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信IT運維管理市場,億陽信通和神州泰岳堪稱實力“雙雄”。兩家公司成立的時間相近,但億陽信通比神州泰岳更早挺進資本市場。從2009年的營收規模看,億陽信通也高于神州泰岳。但是與神州泰岳因股價飚高而異常“火爆”相比,億陽信通則顯得異常“安靜”。本期《尋找隱形冠軍》我們把目光聚焦在這家電信網絡管理市場的冠軍企業身上,看看他們在做什么?想什么?
億陽信通公司的所在地,是北京西五環邊上的杏石口路99號,靠近西山,窗外有大片果蔬采摘園。這家起步于哈爾濱的公司就在這里遠眺IT廠商云集的中關村—那里時刻都處于緊張和喧鬧之中,永遠不乏勁爆的話題和財富傳奇。億陽信通似乎與他們不一樣。如果更聚焦一點看,億陽信通與其主要競爭對手神州泰岳、亞信聯創、神州數碼的發展路徑也不盡相同。
利潤比規模更重要
營收規模無疑是衡量一個企業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在中國IT服務商群體中,快速做大營收規模的欲望變得異常強烈,所以并購重組事件頻頻發生。在本報2010年1月11日的封面報道《數說2010》中初步判斷,今年中國將有10家以上行業軟件和服務商營收規模沖10億元,其中就包括電信IT服務領域的億陽信通、神州泰岳和聯信永益,2009年他們的營收分別是9.28億元、7.2億元和6.36億元。
讓記者感到意外的是,近3年億陽信通的營收規模并沒有明顯擴大—2007年億陽信通的營收為8.95億元,2008年為8.53億元,2009年為9.28億元,增長并不明顯。而反觀其他競爭對手,神州泰岳在2009年的營收為7.2億元,同比增長了39.2%; 亞信聯創合并后,營收達到17億元,增長了42%。
“我們在很長時間里已經不單純地追求合同金額了。” 億陽信通總裁任志軍在接受《計算機世界》報記者專訪時解釋道,以前公司的合同金額8億元,但是其中6億元都用于采購第三方的軟硬件產品。而現在,8億元銷售合同中大概有6億元是億陽信通自己的產品與服務。“我們非常關注人均效益,關注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創新。在合同額不變的情況下,提高利潤率。” 任志軍表示。
為此,億陽信通實施了三個轉變:一是代理別人的東西越來越少,賣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多; 二是合同額不變的基礎上,利潤空間以20%~30%的速度提升; 三是削減成本、控制員工數量,提高凈利潤。任志軍說:“這幾年,我們公司的人均效益在提高,業績以每年20%的速度提升,而從事傳統業務的人員規模卻以近10%的速度下降。”
因為要利潤,億陽信通在業務、客戶、項目上開始做選擇,不能體現億陽信通核心競爭力的、不能達到運營效益要求的、競爭過于激烈的、未來不具有成長性的業務和項目,億陽信通就慢慢地放棄了。
實際上,這幾年該拿的大單,億陽信通都還是拿下了。2007年,億陽信通獨家中標中國移動TD-SCDMA試驗網網管系統項目建設,涉及中國移動總部及北京、上海、天津、沈陽等8個城市。2008年4月,億陽信通簽約“中國移動B2B電子商務系統”,為中國移動提供B2B項目軟硬件集成、應用軟件的開發以及供應商的接入服務。2009年11月,億陽信通憑借在網管領域的豐富經驗以及成熟的產品,承建了中國聯通BSS網管試點項目,該項目是中國聯通重新組建后推出的重點工程,2010年將在全國各省推廣并進行全面建設。
但是在3G元年,也就是2009年,億陽信通的傳統優勢業務OSS(運營支撐系統)還是感受到了一些增長壓力。在其2009年財報上提到,“由于對三大運營商的依賴度較高,受運營商投資變化的影響較大,業務表現出一定的波動性。而且由于OSS 系統對于運營商而言,不像業務支撐系統(BSS)那樣直接體現在為客戶增加收入方面,因此,運營商的投資規模相對有限。”也就是說,億陽信通的傳統優勢業務OSS在2009年并沒有享受太多1700億元3G投資帶來的普遍紅利。
