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偉生
(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洛陽 471003)
齊岳山特長隧道某段全斷面帷幕注漿技術
時偉生
(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洛陽 471003)
齊岳山特長隧道是宜萬線重點控制工程之一,地質條件極其復雜,圍巖破碎,地下水發育,單孔涌水量達到90m3/h。從里程DK365+353開始進入F11斷層影響帶,通過地質鉆探等綜合地質超前預測預報手段和涌出物分析,決定采取全斷面帷幕注漿技術進行封堵,有效地堵住了地下水,并對圍巖進行了加固,保證了施工安全,恢復了正常施工。
特長隧道;超前鉆探;硫鋁酸鹽水泥;全斷面帷幕注漿
根據超前鉆探過程中的涌水狀況和TSP預報情況,從安全性考慮,結合該段實際情況,針對平導相對應段出現的地質情況,制訂了“以堵為主”的施工原則,采用“注漿堵水,加固破碎地層”的施工方案,對本段選用全斷面帷幕注漿堵水措施。
注漿材料采用水泥單液漿、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漿液中的水泥基材料采用快硬硫鋁酸鹽水泥(水泥強度等級為42.5),注漿材料配合比見表1-1。

表1 -1 注漿材料配合比
具體注漿參數見表1-2。

表1 -2 注漿參數表
1.單孔注漿結束標準
⑴注漿壓力逐漸升高至設計終壓,并繼續注漿10min以上;
⑵注漿結束時的進漿量小于初始進漿量的1/4,檢查孔涌水量小于0.2L/min。
2.全段注漿結束標準
⑴所有注漿孔均已符合單孔結束條件,無漏注現象;
⑵注漿后隧道預測涌水量小于1m3/(m.d);
⑶檢查孔鉆取巖芯,漿液充填飽滿。
1) 在掌子面施作止漿墻,止漿墻厚2.5m,止漿墻嵌入周邊圍巖0.5m,并采用周邊小導管措施做好止漿墻與周邊圍巖的封閉與連接,小導管采用Φ42mm、壁厚為3.5mm的熱軋無縫鋼管,長3.5m,環向間距1.0m,小導管嵌入止漿墻0.5m;
2) 對不同水灰比、摻加不同摻和料和不同外加劑的漿液進行試驗,選擇合適的漿液和配比,按照配比準確計量,嚴格按順序加料,攪拌后的漿液必須經篩網過濾后方可進入注漿機。
3) 具體設備見表2-1。

表2 -1 設備表
采用分段前進式注漿方式進行鉆孔注漿施工,鉆一段,注一段,設置止漿塞,止漿塞可采用氣囊、水囊或橡膠止漿塞,并能承受注漿終壓的要求。如鉆孔過程中沒有卡鉆或沒有涌水,則采用全孔一次性注漿方式進行,以保證注漿質量和減少掃孔作業,增加作業時間和效率,注漿工藝流程見圖2-1;
孔口位置采用地質羅盤準確定位,每鉆進一段,檢查一段,及時糾偏;
注漿孔開孔直徑為89mm,終孔直徑不小于65mm;
鉆孔注漿原則:由外向內,由下往上,同一排孔采用間隔跳孔注漿,相鄰排孔呈梅花型施工,同時結合涌水水源點位置和水流方向,按由有水孔到無水孔的順序施工;
鉆孔過程中遇到破碎帶容易造成坍孔或者出現大的出水時,立即停鉆進行注漿;
一個孔段的注漿作業連續進行直到注漿結束,不宜中斷,盡量避免因機械故障、停電、停水、器材等問題造成被迫中斷。對于因實行間歇注漿,串漿冒漿等中斷注漿的情況,則先掃孔至設計深度以后進行復注漿措施;
因本段突水壓力較大,為便于測水壓、水量及退鉆桿需要,在孔口管處安裝φ150變徑閘閥。
單孔注漿量根據公式2-1計算:

其中:Q-注漿量;R-漿液擴散半徑;L-注漿長度; n-地層孔隙率(裂隙度);α-漿液充填系數;β-漿液損失率;則單孔注漿量:0.38~4.24m3/m。

圖2-1 前進式分段注漿工藝流程
注漿過程中,隨時注意泵壓及流量變化,若吸漿量很大或壓力突然下降,注漿壓力長時間上不去,應查明原因,如工作面漏漿,可采取封堵措施,如跑漿可通過調換漿液種類,調整漿液配合比和調整漿液凝膠時間等措施,必要時采用間歇注漿,以達到注漿目的,如串漿,按定量注漿進行控制,必要時進行多孔同時注漿,或調整注漿參數,加大跳孔間距離;
當注漿壓力突然升高,則只注純水泥漿或清水,待泵壓恢復正常時,再進行雙液注漿。
對注漿過程中發現有大的空洞等,可首先注水泥砂漿或混凝土,后進行注漿;
在注漿過程中對局部單循環孔壓力不上升,可停注,對雙循環孔進行注漿,后對單循環孔復注;
注漿過程中,應保持注漿管路暢通,防止因管路堵塞而影響注漿結束標準的判斷。
注漿效果評定是保證安全施工,確保注漿質量的關鍵。本段注漿效果檢查評定的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檢查孔觀察法、檢查孔取芯法和檢查孔P-Q-T曲線法。
2.4.1 檢查孔觀察法

圖2 -2 檢查孔觀察照片

圖2-3 檢查孔 取芯照片
檢查孔觀察法是通過對檢查孔進行觀察,查看檢查孔成孔是否完整,是否有涌水、涌泥、涌砂,檢查孔放置一段時間后是否有坍孔,是否產生涌水、涌泥、涌砂,通過觀察,定性評定注漿效果。不得發生上述現象,否則應進行補充注漿。圖2-2為本段全斷面帷幕注漿檢查孔揭示圖,因此可以判定,注漿效果良好,能滿足安全開挖要求。
2.4.2 檢查孔取芯法。由圖2-3所示:檢查孔巖心漿液充填飽滿,漿液完全固結,可以判定注漿效果良好。
2.4.3 檢查孔P-Q-t曲線法。對檢查孔注漿過程中P-Q-t曲線進行分析,要求達到設計終壓。注漿速度小于5L/ min,并且P-t曲線呈上升趨勢,Q-t曲線呈下降趨勢;

圖2 -4 檢查孔注漿P-Q-t曲線圖
由圖2-4來看:開始隨著時間的進行,注漿壓力和注漿速度基本保持不變,這主要起到補充注漿的作用,維持5分鐘后,注漿壓力突然上升,同時注漿速度急劇下降,當注漿壓力達到4.5MPa時,地層基本注不進去漿液,而此時注漿量遠小于設計注漿量,可見檢查孔區域已飽和,達到了注漿設計要求。
本段注漿從2008年7月16日開始至2008年8月14日結束,歷經29天,注漿結束后,堵水效果良好,有效的加固了地層,12個檢查孔注均無水、無砂,成孔良好,充分說明了此次采用硫鋁酸鹽水泥作為注漿材料注漿是非常成功的。通過此次注漿,深刻的體會到注漿技術在地下工程中的應用,對加固地層,充填軟弱地層、破碎帶起到了一定作用,為后段的注漿技術起到了先鋒指導作用。
[1]宜萬施.33標隧通(2008)字第08號.鐵四院宜萬鐵路建設指揮部,2008.恩施.
[2]鐵路隧道鉆爆法施工工序及作業指南.中國鐵道出版社,2007.北京:TZ231-2007
[3]張民慶.圓梁山隧道深埋充填粉質粘性土溶洞注漿加固技術.鐵道工程學報,2004(1):99-104.
TU279.7+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