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第三方物流發展迅猛增長,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人們對于服務的要求也不再滿足于單一的形式,而是追求個性化,單單靠給企業提供運輸,倉儲,包裝,配送等服務是不能滿足客戶需求的,只有著力發展自身的增值服務項目,才能提供有針對性的,創新性的物流服務,贏得客戶好評,提高競爭力。而我國目前第三方物流增值服務現狀還需大幅改進。
[關鍵詞]第三方物流 增值服務 現狀 影響因素
一、第三方物流增值服務的定義
第三方物流是指獨立于供需雙方,為客戶提供專項或全面的物流系統設計或系統運營的物流服務模式。它包括契約和外包的形式,是企業將全部或者部分物流運作任務交給專業公司經營管理,而這些能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物流服務的專業公司稱為第三方。
增值服務一般來說,是指根據客戶需要,為客戶提供的超出常規服務范圍的延伸,或者采用超出常規的服務方法提供的服務。創新、超出常規、滿足客戶需要是增值性物流服務的本質特征。
而第三方物流增值服務是指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為客戶提供不同于倉儲、運輸、裝卸搬運、包裝、配送、流通加工等這些傳統的基本服務內容,而是根據客戶要求,為其制定能滿足其個性化需求的物流服務方案。它主要可為顧客實現如下功能:分裝、集運、分揀包裝,貨代、貨物跟蹤,車輛維護、托盤化,清關、結算,融資,反向物流設計,物流咨詢,延遲策略制定等。
二、第三方物流增值服務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第三方物流增值企業具有的特點是小、少、弱、散、慢。
“小”:企業大多經營規模小,規模程度較低,營業額上億的企業很少。其條件只能滿足基本的運輸,倉儲,包裝等服務,沒有余力去拓展新的增值服務。
“少”:物流企業占市場份額少、所能提供服務項目及功能少、企業缺少運作經驗、具有高物流知識的人才相對較少、物流專業設備少、為企業提供增值性的物流服務少。
“弱”:管理能力弱、獲得信息能力弱、融資能力及競爭能力弱。不能及時準確地反饋客戶信息與要求。
“散”:服務品種不穩定且結構單一、網絡分散、經營秩序不規范,不能形成規模化,標準化,一體化的增值服務模式,因而規模效應小,成本大。
“慢”:響應速度慢。沒有構建完善的增值服務理論體系,當客戶提出新要求時,不能快速反應,做出回應,提出解決方案與對策。
三、第三方物流增值服務的必要性——取得競爭優勢的有效手段
如今,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主要提供運輸、倉儲等基本服務,這些基本服務在一定程度上能給企業帶來效益, 但在第三方物流業快速增長,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隨著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逐步完善與改進,傳統的服務項目已趨向標準化,效率、質量、以及服務模式大同小異,而市場的需求卻日益走向差別化,個性化,人們不再滿足千篇一律的服務模式,而是尋求并青睞更能達到他們獨特要求的物流企業。于是,增值服務在第三方物流服務中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
增值服務能為針對不同客戶的不同特征,提供個性化,創新化的增值服務,是將來第三方物流取得競爭優勢的一個強有力手段,增值服務的好壞,將直接影響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業務量以與客戶的關系,且決定著企業在物流市場中的聲譽,關系到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成功。
四、第三方物流增值服務影響因素
1.供給方能力。(1)近年來,物流的高速發展使先進的物流設備得到了應用,但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物流設備的發展并不能滿足新世紀全新物流任務的要求,由于物流設備供應商數量眾多,普遍規模偏小,發展不規范。物流企業只重視單一設備的質量與選型,沒有通盤考慮整個系統如何達到最優化物流設備使用率不高,設備閑置時間較長。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利用信息技術的水平很低,平均只有20%左右。這嚴重阻礙了企業提供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務能力。(2)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008年二季度物流統計信息表顯示,當期我國物流管理費用占社會物流總費用的12%,比美國高出3%左右。這說明,物流企業管理水平低下致使物流費用過高,物流企業運作效率低下。物流企業的低效率會影響基礎性的功能服務,而增值服務是以基礎性的服務為基礎的,必將會是受到影響。此外,我國缺乏系統的物流管理人才也是阻礙企業提供增值服務的一個重要原因。增值服務,特別是高端的增值服務,如:物流系統的設計、物流園區規劃等等需要相關人員物流、財務、信息技術等多方面的知識,而目前我國這方面的綜合型人才缺乏。
2.需求意識水平。意識不足,將嚴重影響市場的發展,這是不言而喻的。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增值服務水平低下,與客戶對增值服務的需求有很大關系。如下表所示,在我國工商企業外包的項目中,包裝加工、物流信息系統設計和物流信息系統管理只占所有外包項目的19%,這說明我國物流服務的需求仍保持在基礎物流服務上,對增值物流服務的需求很低。需求低,就沒有供給,相對來說,物流企業對提供增值服務的競爭就不激烈。沒有競爭,企業就不會改進其服務水平,從而阻礙了增值服務的發展。
3.國家宏觀調控。長期以來,由于受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物流產業社會化程度低,物流管理體制混亂,機構多元化,這種分割和內外分離的管理體制,嚴重制約著在全社會范圍內合理的進行物流的整體統籌和規劃,妨礙著物流產業的社會化進程,導致社會化大生產、專業化流通的集約化經營優勢難以發揮,規模經營、規模效益難以實現。而物流產業的低社會化不利于增值服務的實現。低端的增值服務,像以運輸、倉儲、配送為基礎延伸的服務需要各個企業的配合才能順利實現;高端的如金融物流服務需要跨行業整合。低社會化不利于產業內、產業間整合,所以,增值服務將會受到影響。
五、結束語
我國的第三方物流正在迅速成長,許多方面亟待完善,這也說明其發展空間巨大,留給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在增值服務創新上的余地不可估量,第三方物流企業應積極開展增值服務項目,體現企業服務的獨特性,盡可能滿足不同類型顧客的需求,針對性的拿出解決對策,這樣,才能拓寬自己的業務范圍,贏得顧客的好感,從而在未來吸引其他客戶,為企業創造更多利潤。
參考文獻:
[1]吳小梅. 物流金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增值服務[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09,9
[2]宋丹 許恒勤. 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增值服務競爭戰略的SWOT分析[J]. 森林工程,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