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花野生兩型豆是野生大豆的變種,具有地上結莢、地下長豆,莖兩型、花兩型、種兩型的特異性狀,在原生地高抗病蟲害、再生能力強,有很強的適應性、抗逆性及生命力,是極其寶貴的種質資源和野生植物資源。經系統觀察研究和多年人工馴化模擬栽培,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栽培技術,為加強對該野生植物種質資源的保護與進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珍稀植物;白花野生兩型豆;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Q949.751.9
文獻標識號:B
文章編號:1001-4942(2011)04-0110-02
白花野生兩型豆,是山東省沂南縣彩蒙山特有的一年生豆科珍稀草本植物。該植物是野生大豆的變種,但與一般野生大豆具有明顯區別,具有地上結莢、地下長豆,莖兩型、花兩型、種兩型的特異性狀,在原生地高抗病蟲害、再生能力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抗逆性及生命力。經查閱《中國植物圖鑒》、《野生大豆資源考察》、《新日本植物圖鑒》等典籍,均無白花野生兩型豆的記載,因而是極其寶貴的種質資源和野生植物資源。為加強對該野生植物種質資源的保護與研究,我們承擔了臨沂市科技攻關項目“彩蒙山珍稀植物——白花野生兩型豆研究開發與保護”,在南京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有關專家教授的指導幫助下,系統研究了該植物形態特征、生態習性、生長發育特性及與環境條件的依存關系。并連續多年進行人工馴化模擬栽培,取得大量寶貴的第一手資料,總結出切實可行的栽培技術。
1 選擇土壤
白花野生兩型豆人工種植應選擇土層深厚、土壤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強、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要求耕層土壤質地為輕壤或中壤,有機質含量在1.5%以上,速效氮80~100mg/kg,速效磷30~50mg/kg,速效鉀90~120mg/kg。小面積種植或盆栽,最好選用原生境闊葉林下的自然土壤,這類土壤富含各類營養物質,白花野生兩型豆生長良好,地下豆產量高。
2 整地施肥
播種前要深耕整地,一般耕深20cm,整平耙細,無明暗坷垃,耕層通透性好,做到旱能澆澇能排,為白花野生兩型豆的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結合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每666.7m2施優質腐熟有機肥3000kg,磷酸二銨20~30kg,肥土充分混勻。
3 種子處理
3.1地上種子的處理
經過深入細致的研究,白花野生兩型豆的地上種子具有明顯的硬實現象,直接播種出苗率低,須進行人工處理。如播種量少,比較簡易的方法是用小刀刻破種皮,使其盡快吸水膨脹,快速發芽。大面積播種可采取手搓加熱水燙種,方法是用兩手將地上種子搓3~5min,放在干凈容器內,加入3~5倍的90℃左右熱水,快速攪拌20s,然后加入等量涼水,繼續攪拌,直至常溫后浸種8~10h,進行催芽。
3.2地下種子的處理
地下種子一般在收獲后不經過曬干,直接用瓦盆或其他容器,采取一層細砂或細土一層種子,最后上覆10~15cm細土,保持濕潤,放在室外即可。
4 催芽
經過處理的地上種子,放在25~30℃、濕潤的環境下進行催芽,每天早晚翻動一次,或換用新鮮水繼續催芽。一般經過3~4d,70%以上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放在瓦盆或其他容器內的地下種子,翌年2月中下旬,篩去土砂,基本上已全部發芽,可用濕布覆蓋以備播種。也可直接用干種子播種,但出苗晚、不整齊。
5 播種
5.1播期
在沂南縣氣候條件下,適宜的播期為3月上、中旬。如不經過處理的種子,可適當提前到2月下旬,以延長種子的吸水膨脹期,提高出苗率和抗性。
5.2播種方法
可采取大小行種植,大行距70~80cm,小行距40~50cm,株距25~30cm,每666.7m2種植4000~5000株。播種前開溝澆水,適當增施5~10kg復合肥作種肥,盡量做到種肥分離,播后覆土3~5cm,保持地表土壤濕潤。
6 間作套種
6.1林下間作套種
由于白花野生兩型豆性喜陰濕的環境,適宜在經濟林下種植,可選擇3~5年生的板栗、石榴、櫻桃、蘋果、柿子及楊樹等樹下,在樹的北面種植,以樹遮蔭、擋風,為白花野生兩型豆生長創造適宜環境。
6.2與高稈作物間作套種
一般和玉米進行間作套種,一種方式是兩行玉米間作兩行野生豆,玉米大行距120cm,小行距30~40cm,株距30~35cm,玉米大行內間作兩行野生豆;另一種方式是一行玉米間作一行野生豆,玉米行距60~70cm,株距20~30cm,在玉米的北側種植野生豆,玉米秸稈可作支架。
7 加強田間管理
7.1立支架
白花野生兩型豆是蔓生植物,出苗后伸蔓前要及時立支架,選擇長150~180cm的細竹竿,每株插一根,采取“人”字形架綁縛,防風固秧。
7.2遮蔭防風
白花野生兩型豆出苗后,要及時進行遮蔭處理,采用遮光70%~80%的黑色遮陽網覆蓋,遮陽網與支架的上端間距為30~40cm,以防遮陽網晃動支架,影響生長。采取間套種植,可以不進行遮蔭處理。白花野生兩型豆生長中后期怕大風,大田單一種植要提前預防。當大風來臨之前,要把秧蔓從架上退下,過后再把秧蔓纏到支架上。如生長后期也可直接放在地面,任其自然生長。
7.3施肥澆水
白花野生兩型豆喜土壤濕潤但怕澇。旱天要及時澆水,一般每10~15d澆一次,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狀態。連續降雨季節,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防止澇災。生長中期,出現葉片變黃,生長衰弱,要及時結合澆水,每666.7m2追施復合肥10~15kg,以促進生長。
7.4防治病蟲害
白花野生兩型豆在原生地高抗病蟲害、再生能力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抗逆性及生命力,一般無病蟲害發生。大田栽培,在生長期間,可噴灑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1~2次,預防褐斑病、炭疽病的發生;噴灑1.8%阿維菌素2000倍液,預防白粉虱及其他害蟲的發生。
8 收獲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當地上豆莢變黃炸莢前,要及時分批收獲。采收后放在高邊容器曬干即可。地下豆可適當晚收,10月中、下旬挖出地下種子曬干即可,種用豆可用容器覆濕土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