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間,歷數世上桑田滄海;時空里,細問人間暑往寒來;是朋友,星移斗轉情不改;是知音,天涯海角記心懷。祝勞動節快樂!”
這是安哥“五一”國際勞動節給我發來的短信,也是在整個七天假期中我收到的唯一一個短信。
我和安哥生活在同一個城市,工作于同一個大型國有鋼鐵企業,生于同一個時代。同樣都是屬于工薪階層,干著同樣辛苦的活。只不過她是在生產單位,而我是專為生產單位服務的運輸部門。
我和安哥相識,那是在十多年前,一個花開春暖的早晨。那個月,輪著我到高爐底下拖返礦粉,第一天我去得晚了一點,斗倉里的返礦粉滿了,落了一地, 連車子都倒不進。我以為會受到她的批評, 因為在交接班時, 有司機告訴我說, 除塵班那個胖子班長蠻厲害, 千萬莫遲到, 莫讓返礦粉掉在地上。誰知她不但沒批評我, 反而到工房里找來兩把鏟子幫我把落地的礦粉鏟到車上,這倒讓我有些感動。
看到她一身大汗, 氣喘呼呼的樣子, 心中有點過意不去, 便說:“不好意思,今天有點事來晚了”。她一邊鏟礦粉, 一邊說 “沒關系, 明天早點來就是, 你們當司機的也不容易”。同時她把拖返礦粉要注意的一些事項告訴我。所謂的返礦粉就是把那些不能入爐, 細粒的燒結礦塵粉由皮帶運輸到一個斗倉里, 再由汽車拖到燒結爐重新進行冶煉燒結。
當她抬頭突然看到我工裝上繡的名字時, 很驚訝地說: “你就是鐘某某, 鐘某某就是你?”我笑著說: “鐘某某就是我呀, 這能有假嗎”? “哈哈, 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原來還是位大作家”, 她笑著看著我,自乎還有點不太相信, 走近幾步摸摸我衣服上的名字又說:“沒穿錯別人的衣服吧”! 那語氣和眼神分明帶著幾份狡詰與不信任。
我們干完活從皮帶架下鉆過到她們的工房里休息, 她從屜子里找出好多張刊有我寫的文章的報紙和刊物放在我的面前,說: ‘你寫的文章很實在, 很感人的, 我愛看, 什么時候也為我們班的姐妹們寫一篇, 你看我們這里環境很差, 工作量大, 姐妹們上班很辛苦的…”
“好啊, 我一定為你們除塵班寫一篇”, 我滿口答應著。說實在的, 這時我還真有點情不自禁, 真沒想到在這個旮旮里還有一個我忠實的讀者。其實, 我算個什么鳥屁作家啊, 僅僅是個文學愛好者而已。看來做文字工作也和生產廠家一樣, 產品好, 就有人要, 就有銷售市場, 就能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文章亦是如此。
由于她的性格潑辣,豪爽,很講哥們義氣,愛抽煙, 喜跳舞,在朋友圈里都稱呼她叫“安哥”。雖說她要比我小幾歲,我也同樣和別的朋友一樣叫她安哥,而不叫安妹。
每次叫她安哥,她也樂得張著大嘴一個勁地傻笑:“哈哈,妹妹變成了兄長,你愛怎么叫就怎么叫吧,反正我應著就是”我說:“誰叫你生是個女兒身,卻變個男兒臉,男兒性格呢。”
“這由得我嗎?這是父母們的錯啊。”
“那你抽煙也怪你父母?”
“那你明知女人抽煙不對, 還發煙給我!”
我語塞。她見我一時無話可說,又挑釁性的沖我吐出一串煙圈。“噫,這個女的不但會吸煙,還會吐煙圈,狠!”我在吃驚的同時.心想,在這個厲害的女人面前不能示弱,于是我把身上的“精品二代”拿出來,掏出一支點燃,猛吸幾口,然后把口張開成個魚叭水的樣子,用舌尖借著喉嚨的氣把含在口里的煙霧往外推,一連吐出四五個煙圈。她的煙圈小,我吐的煙圈大,而且大煙圈里還套著無數個小煙圈,不斷的向前翻滾, 很快就把她吐的煙圈全套在我的煙圈里, 只見休息室內煙霧繚繞, 非常壯觀。安哥見我也能吐煙圈,而且圈兒比她的大,比她的多,一雙秀目登得比牛眼還大,直勾勾地望著我,半天說不出話來。突然,她那蒲扇一樣大的雙手,往比象腿還粗的大腿上一拍,哈哈大笑起來,笑聲震的門窗抖動,滿屋回音。
除塵班的環境確實不好, 灰塵多, 噪音大, 工房陰暗而又潮濕, 它的左上邊是高爐, 水渣沖槽正對著工房這邊, 從水槽里溢出的水渣象座雪山堆在石坎邊,在陽光的照耀下習習生輝。右上方是料倉, 三四道皮帶運輸線把工房包在中間,出到外面去要低著頭, 彎著腰從皮帶架下鉆過,很不安全。盡管室外灰塵滿天, 噪音震耳欲聾,可室內在除塵班的幾位嫂嫂的打理下, 井井有條, 干干凈凈。桌上放著她們栽種的兩盆君子蘭,墻上掛著她們秀的一朵朵用鏡框裝裱的荷花, 和一個好大好大的“福”字。
聽朋友們說安哥的家庭很不幸, 丈夫英年早逝, 丟下一個年幼的兒子和兩個年邁的公婆給她。別人紿她介紹男友, 她怕對方對她的兒子和公婆不好, 關系不好處理, 她不要, 她說要找也要等兒子長大考上大學參加了工作, 把公公婆婆送上山以后再說。她抽煙喝酒,大慨也是那個時候開始的, 現在這兩件事都有了結果, 安哥才又找了個侶伴, AA制。聽鄉下人說,二婚是能不做結婚酒的,于是安哥和他的新婚丈夫就選擇“五一”長假舉行旅游結婚。我給她忙發去短信,祝他們旅游愉快,新婚幸福…
安哥是個大忙人,也是個大善人,前年汶川大地震時,她不但獻了血,還捐了款。在企業里當了個班長,是個小蘿卜頭。除塵班點多面廣,很多工作都要她去管。回到家還要打理自己的公司,料理家務。她的前夫生前開了一家做土特產生意的公司。丈夫死后她接管了公司,公司不但沒有倒閉,業務在她的手上反而越辦越好,越辦越紅火。她把在丈夫家鄉一個貧困的山區里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學。她說;“花點錢為貧困山區里的孩子辦點實事,也是丈夫生前的愿望, 我現在這么做對丈夫既是個交待也是個安慰。”
學校建成時沒有舉行剪彩儀式,只是請了班里的幾個姐妹和我同另外幾個朋友去參觀了一下,學校建在一個大山深處的山坡邊上,背靠偉岸壯麗的雪峰山脈,前面是波浪滔滔的資江河,兩層樓的校舍一字排開,白墻紅瓦美麗而壯觀,學校大坪前的旗桿上,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高高飄揚,師生和眾鄉親敲鑼打鼓地迎接著我們,一張張笑臉寫滿了幸福與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