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平方米低于6萬美元,絕不出手。”越南首都河內一套53平方米住房的房主丁香國說,“我家的地段好,國家現在經濟發展得這么快,670億越盾(約合320萬美元)的拆遷補償款是絕對合理的。”在僅容得下一張雙人床的臥室里,這個53歲的個體戶說道。
還劍湖區域是河內的黃金地段。丁香國的祖宅位于湖南岸的二征夫人街與牌行街交會口,早在2004年就被河內市人民委員會規劃為首都貿易中心。由于開發商與丁香國在拆遷補償款上遲遲不能達成一致,7年過去了,河內市的“重點工程”一直未能上馬。如今,河內有關部門給這位“釘子戶”下了最后通牒,要么接受500億越盾(約240萬美元)的補償款,要么就強制拆房。那樣的話,丁香國最多只能拿到100億越盾(約48萬美元)的安置費。
近日,河內市人民委員會副主席林國雄在越南中央電視臺上指責丁香國這類“釘子戶”,是“把自家的屋子當人質,要挾國家付贖金”的“綁匪”。林國雄的憤怒似乎可以理解,在越南這個人均年收入只有1200美元的低收入國家,丁香國實在有些漫天要價。環顧全球,也只有倫敦、香港與東京等地的黃金地段的商業地價在每平方米6萬美元左右。
但在丁香國看來,他的開價是十分合理的。他表示:“別拿地球上其他地方的地價說事兒,河內市中心就該值這個價錢。你要知道,在越南能拿到地皮的家伙,都是有政府背景的。誰知道他們暗箱操作,侵吞了多少國有資產。這件事從一開始就是信息不對稱。如果越南有相關法律,我早就拿起法律武器,和他們在法庭上對峙了。”
在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期間,丁香國的妻子一直坐在電腦前,買進賣出股票。對于這個不算富裕的家庭而言,拆遷補償款或許是他們這輩子唯一一次發財致富的機會。而這幾年,越南翻著跟斗往上漲的地價,更讓他們心中有了某種底氣。7年前,當河內市政府出爐規劃時,河內的高層住宅樓單價只有每平方米500萬越盾(約240美元),如今則猛漲到了每平方米近3000萬越盾(約144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