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歷的十二月二十三日是祭灶的日子。
在山東省膠東地區西部一帶,這一天,人們從灶后的墻上,將那張灰塵滿面的灶王像揭下燒掉,再將新買來的灶王像貼在原來的地方。有的人家還在灶王像的兩旁貼上一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對聯,另加一個“一家之主”的橫批,并且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面條。有些窮苦的人家雖然吃不上白面的,但也要想法吃個雜面的。也就在這一天,那位被稱為“一家之主”的灶王爺才能享受到這一年一度一碗爛面條的供奉。也就在這一天,人們會講起那個“灶王老爺本姓張,一年一碗爛面湯”的故事。
據說在很早很早以前,在一個地方,住著一戶姓張的人家。他們一家四口,除老夫婦以外,還有兒子、媳婦。兒子名叫張郎,娶妻名叫丁香。張老夫婦非常疼愛兒子、兒媳,張郎夫妻也十分恩愛,丁香又很孝順公婆。因此,小日子過得很是美滿。
誰知后來張郎怎么也不愿在家種地了,一心一意要外出做買賣。老張夫婦和丁香雖然都不愿他出去,并多次勸阻,但張郎執意不聽。他們沒有辦法,就只好讓他去了。
自從張郎走后,家中的生活擔子差不多就由丁香一人挑起來了。公婆都已年邁,干不得重活,她不得不風里雨里、家里家外拼命地干活。就這樣,才使一家三口總算沒有餓著。
張郎一去就是五年,沒有一點音信。張老夫婦由于思兒心切,便雙雙病倒了。丁香雖百般設法延醫診治,但總不見效。不久,公婆便先后去世了。丁香典東賣西葬了公婆,生活可就更困難了。
張郎一去十年了,但仍沒有一點音信。這幾年來偏又遇著連年的荒旱,因此,丁香的日子就更艱難了。家里的東西差不多變賣光了,唯有那頭她多年喂養的老牛和那輛破車她怎么也不舍得賣。你想啊,一個女人家,上坡種地,如果沒有了那頭老牛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