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賴在學校辦公室從事文書工作,不是吹的,絕對是一支筆。他有句“名言”,在單位里流傳甚廣:一天不寫稿就手癢;兩天沒有收到稿費單,就要反思問題到底出在哪;三天沒有文章發表,就坐不住了。幾年下來,他是吃了不少“外快”,但兼帶著也把學校的知名度沖到了全國,因此深得張主任的賞識。
今年,老校長高升,新調來一位校長走馬上任,兼任書記。主任還繼續當主任,還姓張;小賴還繼續寫材料,還是文書。一天,新校長兼書記交代給張主任一個材料。張主任高度重視,這可是第一次,反復交代小賴要拿出真正的水平來,“讓領導滿意”。小賴也不含糊,使出渾身解數,從煉字、煉句到煉意,從標題、開篇到分論點,小賴是絞盡腦汁,字斟句酌。材料最后一大塊是“對策”,要表達出抓住主要矛盾、關鍵環節、抓住要害的意思,怎樣把話寫得既生動,又形象,小賴抓撓頭皮,搜腸刮肚地想詞,對了,用“牽牛要牽牛鼻子”,自我感覺很不錯。
第二天一早,小賴面帶喜色和倦容交給張主任把關。正巧,張主任有急事要出門,只簡單交代要改,在“牽牛要牽牛鼻子”旁邊打了大大一個問號,小賴百思不得其解,只好等下午張主任回來請教。
下午,在辦公室里,張主任語重心長地對小賴說:“你呀,可不能光練紙上功夫,更要增強紙外素養,要有政治嗅覺啊,材料幸虧我仔細看了,你也不想想,咱們新來的校長兼書記姓什么?姓牛!牽誰的鼻子不行,非要牽牛鼻子?”
摘自《恩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