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春風的腳步踏遍原野的時候,我們向花神獻上自己的祈愿,然后去郊游踏青;當夏雨的身影籠罩江河的時候,我們包好香甜的粽子,然后去參加龍舟競渡;當秋月的銀輝灑遍大地的時候,我們捧著月餅,坐在豆棚瓜架下傾聽團圓的故事;當冬日的飛雪綴上紅梅枝頭的時候,我們貼春聯、放爆竹,迎接新春的蒞臨……我們在一個個中國節的輪替中成長、成熟,讓我們承繼傳統,也在一個個中國節中鋪開生活的詩篇。
春節是大家一年中最喜歡的節日。請認真閱讀下面的小故事,用心感受節日的喜慶……
兔年說兔
用生肖紀年,在我國被稱為“十二生肖文化”,我國數千年文明史就靠它串聯起來。
“虎去神州添活力,兔奔華夏送春來?!薄巴媚辍眮淼搅耍t彤彤的對聯,歡響的鞭炮,大紅的燈籠,處處洋溢著新年的喜悅。
“兔子”以其機敏馴良、乖巧可愛的秉性,早已成為人類的朋友,老百姓一直把它視為吉祥之物。我國神話《嫦娥奔月》中,與嫦娥相伴的就是玉兔。人們虛擬出一個凡人不可企及的“廣寒宮”,讓玉兔在桂花樹下抱鐵杵搗藥,賜福人間,這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古之文學作品常將“玉兔”喻為明月,有“金烏西墜、玉兔東升”“冰兔半開魄,銅壺微滴長”之說。《孫子兵法》有“動如脫兔”,《淮南子》有“兔子走火如馬則追風逮日”,《三國演義》有“馬如赤兔,關公千里走單騎”之說。
唐詩中有《小白兔》一首:“新秋白兔大于拳,紅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擊,玉鞭遮到馬蹄前。”明詩中有《白兔》一首:“夜月絲千縷,秋風雪一團。神游蒼玉闕,身在爛銀盤。露下仙芝濕,香生月桂寒。姮娥如可問,欲乞萬年丹?!弊髡咄ㄟ^人與白兔共鳴和的態度,從側面揭示了小白兔的靜美與可愛,手法十分高妙。民間藝術中的“兔兒爺”,穿著大將軍行頭,造型生動詼諧,威風凜凜地騎在老虎背上,深受兒童喜愛。
[我讀我做]
1.十二生肖我知道(把動物名稱填入括號內)。
子( )丑( ) 寅( )卯( )辰()巳( ) 午( )未() 申() 酉() 戌()亥()
2.文中有關于兔子的兩首古詩,你最喜歡哪一首,請你背下來吧。你還收集了哪一首關于兔子的古詩呢?工整地寫下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兔年說兔》讓我們了解了很多關于兔子的知識,有的同學還養過小兔子呢。那就一起來寫寫你見過的小兔子,或者你和小兔子之間的故事吧!
過年啦
一道道晨曦劃破夜空,一盞盞燈籠飛上屋檐,一幅幅對聯貼上墻壁,一聲聲爆竹響徹云天,一句句祝福口耳相傳——過年啦!
春節怎么吃?那可是大伙心中的一件大事。瞧,早在節前10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于采購年貨了,像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等,都要采買充足呢。北方人家過年的年飯,是用金銀米(黃白米)做的,飯上用棗、栗、龍眼、香枝點綴,插上松柏枝。北方人過年吃的餃子,餡里有放糖的,用意是吃了糖餡新年日子甜美;有餡里放花生(稱長生果)的,用意是吃了可長壽;有餡中放一枚硬幣的,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餃子形似元寶,新年里,把面條和餃子同煮,這就叫“金絲穿元寶”。
東北地區的人進入臘月后會先殺一頭豬,請村里人吃一頓,以示慶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黃米作皮包上豆餡制成,幾乎家家都做,多則上百斤,少的也有幾十斤,可以吃上一個冬天。
豫南一帶除夕的年夜飯要吃到午夜,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再端上一盤魚,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將餃子和面條同煮著吃,面條代表錢串子,為發財之意。
江南一帶的風俗是年節前要預先做好新年米飯,盛放在竹籮中,上面放紅橘、烏菱、荸薺等果品及元寶糕,再插上松柏枝,叫作“年飯”。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盤里或碗蓋上放兩只橄欖,稱為“元寶茶”。新年吃飯,必有炒青菜,說吃了“親親熱熱”;必吃豆芽菜,因黃豆芽形似“如意”而取“如意”之意;每餐必食魚頭,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魚(余)”。新年必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蘇州的桂花糖年糕,寧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均為新年糕點的佳品。
年夜菜肴,也因各地風俗而異:蘇州人喜選名字吉利的蔬菜;上海人年夜菜必上一盤“蛋角”;紹興人除夕夜要有一碗“鲞凍肉”。年夜菜各地大多都少不了一條“整魚”,但不能動筷,以示“年年有余”;有的地方干脆就用一條木雕的魚配在菜盤里。
吃好喝好過年好!想來這匯集了東西南北的美味佳肴,一定能贏得你的胃口吧?
