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家庭咨詢師的出現,成為當下市民關注的熱點。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婚姻家庭咨詢師嗎?你的婚姻需要咨詢嗎?本報邀請資深婚姻咨詢師,為你揭開成都婚姻家庭咨詢師的神秘面紗——
“婚姻家庭咨詢師”(簡稱婚姻咨詢師)是2007年4月,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我國第九批新職業之一,標準定義為:為在戀愛、婚姻和家庭生活中遇到各種問題的求助者提供咨詢服務的人員。截止2010年6月27日,共6830名網友參與了本報聯合騰訊·大成網進行的“成都婚姻家庭咨詢師”主題調查。78.19%的網友明確表示對此職業完全不了解。成都的婚姻咨詢師生存現狀如何?如何報名培訓和參加考試?帶著這些疑問,本報記者走訪了成都市婦聯、成都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培訓方和多位持證婚姻咨詢師,開始了“揭秘”的過程。
數量:全國332名,成都48名
成都首批婚姻咨詢師培訓班于2008年9月舉辦,報名學員60余名,年齡從25歲到45歲不等,既有醫學、心理學、律師等學科性專業性較強的職業白領,也有家庭主婦、社區管理人員和大學生等。2009年6月,在全國第一次職業鑒定考試中,全國約332名學員通過婚姻咨詢師職業鑒定,成都的48名合格學員也正式持證上崗,其中男咨詢師11名,女咨詢師37名。
培訓:函授面授均可
據了解,全國婚姻咨詢師培訓費用均為3800元/人,教材統一使用2009年由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組織專家編寫的《婚姻家庭咨詢師》,課時達400學時。在成都,培訓方式分函授和面授兩種。函授采取自學和網上教學的方式,學員憑全國婦聯頒發的網上考試結業證參加筆試;面授學員則按照嚴謹的課程表,定期到培訓點參加理論、實踐等面對面的培訓后,直接筆試進行鑒定,合格者均由職業技術鑒定部門頒發職業證書。成都市第二批婚姻咨詢師面授班已于今年6月6日正式開班,新學員達到48人。
心愿:先自助再助人
“周圍的朋友和同事們總是在婚姻家庭方面有許多的煩惱和困惑,又總是很無助和用錯了方法去解決,效果和結局都不盡如人意。”提到報考婚姻咨詢師的原因,婚姻咨詢師周小紅告訴記者,“我想學點東西,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在采訪中,無論是持證的婚姻咨詢師,還是正在培訓的學員都反映出這樣的心理:學習婚姻咨詢是想更好地處理和解決自己身邊的婚姻問題,并不只是看到新生職業的市場前景。對于盛傳的300—1500元的時薪,成都婚姻家庭咨詢師第二批學員張蕓萍淡淡一笑,“每行每業都有它的服務標準,如果我的幫助能讓一個家庭和睦愉快,不收費也很有滿足感。建議情侶們都來了解一下婚姻咨詢方面的東西,在組建家庭前學會如何維系家庭、互相理解。從源頭上解決婚姻生活中存在的很多問題。”國家職業鑒定技能所婚姻家庭咨詢師考評專家、百特爾人文科技機構學術總監劉霽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婚姻咨詢師是個新的職業,成都在全國都屬于起步較早,發展較早的地區,一是因為5·12大地震災后重建中精神重建的需要,二是成都作為休閑之都、心靈之都,有孕育這個職業的市場和底蘊。”
TIPS
國外及我國香港、臺灣地區婚姻咨詢現狀
盡管婚姻咨詢師在我國還是一個新興職業,但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它最早出現在美國。1951年,美國開始對婚姻咨詢師進行職業認證。過去26年,美國的婚姻咨詢師從1000多人迅速增長到50000多人。在英國、法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婚姻咨詢師這種職業和醫生等職業一樣普及,幾乎每500人就擁有一名婚姻咨詢師。此外,婚姻咨詢師在日本、韓國也都有很長的歷史,在我國的香港和臺灣地區也是“受人尊敬、收入好、社會地位高”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