下自己的符合上述標準或服務的各種銀行卡,無線射頻(RF)信號就會傳輸支付信息。對于30美元以下的交易,客戶只要將卡輕輕拍一下密碼輸入器,輸入器就會處理其余操作。顧客不用簽名、不用輸入密碼,因為銀行能夠為交易提供案例保障。從7-Eleven的角度來看,這簡化了電子轉賬交易; 而從顧客的角度來看,這大大加快了交易速度。
McQuinlan認為,只要人們能夠改變過去的某些經營理念,例如很多店員收取顧客的卡,覺得這是交易流程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推廣非接觸支付其實很輕松,只需要少量培訓就可以掌握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