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發布2010年中國作家富豪榜,作家楊紅櫻以2500萬元居榜首。
在許多人看來,作家與富豪之間似乎沒有任何關系,因為從傳統意義看,作家向來都是淡泊名利,遠離喧囂,始終保持著清高氣質。然而,“富豪榜”揭露了市場經濟時代,作家不再安于現狀,他們按照市場規律,在商業大潮中寫字謀生,甚至時常把自己打扮成娛樂圈的明星過把癮。
“中國作家富豪榜”的再次出爐,似乎宣告了傳統作家形象的破滅,意味著作家賺錢有理。當然,現代作家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勞動,獲得相應的報酬,甚至因此成為富豪也無可厚非。畢竟,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作家也要按照市場法則去生存。
“作家富豪榜”的出爐,不僅暴露了作家的刻意產出,更徹底顛覆了作家的社會職能。是的,作家也要生活,也必須靠自己的勞動去改變現實,或者去適應市場。但是,中國作家并不完全是市場經濟的產物,除了“作家”之外還有更高尚的責任,還有文學的發展。如果過度宣揚財富,一些作家會被金錢的黑洞所吞噬,他們可能在金錢的漩渦里迷失自我而忘記自己的身份和使命。
“作家富豪榜”或許對許多人來說沒有太大的誘惑,但是,它卻以泛化的娛樂方式,扭曲了作家的審美觀念,也改變了年輕人對神圣文學的向往態度。更為嚴重的是,它將孳生物欲思潮,淹沒作家追究精神的動力,使文學作品喪失掉應有的精神內涵。
近些年來,我們習慣于用經濟的眼光看一切問題,什么企業五百強排行榜,個人財富排行榜,現在每年給作家也弄個富豪排行榜,這種跟風確實是弄錯了標準,更是一種誤導。
雖然說錢能代表一個作家的走紅程度,但一個作家的價值,應該體現在他對社會人文、思想、文化等方面所做的貢獻上,而不在于在市場上是否流行。我們需要作家排行榜,但這個排行榜,不能以錢論英雄,也不是市場說了算,而應該是本年度寫出能夠體現時代最強音的傳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