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瞄準客廳的戰爭又打響了。
5年前,當英特爾、微軟、索尼、飛利浦和思科們“電視將成為下一代數字家庭中心”的夢想灰飛煙滅后,那個客廳里的大屏幕始終是個與網絡若即著離的工具。盡管有TiVo、Robu和Boxee等“盒子”制造商試圖將有限的互聯網接入日漸龐大和高清的電視屏幕,但它只能用來觀看需租賃收費的視頻節目和相當貧乏的互聯網內容;而當微軟Xbox、索尼Playsration3和任天堂的wii與電視頻繁連接在一起的時候,電視又變成了下載高清影像和多人聯機游戲的工作站……它可以成為任何數字設備的附庸,但從來不是真正的“互聯網電視”。
現在,時間終于開始。5月21日,谷歌聯合英特爾、索尼和羅技發布第一款“谷歌電視”(Google TV)。谷歌電視技術主管文森特·杜勞(Vincent Dureau)在講臺上用遙控器在搜索框內輸入“House”(豪斯醫生),45英寸的索尼液晶屏幕上旋即顯示全美第二大視頻網站Hulu的《豪斯醫生》節目鏈接,點擊后即進入視頻播放,而切換回正在播放的DISH衛星電視節目就像換頻道一樣容易。
“我們需要將整個互聯網內容引入電視機。”谷歌高級產品經理里什·錢德拉(Rishi Chandra)說,“目前互聯網同電視的互動程度還遠遠不夠。”而谷歌重新定義電視的思路是:讓它仍然是一部電視,但無時無刻不與互聯網連接,讓任何擁有它的人都能創造與眾不同的需求。Google TV同時創造了一個新的平臺,它fiAndroid操作系統成為電視的標準配置,通過互聯網指揮著一切信號的發射、視頻的傳輸、頻道的切換,以及搜索、游戲與音樂的運行——電視變成了智能化的新工具。
沒錯,你可能會說“我們根本不需要這個家伙!”但別忘了,全球電視觀眾已超40億人。即便在美國這樣資訊和科技娛樂高度發達的國家,公眾平均每天也有5個小時坐在電視機前——這些人也經常擠在17英寸的電腦屏幕周圍,用YouTube或Hulu欣賞昨天因打棒球而錯過的《美國偶像》視頻,甚至得把14英寸的筆記本抱上床放在兩條腿上才能觀看。可如果這一切都能在電視上實現,真正的“客廳娛樂”時代才算到了。
不妨再想象一下這個搭載英特爾凌動(Atom)CE4100處理器、支持wi-Fi、只備三DM高清視頻接口和紅外接收器和自動控制衛星信號的羅技接收機頂盒,并最終由索尼生產的“谷歌電視”會帶來什么:你正觀看福克斯轉播的湖人對凱爾特的NBA總決賽,突然想回顧一下整場聯賽的進程和驚險瞬間,于是用遙控器輸入信息,全部聯賽團隊與勝負的數據便呈現在屏幕上的谷歌Chrome瀏覽器頁面里;鼠標下滑到其中一條,點擊就是某場比賽的視頻。你就這樣在福克斯的轉播與歷史賽事的情景中自由地切換著,而這時你早已血脈賁張,迫不及待地切換到操作平臺上,登陸你剛用這部電視下載的游戲《NBA Live2010》,興致正酣時才意識到:轉播居然結束了!不過,幸好我馬上就能在這臺電視上看到回放的視頻!
這是你曾經想象過的娛樂嗎?Google Tv無形中為人們創造了上百萬個新的頻道——除了YouTube和Hulu上的免費視頻內容,谷歌還與視頻內容提供商Nefflix和Amazon Video On Demand簽訂了協議,用戶可以直接購買觀看它們的視頻節目。
當然,實現這一切的核心,仍是通過智能手機控制更多人的口袋,并繼續蔓延到客廳的Android操作系統,以及谷歌安身立命的搜索引擎。隨著電視網絡和頻道增加,人們看電視時很多時間花在選擇頻道上,引進海量互聯網內容將使這一問題更嚴重。但通過Google TV強大的搜索功能,它甚至能判斷用戶是要搜索互聯網內容還是電視節目,并且給出最合理的搜索結果。
讓我們自己創造電視吧!
