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本刊駐云南記者 饒 永
2月14日的云南宣威,氣溫驟降,寒風刺骨,路邊的樹上已經結冰,但寒冷的天氣一點也沒有影響到石壩村綜合服務社的人氣。一群前來購買化肥和日用百貨的老年人開單付過賬以后,什么也不用管了,就圍坐在綜合服務社的小火爐旁悠閑地打起撲克來,而在一旁的化肥庫房內,服務社的工作人員正在為他們往車上裝化肥。這就是記者在云南省宣威市供銷合作社前壩鎮石壩村綜合服務社見到的一幕。
我們走到老人們旁邊,問了一句:“綜合服務社建起來以后,你們感到方便嗎?”正在打牌的石壩村孫胡熙老人一邊打著牌一邊滔滔不絕地跟我們聊起來:“有了這個綜合服務社,我們方便多了,以前買化肥都要到前壩鎮上,雖然只有三公里路,但還是有很多困難,因為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只有老人在家,買個四五包肥料,全家出動,還要一天時間才搬得回來。現在方便多了,大件東西他們一直都是送貨上門,而且價格優惠,質量放心,我們老百姓打心眼里高興。現在村里人對集市上賣的東西很不放心,趕集都不買東西,要回到綜合服務社來買,服務社開了這么長時間了,沒聽說過他們賣過假貨。在我們村建綜合服務社是一項人心工程,這個決策很溫馨、很英明。如果日用百貨的品種再多一些就好了,大家買起來會更方便。”
在門口,一位自己趕馬車來拉化肥的石壩村六組村民孫應海說:“供銷合作社賣的化肥價格實惠,質量放心,不擔心假貨。我家有4畝地,今天買了26包肥,足夠春耕用了。”
石壩村有1000多戶5000多人口,該綜合服務社成了全村的購物中心,在綜合服務社的百貨店內,主副食、日用品、五金百貨、煙花爆竹等共有幾百個品種,小到一顆針、一圈線都能買到。店主孫熙柱說:“我原來也在這里開店,但年銷售額就只有二三十萬元,去年8月15日,在宣威市供銷合作社的指導扶持下建成這個標準化綜合服務社,并打上了‘宣威供銷’的牌子,我們在進貨質量、銷售價格和服務質量上都按照供銷社的要求去做。供銷合作社的牌子在老百姓心中信譽真高,自從掛上供銷合作社的牌子以后,銷售額就翻了幾倍,現在年銷售額可達到100多萬元。我們店現在共儲備了500多噸化肥,光今天上午就賣了40多噸。”

一群前來購買化肥和日用百貨的老年人開單付過賬以后,圍坐在綜合服務社的小火爐旁悠閑地打起撲克來。
宣威市社主任劉如擎告訴記者,2010年全市共建標準化綜合服務社76個,今年將繼續加大投入,力爭2—3年內,每個行政村都建一個標準化綜合服務社。
據云南省社業務處負責人介紹,“十一五”期間,云南省供銷合作社系統累計發展綜合服務社1.8萬余個,已覆蓋了95%以上的行政村和部分自然村。從2010年開始,省社決定每年撥出1000萬元資金扶持建設1000個標準化綜合服務社,不斷提升現有綜合服務社的檔次,逐步改善農村購物環境。“十二五”期間,全省將著力打造縣級配送中心,完善縣有配送中心、鄉(鎮)有中心超市、村有綜合服務社的現代流通經營服務體系,大幅度提高農資、日用品等商品的配送率,較好地解決廣大農村的買難賣難問題。
2007年以前,云南省宣威市供銷合作社還處在困難重重、矛盾重重、上訪不斷、線斷網破、嚴重虧損的狀態。短短三四年時間,全系統面貌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象石壩村之類的標準化綜合服務社處處可見,其建設速度之快、服務效果之好引起省內外同行廣泛關注。
2月17日,記者就宣威供銷社建設綜合服務社的經驗和做法專訪了宣威市社主任劉如擎。
記者:劉主任,您好!我在走訪中發現石壩村綜合服務社服務效果非常好,深受農民歡迎,像這樣的合作社全市有多少個?
劉如擎:2008年,我們針對村級網點資產已在前面的改制中處置殆盡的實際,認真分析存在的困難和自身優勢,動員全系統以“新網工程”和“鄉村流通工程”建設為契機,按照“政府主導、供銷社主抓、多方參與、市鄉村三級聯動”的原則,在全市356個村(居)委會以供銷合作社自建、村(居)委會承建、與村民共建三種方式規劃新建村級綜合服務社。2008年至今,已建成初級綜合服務222個。2010年啟動并建設像石壩村綜合服務社這樣的標準化綜合服務社78個,計劃三年內實現所有行政村全覆蓋。
記者:您認為標準化綜合服務社的快速建設和發展主要得益于什么?
劉如擎:我感覺爭取到當地市委、市政府的環境和政策支持非常關鍵。宣威市綜合服務社能在短時間內得到快速發展,市委、政府給予了很大支持,最突出的是在政策和資金上:一是要求各部門減免申辦手續和相關費用;二是把標準化綜合服務社建設列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進行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并作為各鄉(鎮、街道)黨委、政府科學發展綜合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每年進行嚴格考核和獎懲;三是在標準化綜合服務社的建設資金和用地上給予大力支持。
記者:隨著布局的深入,標準化綜合服務社數量逐漸增加,我們該如何保證綜合服務社的建設質量?
劉如擎:在標準化綜合服務社建設上,我們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科學規劃、認真選址。在選址上,按照每個行政村只建一個標準社的原則,充分考慮其輻射功能,科學選定建設地點,并把地處邊遠、社會資本不愿進入的地區作為建設重點。二是嚴格標準、規范建設。供銷合作社和各鄉(鎮、街道)黨委、政府之間按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標準、統一標識、統一貨柜的要求簽訂了責任書,鄉(鎮、街道)黨委、政府和建設施工方簽訂了施工協議,完工后由財政和供銷社共同驗收,供銷合作社開具合格證明后,財政兌付補助資金,保證每一個綜合服務社建成后都達到同一標準。
記者:你們靠什么來管理和約束綜合服務社?
劉如擎:我們一是與綜合服務社之間簽訂了《服務承諾書》,要求各綜合服務社推行掛牌服務,根據農民需求開展送貨上門服務,并公開承諾,如出現假冒偽劣等質量問題,一律先賠付后處理,確保農民安全消費和實惠消費。二是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市級農資、日用品、農產品、煙花爆竹等配送中心的配送功能和鄉級配送站、中心超市的作用,為綜合服務社提供連鎖配送,從進貨渠道上保證商品質量,從源頭上杜絕偽劣產品進入綜合服務社進行銷售。三是把財政投入資金全部列為社有資產管理,供銷合作社與綜合服務社之間簽訂了協議,對不履行“服務承諾”,不發揮為農服務功能,農民普遍反映不好的,將收回投入資產,取消供銷合作社牌子的使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