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展示】
以“________的自述”為題,寫一篇簡單的說明文。
要求:1.選自己熟悉的事物來寫;2.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說明要通俗易懂。3.書寫工整規范,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撥】
寫作此題時,要注意以下四點:
1.弄清題目內涵。題目是“的自述”,這就要求我們用第一人稱“我”來介紹某一對象;“自述”,一般是介紹是無生命的物體或有生命的非人類,所以要運用擬人的方法,既要注意自述物的特點,又要兼顧人類的特點。
2.把握對象特征。我們的說明對象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在寫作中要抓住其主要特征詳加說明,次要性狀簡略說明。這樣才能把它準確清晰地介紹給讀者,讓人們對所說明的事物有確切的了解。如寫青蛙,對它是兩棲動物應略寫,對它善于捕捉害蟲的特點應說寫。
3.安排結構順序。為把事物說得明白,讓讀者易于接受,說明文也要安排好說明順序。可按時間先后安排,可按空間位置安排,可按事物的類別分層說明,可從因到果或從果到因闡明事理,也可從人們熟悉的現象說起,由淺入深地闡述。
4.選擇恰當方法。說明文的主要目的是將事物說得準確明白,為此,我們就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適當地選用一些說明方法,或舉例子,具體清晰;或作比較,鮮明突出;或列數字,一目了然;或下定義,言簡意賅;或打比方,生動形象;或作詮釋,清楚易懂……方法多多,不一而足。
5.語言活潑有趣。葉圣陶先生曾說:“說明文不一定就要板著面孔說話,未嘗不可來點風趣”。所以寫自述類說明文,應該使用文藝性筆調,要恢諧生動一些。為此,我們可以穿插生動的實例,也可以打比方,還可以引用詩句或典故,使行文有起有伏,以實現科學性、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有機結合。
【佳作展示一】
蜘蛛的自述
● 李毅然
嗨!大家好,我是一只蜘蛛。哎!別走啊,別看我們樣子丑一點,我可非同一般呢。
說到織網,這可是蜘蛛家族與生俱來的本領。平時,我就用從腹內的紡織腺分泌出來的那些堅韌而富有彈性的絲,來構建居所,過著安定的生活。我還會按自己的需要來裝修房子,譬如織成天幕網,漏斗網、盆網等。我織的是車輪狀圓的,呈放射狀,猶如人類的“八卦陣”!所以我有點兒懷疑“八卦陣”的發明者是否是我的祖先呢。
不過,家族成員的習性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幼蛛,他會利用游絲飄到高山上;游獵的蜘蛛會巡游各處,獵捕害蟲,所以在他們經過的地方通常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
我這只蜘蛛,從不挑食,什么蜈蚣啦,蚯蚓啦,各種昆蟲都吃,我的一個表……表……表……表叔還吃過小鳥哩!真不知味道如何。這說明我們蜘蛛家族飲食范圍十分廣泛。
我不僅很聰敏,很文雅,而且很有耐性喲。
當有“美食”送上門時,我得先去給他們加點調味料——麻醉劑。當那些小蟲處于麻痹狀態時,我再上前享受。如果遇到大蟲就要多費一些周折了,特別是帶披甲的家伙,力氣很大,我好不容易用絲捆住了他這只腳,可那只腳又出來了。更倒霉的是:有一次,我辛辛苦苦綁了半天的甲蟲竟然掙扎出網,逃走了。真是賠了“美食”又折“家”,我只好眼巴巴地看著他飛走了,再回來補網。
其實我們遇到的危險還挺多的。比如說遇到帶“標槍”的食物,味兒雖美,但是得時時防備著,萬一被他的“標槍”投到,那就要與他“同歸于盡”了。這個不是很難,小心一點就行了。不過,吉人自有天相,我至今仍很健康!
“噓——”網又震動了,正好,有些渴了,稍等,回來再講。我先出去了。
“啊……啊啊……是蜾蠃!救命啊!……”
【點評】
這篇科學小品寫得較為充實、全面。作者在行文過程中,巧妙運用擬人手法,以蜘蛛的口吻,依次介紹了蜘蛛的種類、織網、食性、捉蟲等方面的特點,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語言輕松活潑,饒有趣味,富有個性色彩,如“哎!別走呀”等口語化的句子、“表叔還吃過小鳥哩!真不知味道如何”等夸張性的句子等,更是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讓讀者對蜘蛛留下了鮮明深刻的印象。
【佳作展示一】
老鼠的自述
● 李默尹
一提起我們老鼠,你們人類就不禁會皺起眉頭,因為我們慣于偷吃糧食,咬壞衣物和家具,還能傳播病菌,使人生病,甚至死亡。為了對付我們,你們人類就養貓,設籠子,放毒藥,想方設法要消滅我們。
但是,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平心而論,我們老鼠也有不少獨特的“長處”。如果把我們這些長處充分利用起來,不是也可以讓我們為你們人類服務了嗎?
比方說,我們老鼠家族中的一種——小白鼠,你們人類早就有人開始飼養起來,把它們作為研制新藥物,探索新療法的試驗品。據你們科學家設想,在小白鼠身上反復試驗,可能研制出一種具有神效的抗癌新藥品,這豈不是你們人類的福音嗎?
而且,我們老鼠家族中有些地方的老鼠具有一種先天遺傳的抗毒能力,吃了毒藥竟會安然無恙。丹麥的一位科學家稱這些老鼠是“超級老鼠”,說它們“吃毒藥就像吃巧克力一樣”。如果你們人類能研究出它們抗毒的原理,那么萬一你們有人中了毒,就不用懼怕死神的威脅了。當中毒者死亡邊緣復活過來,恐怕他還要感激我們老鼠家族呢。
據你們科學家的考察,在原子彈爆炸過的地方,你們人類的肌體健康受到了極大的損害,而那里的老鼠家族卻不僅沒有一個致殘,相反卻都長得很健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那里幸存的人們至今還都患有“原子病”,痛苦不堪。請你們設想一下,如果你們的科學家一旦掌握了我們老鼠抵御放射性元素的奧秘,這不僅對那些原子病患者還說無疑是極大的幸福,而且還可以研制出預防放射性元素污染的藥物,防御核戰爭。
綜上所述,若以害處考慮,我們老鼠是在很多方面危害了你們人類,似乎應該消滅。但愿,若從我們的一些“長處”著想,你們人類又應該有目的地飼養我們,研究我們,使我們成為造福你們人類的有益動物。你們要是能這樣變害為利,那豈不是使我們成為“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可愛的小動物了嗎!
【點評】
這是一篇文藝性說明文。作者賦予老鼠以人的思想情感,通過它的自述,讓讀者了解有關老鼠對人類的危害和益處,以及老鼠與人類生活關系及科學研究價值等知識,融知識性、形象性、趣味性于一體。行文中的擬人化寫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說明對象老鼠的有關特性,可謂妙趣橫生,較好地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