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觀是清流配金鳳
湖北館的方案征集在2008年3月開始,省政府要求既體現湖北的歷史地域特點,又要貼合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我們的想法很一致,湖北是千湖之省,主題肯定離不開水。”著名作家熊召政是省政府敲定的首席專家,和來自省藝術館、文物局、文化廳、省博物館和部分高校的專家們組成13人團隊,負責挑選湖北館的展示方案。
專家們整合十幾個入圍方案,確定湖北館的概念設計為“江湖連通,城市公園”,外形以古篆書“水”字為原型,以水流動的軌跡作為造型主線,館外設計元素選擇“楚鳳云翔”,將鳳凰展翅與湖北館的外觀融為一體。
熊召政介紹,館外的設計曾考慮過黃鶴樓,武當山等湖北地標,但湖北館長度為40米,高度卻只有7米,如果以黃鶴樓做外觀,高度所限,無法展現它縱向的宏偉氣勢,而長大于寬的外觀卻能使鳳凰的舞姿完美呈現。
另一原因是,“自古楚人崇鳳,鳳聲清鳴,盛世和音,鳳也是湖北的一個文化標志,它金光燦爛的羽毛還象征著魚米之鄉之意。”
與金鳳相配的水流,靈感來源于武漢的“六湖連通”規劃,武漢要連通包括東湖、沙湖在內的六個湖泊,并通過港渠與長江相連,未來只用坐一葉扁舟就能暢游武漢,“我們所提的江湖連通的范疇更大,是千湖與三江(長江、漢江和清江)的連通,城市傍水而生,在千江萬湖的潤澤下發展,讓人的生活更美好?!?/p>
“三幕合一”表現城市歷史
2010年1月20日,湖北館動工,距離方案出爐已經過去一年多時間,和地區館的同伴相比,稍顯“慢半拍”,原因在“慢工出細活”。圍繞水做文章的主旨確定下來后,如何在主展項上表現水與城市的關系,成為專家組反復論證的焦點。
主展項的方式幾次修改,其中一個棋盤的方案讓熊召政印象深刻,將湖北地圖做成棋局,以山水為楚河漢界,各座城市做成棋子,這個方案最終因為表現力稍弱和實施難度大而被放棄,“不過創意很是不錯?!?/p>
直到2009年11月,主展項的方案最終通過,專家組提煉出來湖北館的主題,“水是城市的歷史,城市是我們的歷史”,將主展項區建立在湖北立體地圖之上,展現以武漢為龍頭的湖北城市群。
主展項的展覽方式是“三幕合一”,是將超大環幕、夢幻紗幕和立體地幕聯合在一起,將平面故事變成立體畫面,世博會期間,湖北館內將播放影片《上善若水,春色滿城》,這部影片由五分之一的外拍和五分之四的三維制作構成,外拍早已結束,本月15號左右完成3D合成,20號進行預展,熊召政是腳本作者。
影片主要體現人與水的關系,從依水而生到制造水污染,再到治水,護水和樂水,用水來表現歷史與未來。影片開篇時,環幕、地幕兩幕連接處的山巒,與江、湖共同構成一幅江漢平原的立體地圖,背景是金鳳翱翔下的盤龍古城,地幕上由扛著工具的先民和活潑的兒童演繹田園生活,紗幕上飛舞著字符,制造幻境。
落幕時,前景是湖畔的一角,中間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后景是高樓,“長”出來一個未來城市?!叭缓弦坏男Ч茏屓嗽?分鐘之內,進入到與看《阿凡達》IMAX版同樣的效果”,在地區館中,用環幕展示的場館不少,但“三幕合一”的只有湖北一家,館外和館內相映襯,“湖北館可以躋身第一方陣?!?/p>
大量使用光谷高科技
湖北館不止展示歷史,還要展示湖北的新發展,“我們想,能代表新湖北的就是光谷。”展覽光谷的方式,是將它的高新技術廣泛應用到展覽手段中。
根據展示主題,湖北館設計為入口展項區、等候展項區、主展項區、輔助展項區、特別展項區五塊。入口展項區設有激光琴,采用先進激光技術,手撥能發聲;等候展項區里,等比例縮小的編鐘投影在鏡面玻璃上,可通過互動裝置,親手敲擊編鐘;輔助展項區里,感應玻璃杯環呈形排列,參觀者用手將其連接后,可連通江湖。
值得一提的是,特別展項區的地面浮雕為湖北山川水系圖,沿墻面排列著六個虎座鳳架鼓,鼓面設置成顯示屏,屏中循環播放著湖北各地的風情畫面,包括武漢首義文化公園、六湖連通工程和三峽風光等。
這其中運用的激光、光纖、投影、情境模擬和互動技術,皆出自光谷。“館外的鳳凰和館內入口處的激光琴、編鐘投影,就是湖北館最有效的標識。參觀者一看,就知道是湖北?!?/p>
根據世博局官員的估算,以中國館2000萬人次的參觀數,湖北館可迎200萬人次,占世博期間參觀總人數的3%左右。在地區館中,劃分為若干條通道,展館沿通道排開,湖北館所在的通道,上海館居首,甘肅、西藏、云南、江西、湖南等場館居中,湖北館居尾,“湖北館正好把住出口位置,是參觀者的必經之路?!?/p>
為了平衡參觀人數,湖北館做了完善的方案,從預展到世博會結束共計27周時間里,會不斷舉辦大型活動和主題周,推薦湖北的風土人情,和發展成就,“如果參觀人數太多,可能也會效仿國家館的方式,實行預約制?!?/p>
采訪之前,熊召政剛從上?;匚錆h,他透露,湖北館的外形基本已完工,能看出金鳳和清流,館內的“三幕合一”正在調試階段,“這是個很艱難的工程”,另外,一些創意由于施工難度過高,可能在展出的時候有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