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期胎兒窘迫是圍生兒死亡、新生兒窒息及新生兒腦癱、智力低下、癲癇等后遺癥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早期預測胎兒宮內缺氧,準確診斷并及時處理胎兒窘迫,降低圍生兒死亡率和新生兒窒息率,是當今產科極為重要的課題。胎心監護則是發現胎兒宮內缺氧的首要方法,傳統的胎心聽診法不能反映胎心的動態變化,且受人為因素干擾大,有一定局限性。電子胎兒監護(electronic fetal monitoring,EFM)則可獲取動態、連續胎心音變化資料,并且方便、簡單、經濟,在臨床上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成為目前最常用的胎心監護方法。目前連續EFM在高危妊娠中的作用已經得到了肯定,但對低危妊娠結局的影響尚存爭議,本文對此作出初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