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發展是人類從古到今的不懈追求。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針對中國國情,準確把握當今世界發展進步的潮流,把科學發展觀作為中國21 世紀發展的國家戰略。這是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對中國發展道路的新探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偉大品格。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 社會發展戰略思想 繼承 發展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科學發展觀的理論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將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發展的基本要求,本著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達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追求。將改革開放作為動力機制,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與生態文明。科學發展觀這些新的內容準確地把握了當今世界發展進步的潮流,賦予發展觀以嶄新的時代內容。從思想發展史的角度分析,后者總是對前者的繼承和發展,正是前后相承的歷史變遷,使中華民族歷史的主題越來越鮮明。科學發展觀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社會發展戰略思想既有繼承,更有發展。
一、關于繼承性
第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也是科學發展觀的精髓。在人口眾多、情況復雜、經濟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開創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是非常艱難的。要科學認識中國國情以及中國革命的特點與規律,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必須破除教條主義,勇于解放思想,倡導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中國共產黨通過延安整風,批評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極大地解放了全黨的思想,促進了全黨對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必要性的認識,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全黨確立起來。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對于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和人的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作出了科學回答。在全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關鍵是要引導全黨同志不斷地求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之真,務堅持長期艱苦奮斗之實;求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之真,務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之實;求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之真,務發展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實。
第二,科學發展觀繼承了黨的毛澤東于發展的思想,毛澤東思想是科學發展觀的主要來源之一。
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是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一貫主張和要求。毛澤東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進行經濟建設,增加人民群眾的物質福利,看作中國共產黨進行革命和建設的根本目標追求。在展開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同時,提出了經濟體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設和科學文化建設的任務。在《論十大關系》的報告中,毛澤東具體闡述了社會主義建設中帶有全局性的十種關系。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些重要觀點,黨的八大關于國內主要矛盾以及黨和國家主要任務的論斷,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繼承毛澤東思想的社會發展戰略的思想,努力把握發展的客觀規律,作為系統、完整、科學的理論體系的科學發展觀,涉及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各個環節,包涵著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各方面,在多方面繼承了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社會發展戰略思想。
二、關于發展性
第一,對發展的科學內涵作了更為科學的界定。科學發展觀強調: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主題和首要內涵,發展必須是既合規律又合目的的科學發展。發展的合規律性是指要符合人類社會建構和發展的規律,符合客觀條件,符合歷史趨勢和時代要求。發展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是一種系統的、綜合的、整體性的發展,是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當代發展理論與實踐的一個重大轉變,就是從發展客體論轉向發展主體論,既重視人的作用和人的價值,重物輕人的發展觀已失去了其合法性和合理性。科學發展觀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強調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等,實際上把人作為發展的最終目標。這無疑是社會發展觀的一次歷史性變革和重大突破。
第二,科學發展觀引入“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黨的群眾路線的當代形態,是我們黨謀發展、促發展的根本價值取向和工作路線。以人為本作為一種總的價值坐標,規定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道路、模式、目標和方向。惠及人民大眾的發展必須包含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民主政治、依法治國、機會平等和生態環境的改善等,真正滿足人民大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執政理念的新飛躍。
第三,科學發展觀重視并善于從戰略與全局的高度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要堅持統籌兼顧,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們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中諸多重大社會關系問題、以推進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根本思想方法、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新的飛躍。
總之,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指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世界觀方法論,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牢固樹立、認真落實、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對于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勝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1] 毛澤東. 毛澤東文集: 第6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 500
[2] 鄧小平. 鄧小平文選: 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