必須承認的是,Google Tv是谷歌這些年在對未來的布局中,唯一在時間上領先于蘋果的領域——盡管蘋果在2007年就發布了旨在占領客廳娛樂的Apple TV,但它需要將電腦上下載的各種視頻、音頻文件傳輸到Apple TV中,需要的時候再通過電視屏幕播放。在無線信號覆蓋的范圍內,你可以使用電腦訪問存儲在Apple TV中的數字節目,或在蘋果iTunes中下載影片和音樂——當時蘋果還沒有在線程序商店(App Store),而Apple TV仍是與互聯網相當隔絕的產品。
被蘋果CEO喬布斯與COO庫克稱作“業余愛好”的Apple TV從2008年起的銷量開始下滑,2009年的銷量增長不足10%。相比之下,Google TV并不需要將視頻內容從電腦下載,更可以在觀看電視頻道的同時實現互聯網瀏覽、搜索以及網絡視頻甚至游戲等操作——但最重要的是,就像你知道的智能手機上的Android平臺那樣,Google TV同樣具有一個開放的Android操作平臺——你可以像為智能手機開發應用軟件和程序一樣為Google TV開發程序,而用戶也可以通過Google TV下載任何他們需要的東西。
這意味著它是一臺“你”的電視——盡管蘋果的iPhone被視為第三方程序開發者創造和掘金的天堂,但在iPhone出現之前,開發者就已可為諸如諾基亞和Windows Mobile的智能手機開發軟件應用。相比之下,在為電視開發第三方游戲、音樂和程序軟件上,谷歌開創了先例。
它的吸引力并不遜于蘋果的App Store,甚至能成為谷歌在線程序商店Android Market的新機會——相比3至4英寸的智能手機屏幕,想象在40至50英寸的大屏幕上呈現開發者創意和智慧的自由度吧!今年秋天,當Google TV正式通過百思買進行銷售的時候,Google TV將會預裝一些Android應用程序,并隨即向開發者提供專門為Google TV開發應用的工具。而目前Android Market的部分應用程序也可以直接在電視上使用。
比如Android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無論是HTC還是摩托羅拉或三星,都可能成為Google TV的智能手柄。它可能裝有重力感應器或語音輸入程序,成為你客廳游戲的重要配置——曾推出過虛擬社區游戲Lively的谷歌對游戲市場覬覦已久,現在借助Google TV這個平臺,谷歌試水游戲產業的成功率將會大大提高。
它還將改變電視廣告業的格局。全球40億電視用戶仍是難以小覷的消費力量。市場研究機構IDC發布的報告顯示:2009年全美電視廣告支出高達830億美元,315億美元的互聯網廣告支出尚不及電視廣告一半。
在成為互聯網廣告收入絕對領先的玩家后,谷歌試圖用重塑電視廣告規則的方式來瓜分那塊更誘人的蛋糕。眾所周知谷歌的長項在于使內容與廣告精準匹配,而它同樣可被移植到電視平臺上。對廣告主而言,他們可以在Google TV平臺上投放更互動的廣告:當一條賽車的視頻節目的下側顯示雪佛蘭的視頻廣告時,用戶可以點擊鏈接,直接進入訂購網站或點擊訂購電話自動撥號,實現谷歌關鍵字廣告(Adwords)一樣的操作。
而它也開啟了廣告衡量方式的變革——與傳統的電視數據調查公司不同,谷歌現有的技術可以做到像監控互聯網廣告那樣監控Google TV上的電視廣告,包括廣告出現的頻道、觀看人數甚至觀眾構成的統計數據。這也使電視廣告變得更加便宜。美國市場研究公司Diffusion Group表示,通過Google TV平臺,用戶每瀏覽1000條在線廣告,廣告客戶只需支付約30美元。
下一代聯盟
在以Android平臺為核心形成的“智能電視”版圖中,英特爾、索尼、羅技、Adobe、DISH Network和百思買等合作伙伴形成了邏輯清晰的產業同盟——它包括了芯片制造商、終端生產商、技術接入者、軟件服務商、內容提供商和零售渠道等不同層面。
這幾乎是Google Android“開放手機聯盟”(OHA)在智能電視領域的完美復制,但本質區別在于——當谷歌的“智能電視”聯盟亮相時,人們已經看到臻于成熟的產品;而當年“開放手機聯盟”在形成近一年后,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Android手機——HTC的G1才遲緩問世,更何況聯盟中大量成員迄今在Android領域無所貢獻。
谷歌制衡整個生態系統的技能日顯成熟。值得注意的是,Google TV幾乎扼住了每一個環節合作伙伴的要害:對英特爾來說,PC市場的萎縮和下滑是歷史趨勢,而英特爾進軍智能手機微處理器市場的進程明顯遲緩于行業的變化。其X86架構的“凌動”芯片是否能最終兼容小屏幕、低功耗的智能手機需求,仍面臨著殘酷的考驗。但在智能電視領域,其運算能力的優勢和功耗劣勢恰可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與規避,從而成為這家全球最大半導體公司尋求新機會的賭注,3年前它被迫中止的“Vive(歡躍)數字家庭計劃”也有望復活。
而Google TV對Adobe Flash技術的支持也顯得尤為重要,盡管Flash的支持能更加豐富Google TV的接入內容并且提升用戶的體驗,但Adobe顯然更需要來自谷歌的信用“背書”——它試圖向全面封殺Flash的蘋果移動平臺證明:Flash一點也不過時,而且還很酷。
而最迫切需要Google TV的理應是索尼——它亟需一款驚世駭俗的產品來彰顯技術優勢和市場地位。另一方面,隨著索尼電視品牌的重心向內容接入轉移,Google TV恰是這一趨勢的最佳折射。而索尼“平臺整合”的策略也可以通過Google TV的開放平臺和操作系統優勢得以彰顯。另一方面,索尼正在力推3D電視,這與Google TV今年秋天的上市時間也頗為吻合——如果屆時人們看到的是采用TAndroid開放平臺的索尼3D電視,這個世界就太精彩了。
另一家硬件制造商羅技帶給Google TV更多的是想象力。它將為Google TV生產機頂盒以及輸入設備。相比現在電視機的遙控器,羅技會為Google TV生產專用的鍵盤和鼠標方便用戶上網瀏覽。未來羅技甚至可能會開發出Google TvN像頭,將網絡聊天也搬到客廳。
必須指出,Google TV的生態系統仍是一個“開放聯盟”——這意味著更多的芯片制造商、硬件接入商和終端廠商將介入其中。三星和LG皆已計劃從事Android平臺智能電視的研發,而國內電視終端廠商TCL地正進行基于Android平臺的互聯網電視研發——即便面臨不確定的監管因素,它們仍然相信,Google TV多樣的互聯網應用,可以跨越不同的終端和不同的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