計世資訊分析師楊珂認為,在運營商的3G網絡建設上,億陽信通還沒有收獲更多,這屬于正常。“3G元年,各大運營商忙著網絡擴容,對整個OSS的需求規模還沒有快速擴大。只有3G系統中的網絡設備復雜度增加,對OSS的需求才會大幅增長。”億陽信通業務主要在OSS,因此目前承受壓力是一定的。
OSS空間依然很大
OSS給億陽信通帶來了太多的光環。1998年,億陽集團董事長鄧偉就捕捉到了電信IT的商業機會,與北京郵電大學合作成立了億陽信通股份有限公司。在風云際會的1999年,億陽信通進駐中關村,網管事業部、信息安全事業部也相繼成立。
2000年,風頭正勁的億陽信通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這一舉動開創了國內行業IT軟件服務商的上市之河,也創造了每股發行價、市盈率、開盤價和中簽率等4項股市記錄。2004年,億陽信通營收就達到7.5億元,在OSS市場,億陽信通連續數年位居第一,其自主知識產權的GSM/CDMA/3G 網絡管理系統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中分別占有90%、50%和40%以上市場。
“OSS是億陽信通傳統優勢業務,我們不但要保持這樣的優勢地位,而且要堅定不移地做下去。”任志軍態度非常堅決。但是競爭是越來越激烈了。在電信行業的OSS市場,億陽信通、神州泰岳、天元網絡是市場的領頭羊。除此之外,Amdocs等國際知名電信IT服務商也在搶食OSS市場。2008年11月,運營收入占中國移動總收入25%的廣東移動在其資源管理系統中就選用了Amdocs的成熟產品。在BSM(業務服務管理)領域,億陽信通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落后于神州泰岳、但高于直真科技和游龍科技。在BSM市場,還有IBM、HP、CA、BMC等國外IT服務大鱷環伺四周。
隨著3G應用的展開,億陽信通也需要新的改變。北京郵電大學亓峰教授曾指出,在全業務運營時代,OSS的機遇在融合。融合既體現在電信網與專業OSS的融合,也體現在電信網OSS與計算機網IT支撐系統的融合,更體現在傳統的OSS產品和提供商向IT支撐系統的轉型方面。換句話說,要想在3G時代繼續獨領OSS風騷,就必須把OSS和BSM都抓在手里。
在如何把優勢業務做大方面,億陽信通認為華為和亞信堪稱榜樣。“在IT業界,華為和亞信聯創都值得學習。”任志軍說,“華為專注于自己最具優勢的地方,不斷沿著這個優勢做大做強,現在已經成為上千億元營收規模的公司,成為全球通信設備市場排名第二的廠商。而亞信也是因為專注于BSS(業務支撐系統),取得了快速的發展。”
億陽信通的策略也是如此,在傳統優勢領域OSS,繼續做深做精,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當然,收購也是擴大規模的一種方式。“但是收購有一個基本原則:如果一個公司值5塊錢,收購整合后值10塊錢,這是雙贏。如果不能增值,那么這是不值得的。”任志軍說, “我們在OSS領域做到行業第一,也是因為收購了幾家小公司。”
謀未來 賭3G
在億陽信通的宣傳冊上,任志軍親自撰寫了一篇題為“業務支撐系統(SSS),幫助電信運營商贏得競爭優勢的新武器”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任志軍提到:3G時代,業務層出不窮。針對業務開發、業務提供、客戶細分、終端適配、自助營業、業務質量保障、主動營銷等需求,都需要有效的業務支撐手段來幫助運營商提升競爭能力。SSS是幫助運營商在新時期贏得客戶信賴、獲得先機的有力武器。
