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數據中心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和挑戰,惠普去年11月推出了融合基礎設施架構。近日,惠普重新梳理了存儲產品線,使融合概念堅實落地。
惠普的融合基礎設施架構(CI)通過統一的計算、存儲、網絡等虛擬資源池來滿足企業的業務應用需求,降低IT基礎設施的復雜性和運維成本。在4月7日惠普“融合未來,存儲現在”新品發布會上,經過重新梳理的存儲產品線StorageWorks重裝亮相,其中包括可以按需擴展的P2000G3,可以提供網絡RAID的P4000G2,以及針對非結構化數據迅猛增長趨勢而設計的X9000網絡存儲系統。惠普企業業務集團服務器、存儲及網絡產品事業部存儲產品部總經理曹振強說,新的產品組合和特性可以進一步幫助客戶虛擬化數據,并創建滿足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的統一虛擬資源池,使惠普的融合基礎設施架構有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IDC數據,目前全球數據8個月翻一番,而增長的數據大部分來自于非結構化數據。曹振強說,非結構化數據的特點是采集后不會頻繁使用,是所謂的“冷數據”,因此需要相應的解決方案來應對。他認為,作為融合基礎設施戰略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惠普的存儲戰略是從用戶的最佳實踐角度出發,通過采用虛擬資源池的方式,幫助將用戶不同類型的存儲系統整合到單一的存儲虛擬池中,使存儲設備更加易于管理,回收受限容量,實現存儲分層、整合和數據遷移,在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大幅提高存儲利用率,加速企業業務創新。曹振強說,此次推出的新存儲產品,在可擴展性、可管理性、性能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改進,能幫助用戶有效降低TCO,提高IT基礎設施的“綠色”程度,進而為企業業務應用提供更高的服務水平。
2008年,惠普收購了LeftHand公司,并推出了相關的產品,而此次惠普不但推出了全新的StorageWorks P系列存儲產品,包括磁盤陣列產品P2000G3、可橫向擴展的P4000G2,同時還將傳統的StorageWorks MSA系列磁盤陣列與LeftHand系列存儲產品統一在了同一個產品家族下。P系列產品具有出色的性能、包括虛擬化在內的眾多功能、強大的安全可用性。在應用軟件包的配合下,P系列產品能方便地幫助企業構建虛擬存儲資源池,為企業的虛擬化環境提供幫助,實現存儲資源的動態智能分配、分層存儲和管理,簡化存儲復雜度,最大化提高存儲利用率,從而實現惠普CI戰略。
惠普企業業務集團服務器、存儲及網絡產品事業部存儲產品部產品總監范圣儉說,在融合基礎設施架構下,惠普的存儲戰略可以概括為四大要素、三個基本點,四大要素包括平臺整合、存儲虛擬化、容量/能耗優化、應用集成,三個基本點是統一平臺、橫向擴展和行業信息化。
范圣儉介紹說,P2000G3屬于模塊化FC智能陣列,可以連接8Gb光纖通道或Combo FC/iSCSI,能夠以適中的價格提供高效的存儲整合能力。P4000 G2 SAN解決方案提供了冗余組件和硬件RAID功能,以防止硬盤發生故障。此外,它還提供了超越硬件RAID的創新型網絡RAID功能,可在網絡層面實現數據保護,以防發生嚴重的斷電、全系統或站點故障,用戶只需少量的投資即可實現基于磁盤柜的數據保護。
據介紹,X9000網絡存儲系統則采用高度靈活且經濟高效的可擴展設計,它性能卓越,可通過模塊化存儲基礎設施輕松擴展存儲容量和性能,達到數十個PB的容量,并可以在無宕機情況下實現存儲的擴展。X9000具有集中管理特性,有助于管理員有效管理數十PB的高密度環境,其按需擴展的架構和全面的特性避免了容量過度配置和成本高昂的附加組件。X9000屬于完整的橫向擴展NAS設備,配置齊全,具有包括單一命名空間、再均衡、連續遠程復制、策略管理以及數據分層等在內的豐富功能特性;產品具有系統冗余性和軟硬件故障自動檢測功能,可確保穩定的可用性,同時通過動態負載均衡功能減少熱點,使數據時刻處于可用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