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在經濟視角下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問題進行了闡述,通過對與企業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幾個因素的描述,來確認其對企業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并討論了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對各利益相關者的影響。
[關鍵詞]經濟視角 社會責任 利益相關者
一、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廣義上講是指企業作為社會上基本的單元細胞,應該對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并履行相應的服務社會、貢獻社會的責任。
二、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性
我國傳統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主要是基于傳統道德倫理的約束和維持地緣、業緣之間的信任的需要,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活動范圍相對比較狹窄。但是,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企業社會責任理念現在已經越來越被國內社會各界所關注,越來越被國內的企業所接受。
1.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
社會是企業利益的來源,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土壤,企業作為一個“社會公民”,必須融入社會,回饋社會,認真履行社會責任一個企業想要做大做強必須要有自己的獨特文化。縱觀世界知名的企業,之所以能在激烈的競爭中長盛不衰,是與企業精神分不開的。當代經濟的發展越來越表明,物質資本對公司的發展作用日益減弱,人力資本更能決定公司的興旺發達。像世界上一些發展較好的公司,都十分注重與員工、消費者建立良好的關系。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我國企業經營者認為企業文化對社會發展“影響很大”的占36.6%,“影響較大”的占51.6%,這說明我國企業也越來越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
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也有利于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以我國汶川地震后的企業捐贈為例,加多寶集團(王老吉涼茶為其旗下產品)第一時間向災區捐款1億元,不僅得到了社會民眾的認可好評,也直接帶來了產品銷量的上升。所以捐款既支援了災區,也有利于企業品牌的建設,形成了雙贏的局面。因此,適當地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僅不會增加企業負擔,導致企業的低效益,還會有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從而更加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
2.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可以預防企業濫用經濟力量,保護利益相關者的合法利益
從整個世界的發展來看,由于全球資本主義公司的經濟力量越來越強,社會財富越來越向企業集中。據統計,單世界500強的財富就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企業對社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所以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可以防止企業的經濟力量被人為的濫用以致損害社會利益。同時,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利益相關者自身微薄分散的力量無法與公司強大的經濟實力相抗衡,因此公司往往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擇手段的去損害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所以強調公司社會責任,對維護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至關重要。
3.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有利于我國企業真正實現“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我國加入WTO后,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中,中國企業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已經成為歐美公司供應鏈中的重要環節,全球500強企業已有三分之二以上在中國設立了企業或機構,國際上風行的社會責任運動也不可避免的會影響到中國企業。2000年以后,幾乎所有的歐美企業都對其供應商和承包商實施社會責任評估和審核,只有通過審核和評估,才能建立合作伙伴關系。而且隨著國際上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盛行,對于中國出口加工和外貿企業社會責任的監控已經成為各大跨國公司頻頻“發難”的重點。其中包括麥當勞、耐克、迪斯尼、沃爾瑪等公司在內,相繼開始旨在對于公司的中國供應商和分包商實施以勞工標準檢查為內容的社會責任運動。所以中國企業如果想要在國際市場上生存和發展,就要自覺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社會對企業的期望和要求看,還是從企業文化建設、企業經營戰略和企業生存哲學看,都要求企業在當前金融危機嚴重影響的情況下,認真履行社會責任。
三、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對利益相關者的影響
1.能否真正使消費者收益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在一定程度上會使消費者收益。因為社會責任包括對消費者在內的利益相關者負責,這會使企業更加關注提高產品的質量,更加關注消費者的權益。以“三鹿奶粉”為例,之所以發生這種悲劇就是因為該企業已經嚴重缺失了自己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所以,如果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注重提高產品質量,同時提供產品真實信息,不做虛假廣告來蒙騙消費者,那么消費者會因此而受益。
但是,“戴維斯模型”指出,企業與每一活動、產品和服務相聯系的社會成本應該轉移到消費者身上。社會不能希望企業完全用自己的資金、人力去從事那些只對社會有利的事。所以,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能否真正使消費者受益,還要看消費者獲得的收益是否比企業轉嫁的成本要高。
2.是否使得股東權益損失
企業適當的承擔社會責任并不會造成股東權益的損失。因為企業積極的承擔社會責任會樹立起好的企業形象,贏得公眾好感、改善公共關系、取得社會信任。這相當于一種無形資產,會通過股價提升,需求增加的方式來體現,有時甚至大于投入巨資請名人做廣告的效應。隨著媒體和社會越來越關注企業是否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輿論的評價對企業形象的影響已不容忽視。而且銀行等金融機構也更傾向于貸款給那些信譽好的企業,這將使企業的資金來源更加充裕,有利于企業的持續經營。以上的種種都能說明,企業積極承擔相適應的社會責任會使股東權益有所提高。
但是,如果企業為了樹立起正面形象而過分追求高捐贈等形式,就很有可能導致生產經營用的資金鏈斷裂。即使能樹立起品牌這個無形資產,那也會嚴重影響到企業的后續經營,將得不償失。如果某些高級管理人員片面追求個人榮譽而進行不適當的捐贈,也會導致其他股東的權益受損。所以,企業要承擔與其規模相適應的社會責任,否則或許會影響到股東的權益。
參考文獻:
[1]王水嫩. 企業社會責任運行機制研究[J]. 企業家天地, 2009,(05) .
[2]楊云龍. 社會責任也是長期投資[J]. 科技智囊, 2004,(05)
[3]劉清峰. 企業應承擔社會責任嗎?[J]. 企業活力, 2001,(09)
[4] 劉剛. 企業的社會責任與義務[J]. 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