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轉型與增長》
[美]巴里·諾頓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版
定價:58.00元
“經濟危機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都在繼續進行之中,問題和應對尚未結束。”8月15日下午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教授巴里·諾頓出席其著作《中國經濟:轉型與增長》中文版出版座談會暨中國經濟的轉型與增長研討會。他對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中國應對”做出積極評價。他表示,中國在市場調控、刺激政策等方面反應迅速、有力而且細致全面,經濟刺激政策的成功顯而易見,眼下中國需要緊跟形勢的變化,調整和制定相應政策應對經濟環境的變化。諾頓認為,轉型和增長仍然是中國經濟核心驅動力。中國正在沿著一條寬廣的轉型道路向現代市場經濟的一般模式趨進。
世紀出版集團總裁陳昕——
巴里·諾頓教授的《中國經濟:轉型與增長》從寬廣的歷史視角和研究視角研究中國的轉型與發展。探討中國經濟發展轉型的書很多,很多作者也寫得很長,巴里·諾頓先生能用這么幾章就講清楚,而且大眾都看得懂,非常不容易,值得大家認真學習和思考。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袁志剛——
中國增長的源泉在什么地方?一般人會講中國經濟的增長更多是智慧的形成,我同意巴里-諾頓教授的觀點,關鍵是技術進步,技術進步推動了經濟增長,拉動了投資。在這方面中國學者研究往往比較少,而且關于環境污染、低成本等問題都沒有好好去看數據。
我個人也認同諾頓教授把中國發展分為兩個階段,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的時候更多是特例,但是90年代以后,越來越多地變成通例。國有企業必須改革,金融體制也必須改革。
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華——
中國地方太大,地區差別也特別大,在中國改革開放的轉型增長中,正是由于地區差異性的存在,給中國經濟一個很大的回旋余地,這次應對金融危機就是這樣,很明顯的一點是,東部地區作為發達地區應對危機時,大家都感到沒有力氣,或者力氣不足,但中西部地區則呈現另一番情況。所以,我很建議巴里·諾頓教授可以從地區差異為切口,再深入研究中國經濟的獨特之處。
上海社科院常務副院長左學金——
巴里·諾頓教授把中國經濟分成城市經濟和農村經濟,實際上我們現在面臨的內需不足、收入分配、發展公平性以及未來的增長問題等,都與城鄉結構的轉型有關。我們是有大量人口的城市化,我們要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在公共服務、勞動力市場等方面要消除城鄉結構,各地在探索。
管理的力量:中國挑戰的制度求解
劉勝軍
上海遠東出版社2010年5月版
定價:38.00元
這是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的文集,討論了諸多時事話題。作者根據自己在工商管理教育,中國企業國際化、國有企業改革和金融改革等方面的知識積累,提出一些別有新意的話題,如:商學院的學術研究應該以什么為導向,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最大的陷阱是什么,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最關鍵的是什么?同時,他對這些問題作出了自己的分析與回答。
中國經濟將重蹈日本覆轍?
韓和元
中國商業出版社2010年6月版
定價:32.00元
作者從多個角度對比日中兩國的經濟歷史和發展形勢,針砭時弊,引經據典,闡述了中國目前的危險前景。這場危機事實上加劇了中國的經濟問題,也許今天光鮮的表面卻在為明天的另一場嚴重得多的災難埋下伏筆。對于中國經濟在危機中的表現,那些只要對日本泡沫經濟的起落有所了解的人,都會感到后怕而絕對不是沾沾自喜。全書深入淺出、詳盡通俗,破解未來經濟走勢迷霧。
濕潤的上海
林青
寧夏人民出版社 2010年5月版
定價:42.00元
這部原創長篇小說通過對20世紀30年代后期至21世紀初期上海眾多紡織女工的人生悲歡、命運沉浮的描繪,和對上海紡織業前后變遷的描述,展示了上海不斷演化,色彩豐富的風情長卷。書中形象各異的幾代紡織女工,她們的人生遭際各有不同,但她們表現出的人性美,女性美,感人至深,令人難忘。也是寫給歷盡滄桑而依然明媚的舉辦2010年世博盛會的上海。
市場的邏輯
張維迎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2010年6月版
定價:45.00元
什么是市場?市場的基本邏輯是:如果一個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必須首先,必須使別人幸福,把個人對財富和幸福的追求轉化為創造社會財富和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本書收錄知名經濟學家張維迎16篇重量級文章,深度解讀中國市場經濟的來路與前途,分為解讀市場經濟,思考改革過程,理解金融危機,把脈未來發展四個篇章,從而進一步堅定讀者對中國市場化改革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