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渡
我需要山水的愛,所以我撫摸孤舟
一個人行走在祖國,我需要祖國的愛
所以我懷抱野渡
我行走在遼闊的大地,一個人的內心里全是
薄霧。全是深藏不露的哲學
宗白華在其中散步,我挽著瘦馬
站在美學的岸邊,撫摸孤舟
馬致遠也像我一樣懷抱野渡
他是清瘦的古代書生,昏鴉的叫聲
傳到我的耳朵里,一團薄霧的叫聲
撫摸與懷抱,千古不變的愛的動作
愛山水,愛祖國的道路落滿灰塵
愛野渡的薄霧里一顆人形樹
一顆腫脹的頭顱,孤零零地叫喊
這是端午剛過的一幕,屈原的焦慮與
緊張,皆在山水的焦慮與緊張中
薄霧擦拭楚辭,薄霧擦拭祖國
雙榆樹
春天是你的新娘。
雙榆樹上結婚,購物車里坐滿嬰孩
如入無人之境,如80年代的下午
我看見雨水如注,落在蒼茫的原野。
多么羞愧的甲蟲
整夜吊在雙榆樹,一個流氓
一群紳士,在雙榆樹的石板凳邊喝酒:
“殺死春天,殺死鄰居老姐姐吧?”
凡是老了的人都是吊死鬼
晃蕩蕩的身軀是從前世借來的
現在還給雙榆樹,還給春天這個新娘。
“我又不是街頭吹口哨的人,我對此視而不見。”
孤山營,嘆息
孤山營,我的清晨與黃昏
孤山營,青春與青年混為一談
沒有愛,只有工作,只有時光的手
一頁頁翻動書本
夜里,我聽到孤山營的家禽發出
類似我那一年離家時的嘆息
它們都比人善良,比人懂得愛憐
這是個沒有寧靜的時代
到處都是人聲、讀書聲,動物的跑動
孤山營的一日,北京城的市民往返于近郊
公交車發出了人世最沉悶的嘆息
我在夜里數孤山營的星星
一顆兩顆,大約有一百顆
都是殘星,環繞在孤山營的上空
所以我每個月失眠與此有關
我的擔心是詩意的,因為我看到孤山營的
村民的日常生活,帶著不諳世事的味道
好像他們是世外之人,他們可以漠視金錢與名利
當然他們是物質中的孤獨者
孤山營,你教會了我什么是冷漠與熱情
對生活,我向來是理性中的孤獨者
對愛情與欲望,我向來是半夜驚醒
不說夢話,但我像個夢游者
這兩年我數次與孤山營的孤獨者在山中相遇
尚湖雅集
我直奔荷香洲內的牡丹園,撲面的江南
我要與你的清香混為一談。先談湖邊垂釣的姜太
公
再談虞山派如何浮出水面,像三千年不敗的尚湖
江南溫順,紂王脾氣暴躁,而常熟魚蝦肥美
風吹楊柳,加深了我的羞愧
三月三,幼童騎竹馬
羞愧的女子翻琴譜,像燕子剪斷羞愧的楊柳
30萬株樹木倒映尚湖的美
我混入其中,內心的斧子磨了磨
在常熟我移植了江南最大的牡丹園
但與3000株牡丹無緣相見,我內心的斧子怦怦
亂跳
我從北方南下,身材突破了尚湖的堤岸
練書法的手臂撐在常熟的欄桿上,我要想一想
三四天后如果還不下細雨,我就錯過了
尚湖春夢
我江南的游園驚夢到此為止
不是我害怕昆曲奪了我的青春,而是我的行程上
寫著:常熟雅集,了卻少女劍膽琴心
袖子
一衣帶水,嬌媚的吟頌捉住你的手腕
這些唐朝的女子,臉上的胭脂像古典主義
而袖子是一個朝代的溫床
我看見紅酥手,伸出來了。啊伸出來了
好看的,難以言表的婉約
躲在這寬大的袖子里。你說寶貝今夜安睡
一衣帶水也安睡
手腕也安睡,紅色的骨骼支撐起嬌媚的精神
袖子里下棋,廳堂里練武
一個朝代有一個朝代的時尚
表妹出嫁,玉米飄香。袖子啊溫床
如今我窺探了一個鼾睡的朝代兩頰的紅云
暗香浮動,別有一番滋味跟隨我到唐朝的繡衣坊
李成恩英文名Linda(琳達),80后女作家、詩人,紀錄片導演。獨立拍攝制作有《末代守陵人》、《三輪車夫》、《汴河,汴河》等“底層人文關懷系列”紀錄片。著有詩集《汴河,汴河》、《春風中有良知》,長篇小說《大學城》、隨筆集《文明的孩子:女性主義意味的生活文本》等100多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