任志軍對SSS很重視,不僅是推出了這個概念,而且在采訪中多次提及。“我把這個SSS和BSS(業務支撐系統)、OSS(運營支撐系統)、MSS(管理支撐系統)統稱為億陽信通市場競爭的‘四駕馬車’”任志軍笑道。并且,億陽信通還和中創信測、偉博趨勢共同投資成立了北京博新創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門研發SSS系統,開拓新市場。
“億陽信通在賭3G。”計世資訊分析師楊珂表示。下一代的電信支撐系統一定是面向業務的網絡和系統,億陽信通建構SSS新業務也是情理之中。在四駕馬車中,精耕BSS/OSS,挖掘MSS/OSS,是億陽信通的策略。“在MSS上,我們已經啟動了兩、三年的時間,在市場也可以排到第一、第二的位置,這是我們一個新的增長點。”任志軍表示。
承建中國移動的移動電子采購平臺和B2B電子商務平臺是億陽信通的另一種嘗試。這個電子商務平臺包括電子采購、企業采購、酒店預訂、機票預定、采購信息發布等5項服務,目前,中國移動將第一期系統開發與服務交給了億陽信通。億陽信通希望B2B電子商務平臺未來能夠帶動業績大幅增長,就像飛信對神州泰岳的業績拉動一樣。2009年,飛信運維收入達到4.41億元,同比增長58.7%,是神州泰岳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不僅如此,對于億陽信通來說,這絕不是一個短期的項目,而是一個長期的“財源”。億陽信通借此可以積累較豐富的電子商務經驗,為下一步更深地參與電子商務奠定基礎。
在增值業務上,億陽信通也積極探索,四處開花。它啟動了與貴州電信簽署“貴州旅游信息服務戰略合作”協議、開發手機與互聯網互動游戲、開發“網絡點播機”、“手機一卡通”、識讀筆、“移動視頻交通管理系統”、彩信賬單、鐵道客/貨信息服務等一系列業務。“除了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系統這兩個非常專業的系統我們不做之外,電子采購系統、供應鏈管理、倉儲物流、計劃管理、投資管理,我們都在做。” 任志軍表示,“這些新業務,經過2009 年的鋪墊,都進入到不同程度的市場推廣階段。相信在未來幾年將發展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為此,2009年,億陽信通新成立了戰略投入中心,其它兩個中心分別是利潤中心和成本中心 。據任志軍介紹,這是個“強制性花錢”的部門,不關注近期盈利,它主要保障對新業務拓展、新產品研發和新市場的投入。它也是三個中心中業務最“多樣”的部門,研究電子商務、物聯網、手機支付、網絡游戲、行業應用、電子新媒體等“著眼于”未來的業務。
1998年7月6日,本報刊發了對億陽集團董事長鄧偉的人物訪談。也就在那一年,億陽集團創辦了億陽信通股份有限公司。
億陽信通總裁 任志軍
冠軍觀點
把握未來要結合自身優勢
20年前,我們很難想象今天通信市場的情況。同樣,今天,我們對未來的通信市場也不清楚。這3年我們一直做電子商務、網絡游戲、物聯網、手機支付、小區終端接入、移動媒體等新業務的研發。我們用這些新業務來把握未來。而在把握未來上,我們會結合自身的優勢。
億陽信通有以下幾大優勢:
一、有大型軟件的開發能力。這是一個企業大規模研發新業務必須具備的能力。
二、億陽信通有遍布全國的組織架構和銷售服務渠道。我們在全國31個省區、市設立了分公司,最小的分公司有20個人,最大的分公司有100多人。這是我們很多競爭對手不具備的。
三、億陽信通熟悉多個行業,能夠很好地把握行業客戶的需求。除了做運營商之外,我們在能源、公路交通、政府、銀行、保險等非電信行業都做得很不錯。
四、億陽信通是一個上市公司,資金比較充裕、品牌知名度較高,容易獲得客戶的信賴和認可。
冠軍檔案
成立日期:1998年
公司定位:電信、交通行業IT服務提供商
上市時間:2000年A股上市
營收規模:9.28億元(約2/3來自電信行業、1/3來自智能交通)
員工數量:1700多人
優勢領域:電信、智能交通等領域
發展目標:國際領先的行業信息化應用領域的專家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