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多重要的常規賽,其結果都不可能分出誰是更出色的球隊。圣誕大戰歷來不是總冠軍的風向標,說到底不過是一場娛樂盛宴,是在拆看禮物的驚喜已經褪去、烤火雞與蘋果派縈繞的晚餐還沒有開啟之前的一場開心之旅。
然而,你必須承認,當邁阿密“三巨頭”用合力砍下69分的方式,從斯臺普斯中心帶走一場大勝時,聯盟的看點卻迅速升溫——湖人隊的“三連冠”美夢真到了土崩瓦解的時候嗎?熱隊可以搶班奪權了嗎?
最好的對決
你必須要佩服精明能干的大衛·斯特恩,正是在他的一手打造之下,NBA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賽事,更成為一部龐大的吸金機器。而圣誕大戰,則是總裁大人最賺錢的招牌項目之一。
借著圣誕的噱頭、憑著巨星的光環,圣誕大戰曾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票房奇跡。不過時間長了人們難免會意興闌珊,球員會對比賽懈怠,球迷則難免眼球疲勞,科比·布萊恩特和菲爾·杰克遜都抱怨過聯盟總是讓湖人隊亮相圣誕大戰的安排。殊不知,能夠在圣誕節當天在全美球迷面前亮相,直接體現了一支球隊以及該隊當家球星在江湖上的名氣和受關注度——森林狼已經建隊22年,但從來沒有打過一場圣誕大戰,不是他們不想,而是根本得不到這樣的機會。
所有人都知道,斯特恩的所作所為其實是一場促銷:表面上讓大家開懷一笑的同時,背地里自己和轉播商賺得缽滿盆滿。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場上的球星,還是場邊的影視歌明星,都漸漸難以引起人們的興致。幸好,熱隊在休賽期組成了“三巨頭”,給了苦于尋找新噱頭的聯盟一個新契機。
其實,熱火與湖人在圣誕節這天相遇一塊球場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奧尼爾在2004年被湖人交易到邁阿密后,聯盟連續三年主打“OK情仇”牌,除了第一次噱頭十足的“跑車撞磚墻”外,之后隨著兩人的恩怨逐漸淡化,比賽已經演變為科比和韋德的對話,奧尼爾甚至都沒有出現在2006年的圣誕大戰上。見此情景,聯盟在最近幾年果斷變化戲,2008-09賽季是湖人與凱爾特人的世仇對話;上賽季是科比和詹姆斯之間的“23vs24”。本賽季,沒有任何理由不重新安排湖人同熱火的比賽了。這個安排無疑是英明的,這場比賽也創下了過去六年圣誕大戰的收視新高。
事實上,聯盟本來也是可以在圣誕節這天讓球員們徹徹底底地好好休息一番,畢竟對美國人來說,圣誕節就相當于我們的春節。但他們之所以沒有這么做,除了要給圣誕節中的球迷奉獻上一份圣誕大禮外,也是想告訴球迷,他們的生存之本到底是什么。聯盟在傳遞這樣一個信號:生活并非總是充斥著松弛,即使在你本應該最為愜意的時刻,你也應該保持神經上的高度緊張,因為生活的本質就是一場戰斗。
湖人的怒火
客隊的更衣室終于安靜了下來,屬于他們的狂歡結束了,而屬于科比的憤怒卻沒有停下來:“我們打得像××!驕傲自滿,固步自封。我們得把這種苗頭掐斷,馬上。”此時,這場耗時兩小時25分鐘的圣誕大戰,已經結束了近一個小時。這段時間里,科比一個人待在健身房。他可以偷偷溜走,那里有道門直通球館外面。自從主場輸給雄鹿19分后,湖人休息了整整四天,換來的卻是更大的失望。畢竟,這是一場舉世關注的比賽——地球上總共215個國家和地區,通過43種語言進行轉播。
早在賽前,科比就有一種感覺,湖人打不好圣誕大戰,因為這是他們的傳統:自1999年以來,他們在圣誕大戰中4勝8負。去年,他們也是在主場難看地輸給了騎士。可是,湖人上賽季還是拿到了總冠軍,這讓很多球員覺得,圣誕大戰沒那么重要,不用認真對付。
