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春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第三采油廠作業大隊,黑龍江 大慶 163113)
井下作業質量管理的探討
李新春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第三采油廠作業大隊,黑龍江 大慶 163113)
本文就質量控制方面的管理對井下作業質量的管理進行了探討,著重對機械設備和人員的管理方法進行了研究,針對一些突出問題制定了相應措施,確保了井下作業質量。
井下作業,質量管理,設備,工作人員
1 引言。質量系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涉及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就具體管理工作而言,質量策劃、質量保證、質量控制是其核心和主要工作。本文就質量控制方面的管理對井下作業質量的管理進行了探討,著重對機械設備和人員的管理方法進行了研究,針對一些突出問題制定了相應措施,確保了井下作業質量。
2 井下作業質量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由于井下作業項目多樣性、施工目標區域的不可見性和空間上的固定性,啟動突然性大,地質方面風險的難以預知性等因素影響大,使得井下作業項目的質量控制比一般服務質量控制困難。質量控制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如圖所示):

質量控制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施工作業涉及專業面廣,技術較為密集,施工區域多變,井況日趨復雜,對施工質量要求愈來愈高。因此,相比較而言,公司基層培訓力度明顯不夠,操作人員素質偏低;(2)部分施工隊伍或班組質量意識薄弱,責任心不強,對制度、標準執行不嚴,對質量把關不嚴;(3)現場管理作為制約效益的隱性因素,重視程度還不夠。制度、規范很多,卻缺乏系統管理及有效運行,造成質量責任不明確,施工過程監控缺乏有效機制和手段。
3 下面主要針對機械設備和人員兩方面的管理工作進行分析及改進。
3.1 機械設備方面的質量控制
設備是企業生產活動的重要物資基礎,隨著生產的發展,設備在現代化生產中的作用和影響日益擴大,設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也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在油田開發后期,設備數量不斷增加,設備老化程度不斷加大,相應增加了管理的難度。本文就設備更新、設備現場管理、設備修理進行分析和闡述。
設備更新。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同類設備的更新換代日新月異,無形磨損的發生頻率偏高,對設備無形磨損進行合理的更新是企業所必須面臨的一個新問題。設備技術更新問題的情況比較復雜,決策比較困難,首先原有設備仍在經濟壽命周期內,但是由于科技的發展出現了更先進的技術、經濟效果更好的新型設備,那么企業采取壽命周期內年費用比較法解決繼續使用原有設備還是采用新型設備進行適時更新的問題;采取特定年限內總費用比較法決策新舊設備的投資費和使用費的矛盾;采取更新收益率法解決設備服務年限一定且原有設備的經濟壽命又不能滿足需要的情況。
設備現場管理。現場管理其主要包括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五個方面,通過前四個方面的嚴格管理實現自主管理。①整理。整理的難點在于物品的分類以及處理物品的決策。把要與不要的東西分開,將不要的東西徹底處理掉。讓生產現場和工作場所透明化,增大作業空間,減少碰撞事故,提高效率。②整頓。整頓工作應先設計出整體方案,然后再組織實施。把要的東西定量及定位,按照使用頻率科學、合理布置、擺放,做到規范化、色彩標記化和定置化,以便于快速找到和取用物品。③清掃。清掃過程即是設備點檢的過程,可以發現設備和工作現場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相應的解決。通過打掃現場,清掃灰塵、鐵屑、垃圾、油污,創造整潔明快的工作環境。④清潔。清潔是前面三方面的深入,力所能及的想辦法,清除廢水、廢氣、粉塵、油污、有害化學物質等在清掃中找出的污染源采取措施加以消除,美化環境。⑤素養。素養即是精神和作風上的“清潔”,養成良好的衛生、禮貌、行為規范的工作作風,遵守制度,形成習慣。開始要以規范和制度為推動力,最后達到習慣的目標。
