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保險品種發展趨勢來看,壽險產品越來越多地體-現出保單價值可以調整的趨勢,萬能險的保單價值有一個最低的成長收益比例,又可能享受更高的投資收益,體現出比較強的抵御通脹的特點。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萬能險,消費者該如何選擇呢?
長期穩健是重要標準
各家公司的萬能險產品各有特色,很難整齊劃一的評價孰優孰劣。但有一個指標,可以作為一個代表性的標準,對市面上的萬能保險進行一個橫向的比較,這個指標就是公布的萬能險結算利率。
萬能險保單有一個保底保單價值成長的比例,這只是一個保險公司承諾的保單價值成長速度,按照中國的監管規定,目前最高上限不能超過2.5%。同時,每月保險公司還要公布實際的保單價值成長的比例,沒有上限要求,各家公司可按照自己的實際投資管理情況來決定。這個數字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保險公司的投資管理能力。
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評價,一是數字到底有多高,當然是越高越好;另一個是這個數字是否足夠平穩,越平穩越有利于進行長遠的規劃。依照這個標準來看,目前市場上多數萬能險結算利率徘徊在4%左右,低于4%結算利率,其投資價值值得深思,但也不乏優秀管理者,如瑞泰人壽萬能險結算利率為4.25%,且該收益持續超過10個月。
依然有價值
從2009年底,整個保險行業開始實施新的會計準則。在新的會計準則下,萬能保險和投連險因為具備一定的投資功能,對于保險公司來講,將不再以保費收入進行統計,而作為金融工具收入進行統計。由于統計口徑的調整,很多公司開始不斷淡出萬能險市場。
但萬能險作為一種有保底收益并有潛在高收益預期的可管理的長期理財工具,依然煥發著不可替代的魅力。盡管從目前市場熱度來看,萬能險有點偏冷,但具有保底收益回報,長期理財規劃者仍能將其納入選擇范圍。
案例:瑞泰寶贏之選
近期,瑞泰人壽推出一款萬能險產品——寶贏之選,主要針對中型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設計,有收益保底、復利計息,可追加支取、定活兩便。
在產品設計之初,瑞泰人壽產品精算部對消費者需求和產品形態進行了深入分析。對于人壽保險來說,通常有兩大類風險:一種是由于某種原因(意外或疾病)導致人的生命狀態發生變化或者身體健康情況發生改變,屬于災難性質的風險;另外一種是由于沒有做好充分的規劃,萬一有巨額支付的時候,如子女開始支付教育費用,或養老支出等,屬于沒有做好未雨綢繆的風險。
對于這兩種風險,瑞泰寶贏之選可從容應對,為了應付災難性質的風險,可設定一個高額度的風險保障額,然后通過保單價值支付這筆費用。對于規劃類的風險,則可設定一個比較低的風險保障金額,讓資金更多的用于獲得長期收益。這主要得益于寶贏之選有一個最低的保底保單價值成長的比例——前5年保證收益不低于2.5%,從第6年起保證收益隨著一年期定存利率浮動(不超過監管規定)。同時,在經濟成長向好的情況下,還可以獲得超額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