然而,這是科比不能接受的現實,雖然他也曾說過希望能在圣誕節這天休息,但他也說了下面一句話:“既然聯盟安排了,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我們必須打好比賽的每一秒鐘。”事實上,在賽前三個多小時,科比就來到了球館練習跳投,并讓腳找找新鞋子的感覺,但空曠的球場上,他的身影有些孤獨。
整場比賽,湖人毫無生氣。第四節還剩五分鐘時,科比進攻犯規,詹姆斯湊了過來,兩人并肩跑著,嘴里你來我往。“我就是問問他收到了什么圣誕禮物。”科比賽后說。還是詹姆斯老實:“我們是兩個好斗分子,那種時候,想的都是贏球。”
這時候,湖人以70比89落后,比賽已經進入垃圾時間。兩人斗嘴的時間不長,但進發出的“火藥味”,讓整個斯臺普斯都感覺到了。可惜的是,在湖人全場的懈怠、松散和遲鈍之間,這也是僅有的兩個可以顯示出他們斗志尚存的鏡頭之一。另一個,是阿泰斯特在第二節末同詹姆斯在籃下扭打——斗嘴和斗毆,都不是贏球的合理途徑。
身為斯臺普斯的主人,科比在比賽中表現得并不好,全場比賽16次出手僅命中6中,得到17分,但即便這樣,他至少還算是湖人陣中最努力的那個人,所以他有資格發泄心中的怒氣。而在聽到科比對全隊的批評之后,菲爾‘杰克遜很是贊同:“花上三四個小時看這種比賽真是浪費時間,還不如在家看電視。”
最讓“禪師”不滿的大概是加索爾了。西班牙人在比賽中17投8中,拿了17分、8個籃板和3次助攻,可杰克遜又一次批評他“太軟”:“他腳底下沒根。加索爾對我們很重要,我們需要他打出高效率,可他沒有。”事實上,加索爾的數據還算說得過去,但這些顯然遠遠不夠。要知道,面對熱火孱弱的內線,以加索爾為首的湖人內線卻絲毫沒顯出優勢來,讓熱火從容地將防守的注意力全部放在科比身上。
當然,無論是多么重要的常規賽,其結果都不可能分出誰是更出色的球隊——湖人尤其喜歡驗證這個理論。詹姆斯也肯定會告訴他的新隊友:去年我們在常規賽上兩勝湖人,但最后連總決賽的門都沒進去。所以,那些關于熱火在爭奪2011年總冠軍的道路上已經領先湖人的評論,都是一文不值的論調而已。但必須承認,這場比賽對于仍在尋找最佳化學反應的熱火來說,絕對是一針藥力超猛的強心劑。
圣誕紀錄榜(球員篇)
◆出戰次數最多:13場
保持者:科比·布蘭恩特、沙奎爾·奧尼爾、多爾夫·謝伊斯、厄爾·門羅
自從科比進入聯盟之后,他僅有兩個圣誕節是在家中安然度過,其中一次還拜縮水賽季所賜。2010年圣誕大戰過后,科比已經追上了謝伊斯和厄爾·門羅,并列成為史上參加圣誕大戰次數最多的球員。可以預見,科比將來獨享這個紀錄幾乎板上釘釘,懸念只是奧尼爾會和他比肩多久,以及詹姆斯和杜蘭特將來會不會追上他?
◆總得分最多:377分
保持者:奧斯卡·羅伯特森科比在湖人負于熱火的圣誕大戰上表現有失水準,但他的圣誕大戰總得分還是累計達到了321分,距離羅伯特森的紀錄還差56分——科比大概還需要兩場圣誕大戰就能完成對“大0”的超越。
◆單場得分最多:60分
保持者:伯納德·金
1984年的圣誕大戰或許是金的職業生涯中最偉大的一場比賽。他在代表尼克斯與網隊的比賽中得到了60分,打破了張伯倫保持了23年的圣誕大戰得分紀錄。考慮到現今聯盟一個賽季下來也不見得能有誰在比賽中得到一次60+,所以要想打破金的紀錄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場均得分最多:43.3分
保持者:特勒西·麥克爾雷迪在計算圣誕大戰球員的各項平均數據時,參加三場比賽算是個“起評點”。麥迪剛好達到這個標準的基準線,而他三次參加圣誕大戰的單場得分都達到40+:2000年43分;2002年46分;2003年41分,這一成績比排名第二的杰里·韋斯特高出足足11分。如果麥迪將來還能參加圣誕大戰,這個紀錄勢必會下降,那時候諸如凱文·杜蘭特等人才又機會幻想超越前輩。
◆場均籃板最多:25.3個
保持者:維爾特·張伯倫
凱文·樂福在搶籃板上可謂出盡風頭,但也不過場均15個出頭,遠遠不及張伯倫的水準。事實上,在所有現役球員中,奧尼爾是場均籃板數是最高的,但也沒有上雙,連張大帥的一半都不到。可以斷言,這個紀錄永遠都會令后輩球員望塵莫及。
