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chronic gestritis)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該病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癥或萎縮性病變,從實質而言,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復損害后,由于黏膜特異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發生改建,且最終導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體的萎縮。值得關注的是,多在老齡人群中發生慢性萎縮性胃炎(CAG),并非停留在炎癥的病理過程。伴胃黏膜的修復以及不典型增生,有發生癌變的傾向;該類型的不典型增生或(和)腸上皮化生均被認為是癌前病變。因此,慢性萎縮性胃炎,即伴有異型增生或(和)腸上皮化生的胃黏膜改變,其診斷的可信度受到臨床高度重視。目前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主要依靠兩種檢查方法,一是內鏡診斷,二是病理診斷。而病理診斷被公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診斷和分級的金標準,但是對這兩種診斷方法的對比研究較少。本研究選取2008年2月~2009年12月因消化系統癥狀而在我院就珍的290例慢性胃炎患者,收集其內鏡檢查時肉眼觀察結果與病理學診斷結果,并分析兩者之間的差異,評價兩種檢查結果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