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點,將行動導向教學方法應用到Oracle數據庫課程的教學中。詳細闡述了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方法運用以及教學考核形式。所研究的內容也可為其他計算機專業課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行動導向;工程應用型人才;Oracle課程教學;教學方法
0 引言
行動導向教學是近幾年從德國引進的現代先進教育模式,倡導“以人為本”,把學生作為學習的行動主體,教學活動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自主學習,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目前國內高校對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研究多集中在各高職院校,如吉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的軟件工程課程、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等均采用了該教學方法,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高職生因動手能力較強,在就業市場上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作為理論基礎更扎實的本科生來說,如何理論聯系實踐,提升個人綜合能力,是專業課教師在授課中面臨的新課題和新挑戰。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軟件工程學院以工程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為目標,站在全新的綜合型人才培養的高度上,將行動導向法應用在Oracle數據庫課程的教學改革中,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變換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在教學中提高學生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工程應用人才培養目標。
1 Oracle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Oracle數據庫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大型關系數據庫,廣泛應用于各種信息技術相關行業,很多高校都將Oracle數據庫課程列為計算機軟件等專業的重要專業課。在本院近幾年該課程的教學探索中,發現了一些教學上的問題和難點:
(1)由于Oracle數據庫體系結構比較龐大,很多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很難理解。
(2)具備一定數據庫理論知識的學生,會有“先入為主”的思想,容易混淆其它數據庫系統(如SQL Server數據庫)和Oracle數據庫的一些概念和特性。
(3)傳統側重講授的教學形式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
因此,改革現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采用一種更適合于工程應用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法,是Oracle數據庫課程改革的有效途徑。
2 行動導向教學觀
行動導向教學法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用腦和用心,它以學習活動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興趣,積極主動地學習。它與傳統教學相比,具有如下顯著特征:
(1)教學形式突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學生行為的指導者和咨詢者。
(2)教學模式其開放性。教師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情最,把活動與相關知識結合,學生以團隊的形式進行研究性學習。
(3)教學過程實現師生互動,學生全程參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4)教學目標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社會能力、方法能力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3 基于行動導向的OracIe課程教學實踐
3.1 基于行動導向的Oracle課程教學過程設計
Oracle數據庫課程是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重要的專業課,我們在課程教學中,貫串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思想,以“資訊、計劃、實施、檢查和評估”的行動模式,來指導Oracle課程教學過程的設計,如圖1所示。
(1)資訊:指課程教學和實踐材料的準備。
(2)計則:指根據課程特點,制定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實訓教學計劃。
(3)實施:指循序漸進地運用示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種行動導向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課程內容。
(4)檢查和評估:指對學生自我學習成果的檢查評定和教學方案的評估。
3.2 基于行動導向的Oracle課程教學方法
3.2.1 示范教學法
示范教學法是指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技能示范,以引起學生相應的行動,使他們通過模仿有成效地掌握必要的技能。雖然行動導入教學方法提倡學習過程中,學生為主,教師為輔,但是也不排斥示范教學法。一般來講,示范教學法主要適用于學習技能的初期。
以Oracle數據庫理論教學開展為例,課程學習初期要介紹一些Oracle數據庫管理的基本操作,使用示范教學法的形式,通過教師講授和示范操作,學生能很快地掌握Oracle數據庫操作的一些基本命令,為接下來自我案例學習打好基礎。