◆場均助攻最多:12,1次
保持者:奧斯卡·羅伯森特
羅伯特森一共參加過12次圣誕大戰,總共得到145次助攻,場均算下來超過12個。雖然這個紀錄看起來沒有張伯倫的籃板那么可怕,但想超越也絕非易事,要知道縱觀本賽季的五場圣誕大戰,助攻數最多的球員也不過是費爾頓的12次。
◆不敗戰績:七戰全勝
保持者:斯科特·皮彭
皮彭加盟公牛之前,喬丹曾獨自率公牛在圣誕大戰被尼克斯擊敗,而后兩人聯手出戰的五場圣誕大戰,公牛保持不敗。1993年和1994年的圣誕大戰,喬丹跑去打棒球。而皮彭還是率領公牛取得了兩場勝利,其中1994年同尼克斯的比賽中,他更是打出36分、16個籃板、5次搶斷的超全面數據。細算下來,皮彭七次參加圣誕大戰竟全部獲勝,這份成績無人能敵。
圣誕紀錄榜(球隊篇)
◆球隊參加次數最多:46場
保持者:紐約尼克斯
作為自NBA成立之日那天就存在的三支球隊之一,尼克斯隊是圣誕大戰的常客不足為奇。而且。由于他們身處大都市紐約,所以總會占據主場之利,其中的39場比賽被安排在麥迪遜廣場花園進行。地處洛杉磯的湖人隊從來不缺少明星和炒作的噱頭,因此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圣誕大戰的常客,總共在圣誕大戰上露面37場。
◆參加次數最少:0場
保持者:明尼蘇達森林狼、孟菲斯灰熊、夏洛特山貓這三支球隊有著相似的一點:隊史戰績不佳。森林狼僅有一次沖出過季后賽首輪(2004),而灰熊和山貓還從來沒有在季后賽中取得過勝利。了解到這些后,再考慮到球會規模較小的緣故,他們至今從未在圣誕大戰露面過也就不足為奇了。
◆總戰績最好(參加五場以上):13勝3負
保持者:波特蘭開拓者
小牛隊從未在圣誕大戰上失利過,只可惜他們就只打過一次圣誕大戰,這也就變得不值一提。真正的圣誕強者屬于開拓者,雖然最近兩次圣誕大戰波特蘭人全輸了,但13勝3負的總戰績還是可以令其傲視群雄。
◆總戰績最差(參加五場以上):1勝11負
保持者:俄克拉荷馬城雷霆
雷霆隊所勝的惟一一場比賽正是發生在本賽季,當時他們在主場擊敗了掘金。再往前推,當雷霆還叫做超音速隊的時候,他們11次參加圣誕大戰居然全敗,這也讓人們曾認為西雅圖人是中了“圣誕魔咒”。
◆全場得分最高:271分
保持者:金州勇士(135)、紐約客尼斯(136)張伯倫是造就如此高分的主要原因,他在這場1961年的圣誕大戰上得到了59分,可惜勇士最終還是輸給尼克斯。這個已經沉睡了半個世紀的紀錄,看起來也只有被瞻仰的份了。
1+1+1>3
第四節進行到一半,斯臺普斯中心里的球迷們便已昏昏欲睡。當詹姆斯·瓊斯在終場前4分57秒命中三分球時,不少湖人球迷開始起身離場。在這場號稱“總決賽預演”的圣誕大戰。熱火贏得毫無懸念,仿佛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甚至到了第四節后半段,惟一的懸念只剩下勒布朗·詹姆斯能否砍下“三雙”。賽后,詹姆斯對媒體說,這只是一場普通的常規賽——它無法讓熱火成為新的奪冠大熱門,也無法讓湖人退出爭冠行列。但毫無疑問,熱火從斯臺普斯帶走的這場勝利,已經說明他們找到了取勝之匙,而湖人還沒找到衛冕冠軍的狀態。
圣誕大戰,詹姆斯無疑是最大的贏家。他拿下了圣誕大戰40年來的首個“三雙”——27分、11個籃板和10次助攻。克里斯·波什是全場第二閃光的球員,首發參加圣誕大戰的他在比賽中得到了24分和13個籃板。德懷恩·韋德也在比賽中兢兢業業,帶著膝傷上場的“閃電俠”貢獻了18分、5個籃板和6次助攻,并且在防守端極其有效地限制了科比的發揮。“三巨頭”聯手砍下的69分、29個籃板、16次助攻和6次搶斷,這和他們賽季伊始時的表現相比,已經有了云泥之別。
