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我們去買鉆石吧”,這不僅是年輕人結婚前的宣言,更成為時下流行的投資風尚。
買鉆石不能只憑沖動,《投資與理財》提醒投資者,要想從事鉆石投資,必須具備相當的專業眼光。
鉆石品質看“4C”標準
品質決定一切。買鉆石的第一標準就是品質,品質決定了鉆石有無投資價值。
對于成品鉆的品質鑒定,目前采取的是國際上通行的“4C”標準,即重量(Caratage)、凈度(Clarity)、顏色(Color)和切工(Cut)4要素。鉆石的價格也由此構成,其中重量占40%,凈度、顏色、切工各占20%。
投資鉆石應該是在一定預算之下,首先考慮鉆石的重量,其次要保證切工,同時兼顧顏色與凈度等級。
重量
通常以“克拉”計量,英文縮寫為“Ct”。1克拉=0.2克,1克拉分為100份,每份稱為1分,比如0.10克拉就是10分,0.50克拉就是50分。結婚鉆戒一般選擇重量為30分到50分的最為普遍,但作為投資來講,50分以下的鉆石不具收藏與投資價值。
切工
是指鉆石的切磨比率的精確性和修飾完工后的完美性。好的切工應該盡可能體現鉆石的亮度和火彩,并且盡量保持原石重量。GIA的切工等級從高到低分為Excellent(極優良)、VeryGood(很好)、Good(佳)、Fair(尚可)、Poor(不佳),購買鉆石應該選擇“佳”等以上。
顏色
分為三大系列,即開普系列(包括無色、淺黃至黃色鉆石),褐色系列(包括不同強度的褐色鉆石),以及彩色系列(包括粉紅、紫紅、金黃、藍色、綠色等鉆石)。大部分鉆石顏色均屬開普系列,即“無色—淺黃色”系列,其等級以D為最佳,從D、E、F到Z按字母降序排列,選擇鉆石應以D、E、F 三個無色的等級為最好。
凈度
鉆石是一種天然寶石,其形成條件極為復雜,自然因素導致了鉆石的內含物、裂縫等特征。鉆石的凈度越高,看起來越璀璨,其收藏價值也就越高。美國珠寶學院CIA將凈度由高到低劃分為FL(完美無瑕)、IF(內部完美無瑕)、VVS、VS、SI幾個等級,每個等級里還分小等級,如VVS1、VVS2與VS1、VS2,選購鉆石時,要選擇VS以上等級為佳。
鉆石的護照:GIA證書
“4C”標準是世界上最早的分級體系,由世界上最權威的鉆石鑒定機構GIA確定。作為投資來講,鉆石的權威鑒定證書非常重要。
在國際證書中,市場上同時存在GIA(美國寶石學院)、IGI(國際寶石學院)、HRD(比利時的鉆石高階層議會)3種證書,其中,最權威的國際證書當屬GIA證書(美國寶石學院)。
一般30分以上的鉆石都會附有GIA國際證書,它相當于鉆石的護照,可使相關鉆石在世界上任何角落都暢行無阻。
GIA不僅是鉆石“4C”標準的制定者,而且是一家獨立的非盈利性組織,以公正而聞名,其鉆石分級報告也最嚴謹,送檢成本也最昂貴。值得稱道的是,它的防偽技術也設計得非常到位,每顆鉆石的腰線上都刻有GIA的證書編號。腰部的鐳射防偽標簽非常重要,只要輸入GIA激光編號和鉆石大小標準,就可以上網查驗真偽。
目前,國際知名品牌卡地亞、蒂芙尼、周大福等均采用具有GIA證書的鉆石。
鉆石投資六大誤區
鉆石是不是越大越好,按克拉論價?是不是有顏色的都是稀有的彩鉆?不少人對此不解,鉆石投資上也存在不少誤區。
誤區一:有顏色的都是稀有彩鉆
對于目前被炒熱的彩鉆,一定要分清它是“李鬼”還是“李逵”。真正歸屬于彩鉆類別的鉆石,對它的色彩飽和度要求很高,而市場上的所謂彩鉆,卻仍然是白鉆類,只是色彩接近黃色,有的則是用咖啡色甚至M色級以下的劣等鉆石充當彩鉆。
誤區二:凈度“VVS”鉆石一定是上品
VVS是鉆石凈度的一個等級,無論凈度有多好,如果鉆石切工很差,沒有鉆石的火彩,就會大大影響鉆石的品質。在購買鉆戒的預算不改變的情況下,可以先考慮鉆石的大小、切工,再考慮顏色與凈度。
誤區三:只憑鉆石重量論價值
鉆石多少錢1克拉?這話一聽就是外行。1克拉鉆石值多少錢,不僅要看重量,還要看“4C”標準中另外3個等級。在同等重量下,顏色、凈度、切工的差異,足以讓1克拉鉆石的價格相差幾倍,從一萬到十幾萬不等。
誤區四:只要是克拉鉆就能保值
不一定!劉嘉玲手上那種“4C”級別都趨于完美的鉆石自然很值錢,但如果顏色在J以下,切工一般,凈度很低,就算是克拉鉆也不值錢。鉆石的“4C”標準,每個都很重要,并且在不同方面影響鉆石的價值。
誤區五:只憑形狀論價值
一些人認為,公主方形、梨形、水滴形、馬眼形、蛋形等異型鉆不具升值空間,而且因其在市場上很少見,因此其價格也比圓鉆要低,以為同樣的鉆石品質,花一半的圓鉆價錢,便可買到同等鉆重的異型鉆。其實,除公主方、蛋形外,其它的異形鉆都比圓鉆貴。
誤區六:只憑鉆石切面論價值
“我的鉆石有100多個刻面,想不閃都不行!”這話也是破綻百出。通常來說,57個、58個刻面,指的是園形鉆石主流的切面數量。說到刻面,首先要看鉆石的形狀,切割面多利于光線的反射,但也不是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