[我讀我做]
1. 北方人過年吃餃子,那是一大過年習俗了,餃子餡里放糖,用意是_____,放花生,用意是_____,放硬幣,用意是_____。
2. 你對哪個地方的春節風俗最感興趣?為什么?請記錄下來。
3. 你們家里過春節又是怎樣的熱鬧呢?家里人會做什么準備呢?過年時又是怎樣的?快拿起手中的筆,把這一幸福的時刻記錄下來吧。
正月十五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币荒暌欢鹊脑潄淼搅耍壹覒魬舻娜藗兌加眉t彤彤的笑臉來迎接這個吉祥的節日。有的人家掛上了大紅的西瓜燈籠,有的人家掛上了孔明燈、絹燈、橘燈……真是式樣繁多。
琳瑯滿目的花燈使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茨翘覠?,粉紅的底色,桃尖上涂點紅色,桃底有翠綠的大葉子,真是既漂亮又簡單。看那金豬燈,制作好框架后,用閃閃發亮的金紙糊住框架,一個金豬就立刻展現在眼前了。再看那扇燈,雖說它的樣式已經過時,可還是那么“青春煥發”,那么有風度、有氣魄……
看那多姿多彩的爆竹,正在天空炸響,仿佛給夜空炸開了一個洞,滿天的“星星”從天空一下子撒下來。還有那五彩的煙花,多么燦爛,一旦升空便輝煌了整個夜空。觀看煙花爆竹的人們為那脆聲聲的炮響和那五彩的煙花驚得目瞪口呆,這情景多么壯觀,多么美好??!
[我讀我做]
1. 給這幾個字標上拼音,看你行不行?
絹()燈 橘()燈琳()瑯()滿目
2. 文中寫了多少種花燈?你還喜歡什么樣的?把你心中的花燈畫下來吧!
3. 過元宵節,你也來做個花燈吧,打算做什么樣的?選什么材料?怎么做?好好計劃一下!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做,把做花燈的過程記錄下來,你會收獲更多的快樂!
對聯的故事
從前,有個姓李的財主,他平日魚肉百姓,無惡不作,百姓對他恨之入骨。有一年過年,家家戶戶忙著貼對聯。李家更不用說了,李財主寫了一副對聯叫人貼在大門的兩旁,對聯是:
父成龍,子成龍,代代全成龍;
父發財,子發財,輩輩都發財。
同村一位窮秀才看了對聯,沉思了一會便離去了。第二天一大早,李財主的門前圍了一大群看熱鬧的人,他們有說有笑,議論紛紛,大家都稱贊道:“改得好,改得好!” 門外的吵嚷聲驚動了李財主,他以為人們在稱贊他的對聯,忙打開大門,一看門上的對聯,立時氣得昏倒在門前的臺階上。
原來,李財主門上的對聯,被秀才改成了:
父成聾,子成聾,代代全成聾;
父潑財,子潑財,輩輩都潑財。
為了這副對聯,李財主整整病了一個多月,人們無不拍手稱快。
[我讀我做]
1. 文中的“魚肉百姓”是什么意思?查查資料解釋一下吧。
2. 秀才把上聯中的“_____”改成了“_____”,表示_____;
把下聯中的“_____” 改成了“_____”,表示_____。
3. 過大年了,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對聯,請你和伙伴們一起出去走走,收集幾副你喜歡的對聯吧。你是怎么收集的?看到了什么?發現了對聯中藏著什么含義呢?把這個過程寫下來,就是一次很好的小調查了,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