從一支開局9勝8負飽受質疑的球隊,到這場比賽以96比80擊敗湖人,熱火取得近15場的第14場勝利(客場九連勝),邁阿密的上空洋溢著無盡的歡樂。事實上,盡管本賽季的常規賽剛走完1/3,但熱火已經經歷了“熱捧一迷失一調整一蛻變”四個階段,剩下的事情,就是沿著正確的道路繼續前進。為此,韋德還發明了一個新名詞——邁阿密籃球。“邁阿密籃球代表著防守。”韋德說,“隊員之間需要互相幫助和照應。這可不是一對一的防守體系,而是場上的五個人合為一體。這就是今晚我們在防守端的表現。”
如今,熱火“三巨頭”已經找到了各自的角色,并真正在球場上打出了“1+1+1>3”的表現。引發邁阿密蛻變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客場輸給小牛后的那次球員內部會議、馬里奧·錢莫斯的傷愈復出、丹皮爾的加盟、采用防守獎勵機制等等。但歸根結底,還是“三巨頭”的磨合程度——當詹姆斯、韋德和波什體現出化學反應后,熱火確實有一股“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態勢。
回想賽季之初,詹姆斯完全摒棄了自己過去的一貫打法特點,徹底化身為球隊的第一組織者,最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得分和出手次數直線下滑;韋德以適應戰術體系為由,放棄了中距離投籃這一重要得分手段;波什則坦言自己成了迷途羔羊,他一度甚至不知道自己該在球場上做什么。
但進入12月份以來。“三巨頭”在逐步磨合中找到了感覺。詹姆斯回歸到了控球前鋒的位置,這是他在克里夫蘭七年里最擅長的角色,并讓他的投籃命中率有了明顯提升。韋德終于找到了中距離進攻的創造力,他經常主動利用隊友掩護命中跳投,或者趁防守球員走神時從弱側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在整個12月,韋德的投籃命中率高達54.3%,詹姆斯直言看到他找回了“殺手本性”。波什的轉變或許是熱火蛻變的最關鍵一環——他在進攻端找到了在猛龍效力時的節奏。
當然,現在的熱火還談不上完美,他們防守強力內線稍顯吃力的問題依然存在。但只要“三巨頭”聯手發揮出各自應有的水準,除了聯盟中的幾支超級強隊,他們光靠天賦就能夠吞噬一個又一個對手。
“勒布朗VS科比”永遠不缺故事的較量
德懷恩·韋德在圣誕大戰開始前說:“熱火同湖人的比賽再也不是我和科比之間的單獨對話了。情況不一樣了,有了更多的元素,感覺很棒。”
韋德心里很清楚,在勒布朗-詹姆斯成為他的隊友后,當熱火同湖人站到同一塊場地的時候,最受關注的兩個家伙肯定是“6”和“24”,這一點不難解釋——勒布朗沒有換號碼之前,“23VS24”甚至是在過去兩年貫穿整個賽季的主線。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詹姆斯和科比的相遇已經有些褪色了,本賽季的主題也從“6VS24”升級到“熱火PK湖人”,但NBA的主角沒變。變了的只是身份。
在圣誕大戰開始前,詹姆斯回憶起高中的時候第一次看到科比的情景,那是2001年的夏天。在新澤西北部一所名叫菲爾萊狄金森的大學,220名全美最好的高中生球員云集于此,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如今都鼎鼎大名,除了詹姆斯外,還包括安東尼、波什、德隆、費爾頓等等。當時,科比盡管也不過才23歲,但經過了在NBA聯盟五個賽季的歷練,并和奧尼爾聯手拿到總冠軍后,他也有了被這群高中生頂禮膜拜的資本。科比在臺上講解籃球技巧和他對于NBA的一些感受,臺下,詹姆斯穿著155號球衣,聚精會神地聽——這一年,他還不到16歲。
在2002年2月的一天,也就是那次演講后半年,科比又去了一趟新澤西,這次的目標不是220名籃球少年,而是一個人;17歲的高三生詹姆斯。科比看到了他想看的:詹姆斯在比賽中得到了36分。而他腳上穿的正是科比的簽名球鞋,那是后者親自送給他的。兩天后,在費城全明星賽。科比得到了31分,率領西部明星隊獲勝,職業生涯第一次當選全明星賽MVP。
