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紅:小婉以前也是創作人員出身,她不是一個純商人,很容易向藝術方向傾斜,她有制片人和藝術家的雙重責任。她是雙子座的,她一面是我,一面是她自己,我占了她這個便宜。
李小婉:我非常佩服李少紅在《紅樓夢》拍攝中的表現,不是一個常人、一個女性能做到的,她太智慧,太勇敢了。在艱難的時候,我還可以坐著飛機逃開,有一個空隙來調整,但她卻分分鐘都在眾人的視線里,這太難了。
這對已經合作了15年的影視“鐵搭檔”,9歲時就已經結識,兩人是不折不扣的發小,盡管生活的環境大相徑庭,“少紅是在部隊里聽著號角長大的,而我是在電影廠里做著夢長大的”。兩人一個感性一個理性,但她們之間卻有著神奇的化學反應,相互的好奇與吸引似乎與生俱來,事業上的合作也順其自然。1995年的《雷雨》,是雙李“闖蕩江湖”的公司創業作品,此后的《大明宮詞》、《橘子紅了》、《人間四月天》等一系列極具藝術氣質和創新意識的電視劇奠定了二人的“江湖地位”。
《紅樓夢》是15年來李少紅與李小婉聯手拍攝的第7部作品,一場從籌備到后期,前后將近4年的持久戰,其中經歷了換角風波、造型爭議、資金短缺等一系列狀況,對她們來說是兩人經歷過的最難的一次拍攝。在《紅樓夢》拍攝中,李小婉對導演李少紅說得最多的是——節約成本。
李少紅與李小婉,一個是導演,一個是制片人,她們都是掌握一部影視作品生死存亡的關鍵:李小婉主外,做制片、談項目、找資金,而李少紅主內,一門心思導戲、管生產。一個是管錢的,一個是花錢的,她們的矛盾天然存在。李少紅的氣質里有著男人般的硬朗和激情,而李小婉的氣質則是像水一樣的柔和,感性的李小婉與理性的李少紅在工作中時常會爭吵,最嚴重的時候兩人在一屋子里開會,卻互不說話,靠發短信聯絡。這看似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十幾年走過來,兩個人卻合作得自然圓融。
最佳吹捧拍檔:馮小剛、姜文
劉曉敬
姜文:馮小剛有個優點,他吃素。但是他請客全是珍饈美味,這點值得學習。他不以自己的喜好來請客,跟你在一起,也許你吃葷,他為了和諧,他也吃點葷,但實際上他是吃素的。
馮小剛:當年我第一次做導演拍《北京人在紐約》的時候,誰都不相信我可以做導演,但是姜文來演了。李香山我替他攢著,下回還找他來演。
兩個月以前,華語電影迎來“最強賀歲檔”,陳凱歌、姜文、馮小剛三位大佬接連接受觀眾檢閱,但是不到一周,陳凱歌的《趙氏孤兒》就成了“浮云”,“三國殺”變成了“龍虎斗”,這個賀歲檔成了姜文與馮小剛的天下。這兩個人就不可避免地被媒體拿來做對比,甚至可以說是故意挑起兩人的“戰火”,但是任憑你怎么“挑撥離間”,這兩位大佬是一派“淡定相”。在影片錄音時,他們在影視基地碰到,一起吃了個午飯,還喝了點小酒,然后拍了一張照片作為留念,照片上,姜文、陳凱歌和馮小剛并肩坐在地上,靠著磚墻,曬著太陽,抽著煙,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12月18日,馮小剛結束《非2》上海站的宣傳,深夜里忽然給姜文打了通電話。他告訴姜文,因為同行宣傳的廖凡和葛優同時又都是《讓子彈飛》的演員,所以他被記者調笑“《讓子彈飛》又來做宣傳啦”。他調侃姜文:“我給你免費做了一次宣傳,你要給我報機票……”馮小剛曾說過:“姜文如果想通了要好好拍商業片,他就是我最大的威脅。要把電影拍得好看,對他來說很容易,哪天他醒過神來,我的好日子就結束了。”一向稱自己在票房上“獨孤求敗”的“小鋼炮”能說出此話,那絕對是對姜文最大的恭維,今年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更是謙虛地稱:“我們該給姜老師當好陪襯。”馮小剛對姜文的“吹捧”可不僅僅體現在言語上,更是以實際行動來表“情義”,親自客串《讓子彈飛》,引發了全片第一個笑點。當然姜文對馮小剛的“吹捧”也不遑多讓,稱他不專職當演員很可惜,“如果他專心做演員的話,中國影壇的明星格局將因他而改變”。
票房之爭、地位之爭,是媒體最愛給名導、明星們下的“套”,馮小剛與姜文愣是把這個“套”變成了相互表“衷腸”的渠道,絕對遵循中國人禮尚往來、追求和諧的傳統美德,這對從《北京人在紐約》就合作的多年好友,給我們上演了一出比電影還精彩的“惺惺相惜”的戲碼。有人這樣評價兩人:“姜文是站著把錢掙了,馮小剛是躺著把錢掙了。”站著也好,躺著也罷,這兩人為賀歲檔貢獻了10億多的票房是一張漂亮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