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推薦/小說]
黑色處女作
《最初的愛情
最后的儀式》
(英)伊恩·麥克尤恩/著
潘帕/譯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0年2月
22元
推薦:★★★★★
麥克尤恩一直都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作家,他的后期作品《贖罪》、《在切瑟爾海灘上》前兩年在國內出版都引起過熱潮。《贖罪》更是被改編為同名電影。
而本書是麥克尤恩的處女作,這是在國內的首次出版。值得在這里五顆星推薦的理由是:一個嚴肅且才華橫溢的作家所具備的處女作要素,本書統統都有。而麥克尤恩的每一部作品,不論長短如何,成功與否,都可說是厚積薄發的產物。就像譯者潘帕所說:“有些作家讓你燃起了寫作的念頭,另外一些作家卻澆熄了你類似的沖動,對于我來說,麥克尤恩無疑是后者。”譯者潘帕,正是那位四年前因翻譯《芒果街的小屋》而出名的生化博士。
這本書收錄了八個短篇,每一個故事都自成一格,涵蓋了八種特殊的人生。說特殊也特殊,因為它們涉及了不倫、犯罪、逼仄的成長……但哪個人身上沒有一點小小的黑暗呢?麥克尤恩直視這些黑暗面,近乎冷峻地解決掉它們,而他的工具便是,寫作。
用麥克尤恩自己的話來說:“這些故事的主人公很多都是邊緣人、孤獨不合群的人、怪人,他們都是和我有相似之處。我想,他們是對我在社會上的孤獨感和對社會的無知感,深刻的無知感的一種戲劇化表達。”
同時他也說,“我知道我早期的作品很‘黑色’,但是它們不缺乏‘復雜性’。”而處理復雜性,不正是一位作家的能力之所在么?
小說
《星星女孩》
(美)杰瑞·史賓尼利/著
蔡楠/譯
中國城市出版社
2010年6月
28.8元
推薦:★★★★
星星女孩,她穿古老的米色長裙,斜背著一把尤克里里琴;她在課桌上擺上插著雛菊的花瓶;她時常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發笑,在沒有音樂的時候舞蹈;她為每一個過生日的人送上祝福,為賽場上的所有人歡呼……
這部獲得紐伯瑞大獎的作品,被美國媒體譽為“一個神秘但又令人心碎不已的故事”,也是一個“為‘個人獨特性’之重要性與珍貴創造的充滿詩意的寓言故事”。一個童話,一則寓言,一部小說,如何定義它不難,難在它可以同時是一個童話,一則寓言和一部小說,它的含義蘊藏在簡單樸素的文字里。
游記
《不去會死!》
(日)石田裕輔/著
劉惠卿/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0年4月
28元
推薦:★★★★
這是一部壯麗的游記,現被無數不甘平庸生活的年輕人奉為寶典。如副標題所言:環游世界九萬五千公里的自行車單騎之旅。
作者石田裕輔,本在一個人人艷羨的大企業做上班族,有一天突然辭去工作,踏上他“不去會死”的環球之旅。
“我看到恒河的純白日出、薩賓娜天真無邪的笑臉、土耳其那爾汀美麗的笑容;滿月下的金字塔、在草原上奔跑的長頸鹿、騎著破爛腳踏車追趕我的保保。泰西亞有點惱怒地笑著,流下稚氣未脫的淚水。大海般的叢林中浮現蒂卡爾神殿,以及紀念碑谷神圣的風光。雄壯的育空河流淌而過,有鮭魚跳躍著;在夜空中搖曳的極光……”
小說
《光年之美國夢》
春樹/著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0年5月
25元
推薦:★★★
青春期,可以是成年后的巨大陰影。
有人說本書是春樹的轉型之作,“相比春樹以往作品的憤怒、激烈和灰暗,本書更展現了成年女子的平和與堅韌。”
當年的“北京娃娃”已不在北京,她背上行囊,去了柏林,去了美國,和她筆下的主人公一起。“他們走在成年的路上,卻仍然保有青春期的習慣。其實直到現在,他們才感受到真正的青春。青春不僅僅是年齡。”
社科
《趣味橫生的時光:
我的20世紀人生》
(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著
周全/譯
中信出版社
2010年4月
39元
推薦:★★★
作者艾瑞克·霍布斯鮑姆出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一年(1917年)。他的童年在維也納度過,青少年時期在柏林度過——不論維也納還是柏林都屬于戰敗的一方。在動蕩的年代里,有人選擇法西斯,而年輕的霍布斯鮑姆則選擇了共產主義。
年齡快有一個世紀長的霍布斯鮑姆不是小說家,卻是一位歷史學家,很早就以研究近現代世界史的“時代三部曲”名世。而本書卻是他的唯一一本自傳,他的故事,也正是20世紀的歷史。
散文
《足球往事》
(烏拉圭)愛德華多·加萊亞諾/著
張俊/譯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0年6月
28元
推薦:★★★
“世界杯”進行正酣,順便讀一本有關足球的書正是恰到好處。何況本書是那么溫暖美好,它的另一個名字便可窺見一斑——“那些陽光與陰影下的美麗與憂傷”。
作者是烏拉圭記者、作家和小說家,這是一本圍繞足球寫就的散文集,也是一起足球的美麗追憶之旅,回顧了往昔的精彩比賽和球星球隊,還有一個個瑣細描畫出的進球場景,如數家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