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狐貍、兔子和小狗是從小就在一起的朋友。他們都喜歡探險,也就是這共同的愛好,使他們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己。
一天,他們又開始了一次新的探險——探測一個荒廢許久的山洞。他們準備好一切后出發了。開始時一切都很正常,越往洞里走,感覺就越陰森恐怖,令這群伙伴們心里發顫,似乎有什么要發生。終于,要發生的發生了。一場地震來襲,山也搖晃起來,大大小小的石頭向下砸下來。伙伴們驚恐地抱在一起,不知所措。一會兒,余震就漸漸地平息了。可幸的是,他們并沒有受傷,只是來時的路都已經被堵住了。他們被困在了一個狹小黑暗的空間里,只有石縫間的縫隙里會透過一點點的空氣。
這可真到了絕境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狐貍別的時候很囂張,現在卻嚇怕了,一直在那里哭喊:“完了,完了,這次死定了。”聽他這樣一說,猴子和兔子也露出了害怕失望的表情。只有小狗,平時總是沉默寡言,現在卻大聲地鼓舞同伴說:“現在泄什么氣啊?我們不是還有那么多的食物和水嗎?我們要有信心地等下去。”猴子、兔子和狐貍聽到這里,恐懼的表情緩解了一點兒。小狗接著說:“我們被救出去之后,就成了新聞人物了,到時候,一定會得到名聲和利益的。”聽到這兒,狐貍一下子精神了,接著說:“對,我們要堅持下去,出去之后有好多好東西等著我們呢!”于是,他們都興奮起來了,因為想到出去之后美好的一切。
狐貍總是心思很多,他害怕自己的同伴出去之后利用這段經歷獲利比自己多,于是他和同伴們商量說:“我們約定一下吧!為了公平起見,對于這段很有價值的經歷,誰也不能單獨對外公布而獲利,要集體開一個報告會來共同獲利。”同伴們聽他說的很有道理,就達成了一個口頭協議。
果然,十幾天之后,他們獲救了,無一傷亡,這在動物王國里可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出來后,媒體記者將他們團團圍住,想要了解更多的內容,報道更多的爆點,但伙伴們都遵守著協議,什么也不說。
在動物王國里誰都知道狐貍的秉性,于是記者找到它,對它進行利益引誘。狐貍終究還是控制不住自己,將經歷全都說了出來,而自己得到了一大筆錢,逍遙自在。
同伴們知道了,都去找他理論:“不是說好一起作報告嗎?你怎么這樣!”狐貍卻說:“什么說好的,哪里有過這樣的約定啊!你們搞錯了吧?”同伴們氣極了,摔門而去,只恨自己當初沒有立下法律效益的一紙憑文。
從此,狐貍再也不是他們的朋友了。
【點評】內容19+語言19+發展19=57
這是一篇十分機智而又切合題意的敘事類文章。文章巧妙地借鑒材料中的有關內容及主旨,通過猴子、狐貍、兔子和小狗的一次探險經歷,從而有力地揭示了口頭協議沒有法律效益的主旨,使得文章主旨突出。另外文章還通過語言、行動、心理、神態等描寫塑造了四個小動物的形象,并且符合各自動物的特性,使得文章中的形象鮮明。
(曹保順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