轉眼近十年過去了。這兩個人,已經是NBA最重量級的人物,幾乎在所有媒體現役XX大的評選上,他們都一直霸占著前兩個名次。而圣誕大戰這個舞臺,也被他們連續兩年霸占著。人們刻意要將他們塑造成一對宿敵、天生的對手,而他們的關系,可能比你想像的還有復雜。
“我不記得他都說了些什么。當時,我只是直直地盯著他。”回憶起第一次看見科比的場景,詹姆斯說。這種情節,類似于一個少年對英雄的天真憧憬。“他當時那么年輕,卻已經在NBA取得了那樣的成就,真是令人難以置信。我對自己說,他做到的事情,我也做得到。”
兩年以后,和曾經的科比一樣,詹姆斯也跳過大學,從高中直接進入NBA。可就在2003年選秀大會當天,正當詹姆斯要和NBA總裁大衛·斯特恩握手時,一條爆炸性新聞占據了頭條:科比公開表示,他將在賽季結束后跳出合同,恢復自由身。“他以這種方式搶了勒布朗的風頭。”菲爾·杰克遜說,“我想,他已經把勒布朗放在一個特殊的位置了。”
而后,詹姆斯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迅速在聯盟躥紅,只是他的華麗個人表現在最初兩年卻伴隨著騎士隊的窘境。詹姆斯可以打破一切和最年輕球員相關的得分紀錄,卻無法帶領球隊打進季后賽。巧合的是,科比在這段時間也遇到了職業生涯的低迷期:鷹郡強奸案事發;“F4”無功而返;奧尼爾被他一腳蹋走……他們之間,似乎有一條無形的線索,此起彼伏。
自2005-06賽季開始,騎士球迷成為“KING JAMES”的見證人。2006年夏天,21歲零五個月的詹姆斯在常規賽MVP評選中僅次于史蒂夫·納什。他把騎士帶到東部半決賽,首坎季后賽之旅就把當季常規賽老大活塞逼到懸崖邊。2006-07賽季,詹姆斯第二次率騎士打季后賽,就打進了總決賽,彼時人們已經開始用無盡的想像力勾勒詹姆斯的偉大未來。
同一年夏天,科比受不了連續兩年季后賽首輪被淘汰,公開要求離隊。最終,科比戲劇性地留了下來,而在得到保羅-加索爾的援助后,科比也率領湖人連拿兩個總冠軍,詹姆斯則連續三年在季后賽打醬油,終于對克里夫蘭徹底失望。最后就是2010年夏天,科比收獲個人第五個總冠軍,頌聲如潮,詹姆斯將他的天賦帶到南佛羅里達,將“受責罵最多”、“爭議最多”、“樹敵最多”這諸多帽子搶到了自己頭上——這些東西,曾經也都戴在過科比的頭上。
顯然,這樣的軌跡,不是詹姆斯想看到的。“我和他做過對手,做過隊友,我們交手很多次,我對他的尊敬只有增多,沒有減少。”詹姆斯說,“他是這個聯盟里最好的競爭者,他為勝利做任何事情。我努力像他那樣。”
詹姆斯從騎士轉投熱火的“決定”,也可算作這種努力的一部分。詹姆斯知道,科比能拿第四個和第五個總冠軍,離不開他的那些隊友,尤其是去年總決賽第七場,當科比遲遲找不到手感的時候,是阿泰斯特和費舍爾的關鍵進球引領湖人前進。現在,詹姆斯身邊也有了實力超群的隊友。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在臺下聽演講的懵懂少年,也不是那個初八聯盟所向披靡因而志得意滿的“小皇帝”,如今的詹姆斯已經從科比身上看到了該怎樣努力,怎樣堅持。
對于詹姆斯去邁阿密的結果,科比一直沒說什么。但前湖人前鋒約什·鮑威爾曾說,科比其實深受影響:“他受刺激了,他幾乎等不及新賽季開始,他想要提醒所有人,他才是最近兩個總冠軍的贏家。你知道,他從不退縮。”
科比如今32歲,打了15年NBA,職業生涯已過大半,屠姆斯剛過完自己26歲的生日,打了八年NBA,職業生涯也許還不到一半。權杖終歸是要交接的,但老去的國王不會主動辭讓,年輕人得去搶才行。
“他竭盡所能去爭取勝利,他永遠給自己設定更高的目標,總把自己和隊友放在一個勝者的位置。”詹姆斯說,“這就是我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