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新聞還是分類信息,抑或是社區,地域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從美國的發展來看,很多人通過瀏覽本地報紙的網站來獲取新聞,而非全國性的網站。分類信息網站Craigslist,是Craig Newmark于1995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舊金山創立的。它是一個網上大型免費分類廣告網站,目前覆蓋全球約570個城市,運作得非常成功。全國性的大型網站AOL旗下也有兩個本地新聞相關網站,一個是Inside.in,另一個是Patch.com。可見本地新聞、社區應該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本地網站可以分成很多類,比如:分類廣告、本地門戶、本地論壇等,很多網站還是混合型的,這里統稱本地社區。
中國當前的階段還是幾個全國網站主導網絡,地方社區還比較弱。早年的信息港、熱線一般經營都不太好,體制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可能是本身從電信起家,對新聞、社區經營并不在行。但還是有幾個網站有不小的影響力,比如:上海熱線、天府熱線等。騰訊在地方合作上也有建樹,大渝網是騰訊和重慶商報的合作。很多媒體建立自己的獨立網站,比如: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控股、南方都市報系旗下的深圳市奧一信息網有限公司(簡稱奧一網)。可以看出,國內很多企業也很注重本地社區的發展。
說起本地社區,有一股新的勢力正在興起。有的是從報社網站起家,比如:杭州的19樓。有的就是草根創業,比如:常州華龍巷。至于廈門小魚,原來則是一個公益網站。這些網站逐漸成了本地人生活離不開的社區。筆者不久前去杭州出差,從機場乘出租車,偶然問司機師傅平時上什么網?回答:19樓。看來覆蓋的人群還真是很廣泛。
互聯網在中國商業化發展已經有15年的時間,從開始的門戶網站,到后來的垂直網站,再到大型社區,本地網站一直發展得不是很有起色。這可能與互聯網的滲透路徑有關。網絡最早還是從IT人開始的,逐漸滲透到年輕人,再到主流社會。全國性的網站比較容易匯聚全國范圍內的網民,只有等到本地網民基數足夠大了,本地網絡的發展才成為可能。從收入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即使現在,本地社區的收入也還是比較有限,更不用說幾年前了。
關鍵點
本地社區主要的客戶是本地人群,所以本地互聯網的滲透率是本地社區發展一個極為重要的先決條件。
本地社區還是有本地門戶的特點,政府的支持和幫助是這類網站健康發展的基礎。
從欄目上看,本地社區主要涉及本地人購物、餐飲、汽車、房產、招聘、分類等。
本地社區有一個發展過程,這個過程最終會沖擊各地早報、晚報。當然,也可能成為早報、晚報轉型的機遇,畢竟本地的競爭者還沒有全國大型網站的實力。
中、小城市的地方社區潛力是有限的,可能需要通過整合來提高集中度,但這個操作并不容易。
地方社區的發展可以和全國垂直網站相結合,比如:地產、汽車、旅游等。這對于垂直網站和本地社區是一個雙贏的合作。垂直網站在行業上非常專業,本地社區對本地市場有非常強的滲透。
地方社區可以與全國的社區網站合作,比如:人人網、新浪微博等。這可以節省平臺建設費用,同時使得本地社區的用戶也可以更大范圍內交流。
本地社區可以和本地的很多線下活動相結合,比如:促銷打折、結伴出行。這比全國性網站有更強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