3.2.2 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以團隊的形式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其中,項目以工作任務的形式出現。通過工作任務的完成,能得到一個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項目教學法一般在課程學習的后期采用。
Oracle數據庫的課程設計階段采用項目教學法來組織教學,利用學院與Oracle公司合作的契機,Oracle課程設計環節引入了大量豐富的實際項目。這些項目結合最新、最常用的Oracle實踐案例,來源于教師參與的科研項目。比如Oracle課程設計題目“公交考勤系統的數據庫設計”,就是對教師參與的公交信息化項目加以修改后提出的。在該課程設計中,教師給出公交公司人員考勤系統的需求說明書,然后將學生組織為幾個團隊,所有工作任務以團隊為單位展開,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學生在數據庫設計過程中,需要綜合應用已有的計算機和軟件工程相關知識,分析系統需求,沒計數據流圖和數據字典;然后劃分系統功能模塊,進而設計出數據庫的概念結構和邏輯結構,最后得到系統的表結構和其他數據庫對象。
3.2.3 場景式案例教學法
場景式案例教學法,以傳統案例教學為基礎,構造一些現實的場景,將知識點有機地串聯起來,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參與到教學中,并在完成案例的同時,提出一些和案例相關的其他問題,從多個角度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Oracle課程的應用實驗中,結合教師的橫向課題,引入一個城市公交信息化系統的數據庫管理和設計項目。根據Oracle數據庫授課的順序,該項目按“Oracle數據庫安裝和配置->體系結構熟悉->控制文件管N->重做日志文件管N->表空間和數據文件管理->數據字典查詢->數據庫安全管N->數-據庫備份和恢復>SQL基本操作->數據完整性管理一>事務、-序列和鎖>PL/SQL編程”的順序,被劃分為12個場景式案例。
以“控制文件管理”場景式案例的設計為例,見表1。在該案例中首先給出一個場景描述,以一個公交公司數據庫管理員的身份,發現當前數據庫管理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學生的任務就是實現該解決方案。任務以控制文件管理中多路控制文件的創建過程為依據,山教師在任務具體描述中列出操作步驟,學生通過學習后,寫出相關語句和命令,并在數據庫中完成操作。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組分配使用一臺服務器和數臺客戶端;單人實驗室可以借助虛擬機完成實驗內容。學生案例學習的情況記錄在學習記錄表中,見表2。可以發現,除了記錄實現語句和命令外,學生在案例學習中碰到的問題,無論解決與否,都被記錄下來。這一方而可作為學生今后碰到同樣問題的借鑒,另一方面也為教師和學生的課后溝通和交流提供了渠道、教師檢查學習記錄表時,可選取學生反映多的問題在課堂上做詳細講解。學生在案例學刊結束時還需要進行總結,回顧自己學習的過程和學習體會。
場景式案例,通過實際項目中的問題來調動學生的耳、于、腦,多聽、多練、勤思考,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讓學生了解每個案例的知識框架及相應的“任務”,繼而自己動手操作,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3.2.4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賦予學生一個假定的角色,要求其在一定的情境下,按照角色的要求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Oracle數據庫的課程設計來源于實際工程項目,因此教師可以模擬企業數據庫管理和設計中的崗位,設計數據庫管理員DBA、數據庫管理工程師、數據庫開發工程師3個角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基礎和興趣,選擇扮演某個角色,完成該角色的任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按照自由組合和統一分配的原則,將教學班分成幾個小組,每組3~4名組員,指定一名組長,每個學生在該組的項目學習中扮演一個角色。教師布置項目化的課題需求分析,讓每個小組自由選擇課題,結合課程學習的知識點,各組準備各自數據庫設計說明書及演講文檔,在課堂上作中心發言,通過學生提問、教師提問與點評,以及學生解答等形式開展討論,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3.3 基于行動導向的Oracle課程考核形式
基于行動導向的課程教學以學生的自我學習為主,強調對學生工程實踐技能的訓練,考核的內容和方式也以能力的考核為主,所采用的基于過程的、理論和實踐能力并重的考核機制,既包含專業知識的考核,也包含了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考核。
Oracle數據庫課程的考核分為三部分:理論考試+場景式案例考核+項目考核。理論考試側重于基礎知識,采用自主研發的網絡考試系統;場景式案例考核依據的是學生實訓時填寫的學習記錄表;項目考核則根據學生在團隊中的角色對其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場景式案例和項目考核都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學習效率、學習成果等。最后評分采用“自己評+組長評+教師評”三合為一的評分方法,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評分結果也更加地客觀和公正。
這種理論和實踐并重的考核機制,不僅對Oracle課程教學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手操作能力和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都比課程改革之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4 結束語
通過近幾年的探索,我院已逐步建立起了基于行動導向的Oracle課程教學體系。豐富的課程教學案例和實際項目訓練,拓展了課堂的教學模式,開拓了學生思維,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自主開發的課程學習網站和網絡考試系統,實現了有效培養面向企業崗位技能的E-learning教育體系;針對課程提出的“行動導向”的思想,適合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點。期望這種模式不僅適合本課程的教學,還可為其他課程的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