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與風速
風就是空氣的流動,氣象觀測所觀測的地面風是指地平面以上約10米高度的風。風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因此,風的預報包括風速和風向兩項。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例如:北風是指由北邊吹來的風,一般用16個方位或360。表示。以360。表示時,由正北方按順時針方向度量。風速是指單位時間內空氣移動的距離,通常以米/秒、公里/小時、海里/小時表示。
臺風和龍卷風
臺風也就是颶風,一般指風速達到12級(即每秒32,70米或以上)的風。龍卷風是臺風的升級版,它的風速有時候是臺風的幾倍,一般每秒50米到100米,有時可達300米。
臺風和龍卷風都具有旋轉性。臺風對樹木、海上船只、海邊農作物的破壞性很大,還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嘯;而龍卷風影響范圍雖小,但它瞬間能使成千上萬的樹木拔地而起、莊稼損害、房屋倒塌,甚至還會威脅到人畜的生命。
溫度
溫度有多種,氣象中的溫度指的就是氣溫,而氣象觀測所觀測的氣溫,是指距離地面1.25~2.00米間的高度、通風良好且不受太陽直達輻射影響的環境下,所測量到的空氣溫度。傳統溫度計或自記式溫度計均置于百葉箱內。一般常用來表示溫度的單位有兩種,一種為攝氏溫度(°C),另一種為華氏溫度(°F)。
人最敏感的溫度
當溫度超過35度時為高溫天氣,這時候人在戶外最易中暑,預防中暑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少在太陽下暴曬,多喝水。在溫度低于10度的時候,人就容易生凍瘡,避免生凍瘡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強運動,增加營養,注意保暖,改善血液循環。
濕度
濕度就是空氣的潮濕程度,也就是表示空氣中包含多少水汽。大氣中的云或雨都是空氣中的水汽,經過凝結而形成,因此,水汽是造成大氣中各種現象及變化重要因素中的一項。而大氣的干或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也相當密切,可作為我們物品保存、儲藏、火災防范或疾病醫療的參考。
濕度的重要性
濕度過高容易腐蝕金屬,也容易使酒、香腸、干菜、水果等變質發霉。濕度過低會使土壤和植物失水,導致減產,人則易患呼吸道疾病,皮膚易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