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上期介紹了電信存儲的特點,本期刊登銀行存儲的特點。眾所周知,銀行系統多,數據量大,安全等級高,決定了存儲要具備實時備份,擁有業務連續性等特性。
美國銀行倒閉,希臘債務危機,世界經濟、金融形勢跌宕起伏,而我國經濟、金融形勢總體良好。工商銀行2010年3月公布的財報顯示,該銀行又蟬聯世界上最賺錢的銀行之一,其中信息技術也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
銀行不僅關乎每個人的收入和生活,關系到各種企業的經營生產,而且直接影響著整個國家的安全與穩定。所以,只有理解銀行信息特點,學習金融行業存儲需求,才能掌握最關鍵業務和應用的建設、運行與維護的特點,真正了解存儲可靠性的最高境界。
實時備份
銀行業IT系統日趨復雜,存儲系統對業務支撐的作用越來越大,也使得銀行存儲系統管理日趨復雜,系統維護要求越來越高。存儲系統管理作為IT管理新的工具,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存儲系統的安全運營管理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
當前,中國銀行企業部分建立了統一的服務臺,采購了OpenView、Unicenter、Tivoli、CiscoWorks等網絡和系統管理工具,基本配置了對網絡、主機的故障管理功能。由于舊有體制、文化、管理水平等因素制約,中國銀行企業在IT管理的組織結構、管理流程和服務質量上與國外最佳實踐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對于業務數據的保護還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這就為存儲系統的管理、數據備份、恢復、同城(異地)容災建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國外的大銀行基本上采用的是應用處理集中模式。例如花旗銀行(City Bank)在全球共有三個數據中心,分別為CEEMEA中心(拉美部分地區、中/東歐、中東、非洲)、拉美中心和亞洲中心。該銀行在基于統一的數據中心的基礎上,按照對公業務應用(Corporate application)、客戶應用(Consumer application)和公共應用(Common application)整合業務處理系統,并通過規定路徑提供給銀行員工及客戶使用。
金融行業數據中心核心業務存儲備份系統建設的目標是,采用目前成熟、先進的存儲網絡(SAN)技術,構建基于數據集中模式的數據存儲、備份的信息基礎架構; 在此基礎架構上設立數據中心,實現多個關鍵應用系統實時數據的存儲和備份,確保各應用系統在因誤操作(或邏輯錯誤)而引發數據錯誤時具備快速、可靠的恢復手段; 保障各種關鍵性業務應用達到更高的連續性水平,為今后業務的長期快速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證。
目前銀行業已經基本完成了省級業務和數據的大集中,具備了很強的容災能力,但各地分行各種增值業務的存儲備份系統還需要加強。是在全國建立幾個大型的存儲備份中心,對劃定的地區分行進行存儲備份管理,還是采取其他的方式?總之,將整個銀行的計算機系統引入到一個容災且經濟的存儲備份模式中,是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因此,對銀行業的各種數據進行集中存儲、管理與備份,并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數據,以適應市場需要,提高自身競爭力,將是我國銀行業在市場經濟中進一步穩固發展的重要保證。
備份要求連續性
經過與用戶不斷的技術交流,筆者認為金融行業大集中數據中心的建設有以下特點:
1. 核心銀行系統以大型System Z服務器為主。大型銀行系統核心銀行一般基于C/S結構。此類應用的多數以前置服務器形式連接到后臺的IBM大機System Z系統應用,從應用的基礎架構來看應用服務器的數量較少(以IBM大機 System Z服務器為主),關鍵的業務信息均集中在DB2數據庫,前置服務器的種類及數量是混合型的開放UNIX系統和各種環境共存。
2. 多平臺混合環境的大型數據中心結合。數據中心以大型Unix服務器為數據處理核心,以多平臺開放系統(Unix或Windows系統)作為前置和前端處理系統,業務交易過程牽涉到終端、服務器、大前置、數據中心四層處理系統和相應數據集,是一個異構平臺的多服務器的混合環境,因此存儲系統必須具備多平臺環境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以及技術的連續性。
3. 數據安全性要求高,具備業務連續性。金融行業大集中數據中心面向全國進行銀行交易處理,交易量大; 業務非常關鍵,一旦數據發生丟失或交易中斷,就可能對全國范圍的銀行業務產生影響。因此,金融行業數據中心存儲系統必須滿足對于一個全國性的數據中心的安全性要求,確保數據不丟失,業務過程不中斷。
4. 具備靈活可擴展的信息基礎架構。
金融行業數據中心工程是一個時間跨度大、涉及金融行業所有分支機構的大型信息系統工程,需要數據中心基礎架構具有很好的擴展性和靈活性,適應數據中心信息系統不斷擴展的需求。
5. 分行前置系統同樣需要業務連續性。一、二級分行大前置系統是金融行業數據中心系統在各分行本地的信息處理平臺,它完成簽約、信息轉換、大中心主機信息的接受和管理以及支持具有本地特色中間業務的任務,是金融行業面向全國信息處理系統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6. 數據綜合利用能力。數據集中后,數據中心大量的數據資源對銀行而言是重要的信息資產。對這些數據進行綜合加工處理,對于金融行業提高服務水平,增強競爭力也是很關鍵的。因此在不影響生產連續運行的條件下,實現數據多重并發訪問是數據中心存儲系統的必備功能。
7. 標準化開放性發展。存儲系統的核心是數據管理。金融行業的飛速發展,需要面向各種開放化和標準化平臺、接口提供服務; 存儲架構需要融合標準化、模塊化、層次化的技術理念,在平臺上將存儲虛擬化和資源化、數據管理標準化、開放性作為存儲技術發展的目標。
作者簡介
王紀奎畢業于清華大學電氣自動化專業,現為Cisco數據中心事業部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之前,曾是IBM等多家外企的首席IT架構師。自2006年起任SNIA China(Storage Networking Industry Association,全球網絡存儲工業協會)教育委員會主席,致力于推動網絡存儲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