設備的修理。把設備管理維修提升到意識和文化的高度,只有先進的維修管理才能適應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不同企業設備的技術狀態和先進程度不同,設備使用的狀況不同,對維修的投入不同,維修的技術水平不同,所采用的維修策略也應有所不同。另外,隨著企業的發展,以及故障診斷技術、維修技術、設備管理方法的進步,設備維修管理制度和策略也應不斷進步。設備使用狀態的不斷變化符合馬爾科夫過程。例如,設備在某一時刻,處于正常運行狀態,那在任何該時刻以后的某個時刻就有可能轉變成故障而不能運轉的狀態,也可能繼續保持正常運行。
2 人員方面的控制管理
加強井控日常培訓,提高員工井控知識。井控培訓是提高井控意識與技能的重要手段。一是堅持集中培訓、崗位培訓、現場培訓相結合,扎實抓好井控培訓工作;二是堅持分類培訓,操作層主要抓好現場操作、實戰能力的培訓,技術人員主要抓好復雜情況下處置能力的培訓,管理人員主要抓好決斷和組織指揮能力的培訓,達到學有所用,用有所能,提高各級人員的綜合井控素質和應急防范能力;三是堅持新工人入廠前的井控培訓工作,并保證足夠的培訓時間;四是堅持作業隊伍、作業區的自主培訓,提高作業車組井控基礎知識和應急能力。五是采取“培訓+指導+監督”的方式培訓,管理、監督人員上井時,除了檢查、監督職能外,還要對作業隊伍進行指導和培訓,加大市場培育力度,規范市場化作業隊伍崗位員工的操作,提高其操作技能。
加強井控取證復證工作,確保井控持證率達到100%。對作業隊伍需持證人員和井下作業相關管理和監督人員井控操作證進行摸底,掌握井控持證的真實情況,與培訓部門聯系,按照油田公司安排分期進行井控取證復證培訓,確保井控持證率達到100% 。
組織召開井下作業現場觀摩會。刻畫樣板組織召開一次井下作業現場觀摩會,刻畫樣板,組織所有井下作業管理和監督人員、操作人員到現場進行觀摩,提高井下作業現場管理水平。完善井控監督體系。堅持定期監督檢查作業區配備專(兼)職監督人員,廠部成立井下作業監督站,主要職責是作業區監督人員對作業現場進行全過程監督,井下作業監督站對作業現場進行不定期抽查,監督內容主要為井控、安全、質量等內容,確保不發生任何井控安全事故。企業派駐監督人員對井下作業現場進行不定期井控工作抽查,發現問題,及時組織整改,進行消項,確保井控安全。
強化現場井控應急演練,提高應急水平。要求每個作業隊伍每月不少于4次演練,演練過程中要求穿插人員毒害氣體中毒、著火等其它情況,進行復雜工況綜合演練,井下作業公司(作業區)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的井控應急救援演練,演練過程中應根據作業特點,認真策劃演練方案,設定不同工況下的場景開展演練,以培養現場作業人員的井控實戰能力,確保一次井控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及時調整井下作業井控管理網絡,井控職責分級落實。根據人員崗位變動情況,及時對井下作業井控工作領導小組人員進行調整,確保井控管理網絡鏈條不斷,同時明確各級部門和崗位人員井控管理職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督促作業隊伍搞好井控工作,確保井控工作目標的實現 。
結語。隨著井下作業市場化的全面推進,井下作業過程中所面臨的井控問題越來越突出。為了減少各類井控事故的發生,鉆井井下作業企業確立了井下作業質量控制管理的理念,從井控管理意識上由被動控制轉為主動防御,通過嚴格標準配置、器材配套、資質辦理、職責落實、培訓演練、監督檢查、隱患治理、責任追究等方式,使井控管理工作水平明顯提升,確保鉆井井下作業安全萬無一失。
[1]鄧君.論戰略成本管理及其在川慶井下作業公司的運用.西南財經大學,2008-12-01.
[2]郭譽明.井下作業綜合信息系統研究.上海交通大學,2009-10-01.
[3]李天聰.淺談井下作業整合過度時期存在的質量危機及對策.中國西部科技,2005-03-30.
TD
B